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渝东北产业绿色发展|“奉节造”眼镜打开“50亿级”产业集群视域
开栏语:
自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渝东北各区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城乡融合结出硕果,区域协作渐入佳境。即日起,华龙网推出“聚焦渝东北产业绿色发展”专题报道,让我们走进渝东北各区县,一览“生态美” “产业兴”“协作强”的发展格局。
一座峡江小城,从零开始在短短7年间创建成为重庆市特色产业眼镜示范基地,并构建起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眼镜产业集群。是怎样的魄力让诗书为韵、生态为底的奉节敢于高起点发展绿色产业,提出“打造50亿级眼镜产业集群”的目标?它又是如何步步为营实现年产值14.6亿元的呢?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奉节生态工业园一探究竟。
战略擎画 打造50亿级眼镜产业集群
奉节山清水秀风光迤逦,“诗”承千年“橙”誉古今,这本是小城的幸事,却也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因为地处长江三峡腹地,奉节在三峡移民之后,产业发展出现了较大挑战,很长一段时间劳动力资源大量闲置,加之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得小城在产业发展破局的时候既不能束手束脚,又需要格外谨慎。
2015年,奉节品读出《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政策利好,决定抢抓西部布局空白机遇,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眼镜产业。
从眼镜行业的特点来看,眼镜产业是朝阳时尚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增长迅速且属于刚性需求的消费品工业。目前,全世界眼镜市场容量达1350亿美元,我国有4000多家眼镜生产企业、32000多家眼镜店,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眼镜产业又是一个对物流不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前主要布局在我国东部深圳、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受到劳动力、土地,各方面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制约正在逐步向西部转移。
何不抓住拥有充足劳动力资源且生产要素成本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抢先迈出以眼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工业发展步伐呢!
7年来,奉节历届县委县政府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招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创新,把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围绕“特色、智能、健康、时尚、精致”的发展思路,持续引龙头、强链条、创品牌,举全县之力,打造西部最大眼镜产业基地,打造5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奉节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开创“兴业兴城、强县富民”崭新局面,奋力谱写新时代奉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外引内育 实现产业链本土化全覆盖
发展集设计、研发、制造等为一体的眼镜全产业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奉节坚持“外引内育”,积极承接引进东部及沿海地区眼镜生产企业转移,聚焦镜架、镜片、眼健康、智能穿戴等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引进眼镜制造、眼镜配套及眼健康产品生产企业。
良好的营商环境将助推眼镜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奉节人深谙筑巢引凤的道理,在企业最关注的用工、物流、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好服务。
用工方面,大力推动夔州英才集聚工程,在县城及中心场镇开展了现场招聘,通过短信,向适龄人员推送园区就业信息,与县职教中心达成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物流方面,建成了仓储物流中心,引进德邦、顺丰两家物流公司,开通了奉节至浙江台州的物流专线,极大缩短了物流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奉节至广东深圳的物流专线也即将开通。
配套设施方面,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的原则,聚焦产业生产生活配套。目前,园区已投用标准厂房16.8万平方米、后勤服务中心1.9万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1.6万平方米、职工周转房近1000套,拥有全市最大规模的眼镜展示中心,正加快推进眼镜配套门市、小微创业园和35.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建设,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开建,将形成8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规模。
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协议入驻眼镜企业82家,投产38家,44家即将投产,眼镜原材料、配件、模具、镜架表面处理等配套均实现了本土化全覆盖,已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展示、贸易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此外,该县还编制了《奉节县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5)》,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及路径,持续推动眼镜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质量不断优化、对外合作不断深化。
整合创新 绿色制造提升行业话语权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生态工业园与入驻企业在推动奉节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约。园区里,举目可见以“光学”“眼镜”“视觉”为后缀的企业招牌;生产线上,工人们一丝不苟,打磨着每道工序的细节。
重庆目奢克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培勇在眼镜行业打拼多年。今年2月,他怀揣着技术与梦想由浙江温州赴奉投资,租用园区标准厂房2300平方米建成光学架、太阳镜生产线各1条,带动了62人就业。
“我们厂国外客户多,眼镜发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供不应求。”马培勇介绍道,一副眼镜通常有400多道制作工序,由于走的是国际路线,眼镜在款式与色彩等方面受时尚潮流的影响较大,这也鞭策着企业在创新之路上高歌猛进。如今,该厂拥有自主品牌MUZIK,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地区,预计年产眼镜可达150万副、产值6000万元。
除了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打开销路,奉节生态工业园还引导企业与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和抖音直播等线上平台开展合作推广,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利用RCEP协定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可以通过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市场,2021年出口眼镜产品超过3000万副。
奉节生态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了抱团发展,该县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推动眼镜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注册了致广大、三峡眼镜、三峡视界、夔州眼镜4个区域商标,取得了国内ISO9001和FDA、CE等欧美地区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育各类专利146件。
奉节还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持续增强研发投入强度,提高眼镜产业研发设计能力和创意设计水平,开发了新型防护面罩、多功能护目镜等高新技术产品,支持眼镜企业“机器换人”,加快建设一批智慧工厂、智慧车间,大力推动传统眼镜产业转型升级。
预计到2022年底,园区眼镜产业就业人数将超过2500人,产值实现20亿元,创税约2000万元,可年销售眼镜3.2亿副,镜片2.9亿片,眼健康产品3200万套,眼镜产业集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下一步,园区还将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依托重庆(奉节)眼镜产品检测中心,积极参与眼镜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逐步提升行业话语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郭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