铜梁:“乡土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立秋时节,在重庆市铜梁区福果镇,一串串沉甸甸的高粱穗结满了珍珠般的果实。

铜梁:“乡土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2022-08-09

立秋时节,在重庆市铜梁区福果镇,一串串沉甸甸的高粱穗结满了珍珠般的果实。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高粱地里,“田二妹”熟练地支起手机,和直播间里的粉丝们打着招呼:“我们的高粱文化节开幕了,又有吃又有耍……”红红的高粱、蓝蓝的天空,丰收的景象通过直播间呈现在全国网友面前。

“田二妹”名叫田永利,是福果镇三多村的一名村干部,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短视频创作者。在铜梁,像田永利这样的“乡土网红”还有很多,他们或是在基层工作,或是回乡创业,通过拍摄农村生活短视频、带货农特产品,搭上电商产业发展快车,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帮手。

1

展现家乡风土人情,真实故事很“吸粉”

“90后”陶毅就是这批农村创业者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从2019年开始接触短视频,自己家人和当地村民当“演员”,他将农村日常生活拍成短视频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广受大众喜爱,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铜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越来越美。让回到铜梁维新镇老家的陶毅慢慢意识到,环境优美的农村和勤劳朴实的村民,不仅有话题有流量,选题也独特。于是,他开始短视频创作。

修整花园、修建房屋、播种作物、制作美食、游览农村……陶毅和妻子拍的很多短视频内容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乡村故事。创作的视频不仅给网友带来欢乐,也能让村民们开心。在创作中,夫妻二人坚持记录身边的美景、美食和家乡的风俗习惯,不矫揉造作,全是真情流露。

随着粉丝量的增加,陶毅开始增加了网络带货。维新镇沿河村是市级脱贫村,村里发展了糖柑产业帮助群众脱贫。为扩大糖柑的销售渠道,陶毅主动联系上了沿河村干部,在自己的直播间为糖柑带货。仅几天时间,就销售了糖柑5000余斤。同时,他还借助自己的平台,为周边邻居销售土特产,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做短视频的初心就是为了宣传家乡,如今我的视频更多的还是展现家乡的美和农村的巨大变化。”如今,陶毅各平台粉丝总人数已经超过20万,这让他信心倍增,决心将短视频创作继续下去,利用自己的流量宣传家乡,带动家乡农产品的销售,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2

网络带货,助推农特产品热销

与陶毅不同,今年34岁的邓代青是铜梁旧县街道宋坪村的综合服务专干。此外,她还有一个身份:街道电商专员。

“看到农产品卖不出去怪可惜的。”邓代青说,她成为当地“网红”纯属偶然。作为本土人才回到宋坪村后,她开始只是把拍短视频、网络打卡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后来随着直播销售的兴起,邓代青看到新商机,走上了“触电”之路。

“看看我们这里的枳壳基地,之前给大家看了花的,现在果子都熟了哦。”“李子自由的季节,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它的身影。”……2019年起,邓代青以“邓姑娘”的身份在抖音拍摄短视频或直播帮助农民带货。

从旧县的花椒,到少云的艾草、高楼的李子、二坪的蜂蜜、白羊的咸菜……邓代青对铜梁各镇街特产了然于胸,各种广告推荐语信手拈来。去年暑期,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旧县街道千亩辣椒滞销,邓代青通过网络平台带货,联系上多家爱心餐饮企业,成功助农销售辣椒上千吨,为当地村民避免了损失。

3

邓代青说,做好网络带货并不简单,除了准备好必须的设备和直播产品外,为了引流,她每次都得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创作脚本、拍摄、后期制作,但辛苦之后总有收获。“最主要的是通过短视频,宣传家乡变化和农村生活,让更多人知道龙乡铜梁以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

如今,邓代青正在探索成立电商公司,将铜梁本地小规模的优质农产品汇集起来,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促进更多农产品进入现代供应链,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

加快“乡土网红”流量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4

近两年,近百个“乡土网红”主播活跃在铜梁区各个镇街。铜梁区委网信办围绕网络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相继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和考核实施办法,积极构建“乡土网红驿站”等联动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经验交流及户外采风活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铜梁全区“乡土网红”在线直播就达800余场次,观看量500余万人次,销售额100余万元。

“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产品与市场的距离,给地方带来更多发展机会。”铜梁区委网信办主任陈党表示,近年来,铜梁通过大力改善乡村路网,全力推进物流进村,有效降低了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物流成本。“我们将乡土网红培育工程与‘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相结合,继续加大‘乡土网红’流量转化为助力乡村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力度,让更多‘乡土网红’的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陈党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铜梁:“乡土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09 06:00:00 来源:

立秋时节,在重庆市铜梁区福果镇,一串串沉甸甸的高粱穗结满了珍珠般的果实。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高粱地里,“田二妹”熟练地支起手机,和直播间里的粉丝们打着招呼:“我们的高粱文化节开幕了,又有吃又有耍……”红红的高粱、蓝蓝的天空,丰收的景象通过直播间呈现在全国网友面前。

“田二妹”名叫田永利,是福果镇三多村的一名村干部,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短视频创作者。在铜梁,像田永利这样的“乡土网红”还有很多,他们或是在基层工作,或是回乡创业,通过拍摄农村生活短视频、带货农特产品,搭上电商产业发展快车,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帮手。

1

展现家乡风土人情,真实故事很“吸粉”

“90后”陶毅就是这批农村创业者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从2019年开始接触短视频,自己家人和当地村民当“演员”,他将农村日常生活拍成短视频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广受大众喜爱,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铜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越来越美。让回到铜梁维新镇老家的陶毅慢慢意识到,环境优美的农村和勤劳朴实的村民,不仅有话题有流量,选题也独特。于是,他开始短视频创作。

修整花园、修建房屋、播种作物、制作美食、游览农村……陶毅和妻子拍的很多短视频内容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乡村故事。创作的视频不仅给网友带来欢乐,也能让村民们开心。在创作中,夫妻二人坚持记录身边的美景、美食和家乡的风俗习惯,不矫揉造作,全是真情流露。

随着粉丝量的增加,陶毅开始增加了网络带货。维新镇沿河村是市级脱贫村,村里发展了糖柑产业帮助群众脱贫。为扩大糖柑的销售渠道,陶毅主动联系上了沿河村干部,在自己的直播间为糖柑带货。仅几天时间,就销售了糖柑5000余斤。同时,他还借助自己的平台,为周边邻居销售土特产,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做短视频的初心就是为了宣传家乡,如今我的视频更多的还是展现家乡的美和农村的巨大变化。”如今,陶毅各平台粉丝总人数已经超过20万,这让他信心倍增,决心将短视频创作继续下去,利用自己的流量宣传家乡,带动家乡农产品的销售,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2

网络带货,助推农特产品热销

与陶毅不同,今年34岁的邓代青是铜梁旧县街道宋坪村的综合服务专干。此外,她还有一个身份:街道电商专员。

“看到农产品卖不出去怪可惜的。”邓代青说,她成为当地“网红”纯属偶然。作为本土人才回到宋坪村后,她开始只是把拍短视频、网络打卡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后来随着直播销售的兴起,邓代青看到新商机,走上了“触电”之路。

“看看我们这里的枳壳基地,之前给大家看了花的,现在果子都熟了哦。”“李子自由的季节,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它的身影。”……2019年起,邓代青以“邓姑娘”的身份在抖音拍摄短视频或直播帮助农民带货。

从旧县的花椒,到少云的艾草、高楼的李子、二坪的蜂蜜、白羊的咸菜……邓代青对铜梁各镇街特产了然于胸,各种广告推荐语信手拈来。去年暑期,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旧县街道千亩辣椒滞销,邓代青通过网络平台带货,联系上多家爱心餐饮企业,成功助农销售辣椒上千吨,为当地村民避免了损失。

3

邓代青说,做好网络带货并不简单,除了准备好必须的设备和直播产品外,为了引流,她每次都得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创作脚本、拍摄、后期制作,但辛苦之后总有收获。“最主要的是通过短视频,宣传家乡变化和农村生活,让更多人知道龙乡铜梁以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

如今,邓代青正在探索成立电商公司,将铜梁本地小规模的优质农产品汇集起来,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促进更多农产品进入现代供应链,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

加快“乡土网红”流量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4

近两年,近百个“乡土网红”主播活跃在铜梁区各个镇街。铜梁区委网信办围绕网络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相继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和考核实施办法,积极构建“乡土网红驿站”等联动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经验交流及户外采风活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铜梁全区“乡土网红”在线直播就达800余场次,观看量500余万人次,销售额100余万元。

“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产品与市场的距离,给地方带来更多发展机会。”铜梁区委网信办主任陈党表示,近年来,铜梁通过大力改善乡村路网,全力推进物流进村,有效降低了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物流成本。“我们将乡土网红培育工程与‘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相结合,继续加大‘乡土网红’流量转化为助力乡村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力度,让更多‘乡土网红’的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陈党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淳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