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今夏(上)丨暑来寒往最逍遥 夏布坪里人气旺

巫溪今夏(上)丨暑来寒往最逍遥 夏布坪里人气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8-30

编者按:

7月以来,重庆出现持续连晴极端高温天气,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

“避暑”成为今夏的热门话题,大巴山深处的巫溪县成了游客避暑纳凉的目的地,除了红池坝景区外,多个高海拔乡镇同样迎来了客流高峰,部分乡镇还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景象。

如今虽天气转凉,“避暑游”给巫溪带来的旅游市场余“热”未退。今(3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巫溪今夏》,一起来看巫溪今夏避暑旅游到底有多“热”。

清晨,漫步在夏布坪的乡间小路,一阵微风拂过凉意满满。吃过午饭,和三五好友邀约闲坐凉亭话家常,这大概就是人们心中的夏日小确幸。

夏布坪位于巫溪县通城镇中兴村,海拔1400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因毗邻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紧靠兰英大峡谷,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纳凉胜地。

今夏,夏布坪依旧如往年那般凉爽,但往来的游客、返乡的青年、陆续开业的农家小院也在昭示着它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指向夏布坪“火热”的旅游市场。

通城镇中兴村夏布坪刘家小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通城镇中兴村夏布坪刘家小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用好“凉”产业

贴心服务把客留下来

8月25日上午9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驱车来到夏布坪。一路上看到,田间地头的玉米、辣椒、莲白长势喜人,而忙碌的村民和散步的游客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不少活力。

“这里真是太安逸了,虽然有太阳,但是一点也感受不到热。”刘家小院门前的凉亭里,李福香和朋友们吃过早饭后,正围坐在一起话家常。

68岁的李福香是一名退休干部,今年7月和好友相约到夏布坪避暑,这一来就在夏布坪住了一月有余。

“这里非常凉快,并且吃住都很方便,真的是来了就舍不得走。还有别的朋友看到了都想来,就是没得多余的房间了。”李福香说,以往去过很多城市避暑,但每到一处住不了多久就想走,唯有在“家门口”能住这么久。

李福香住的是刘家小院,老板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他的贴心服务在当地小有名气。

“刘老板人态度非常好,只要我们有需要他都会尽力办到,饭菜每天都是管饱,比如哪个菜好吃只要说一声就马上端来。”李福香说。

游客坐在凉亭里话家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游客坐在凉亭里话家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地远心不偏

返乡创业敢做吃蟹人

在夏布坪乃至通城镇,提及刘帮学可谓是家喻户晓,今年40岁的刘帮学,是土生土长的中兴村人。

开办刘家小院之前,刘帮学曾外出到新疆、成都做过养殖,还在建筑工地里干过苦力。

“我还记得到,2014年,通城镇决定对夏布坪进行开发打造乡村旅游,当时得到了这个消息就立马赶回来了。”刘帮学说,一年四季在外奔波又照顾不了家人,不如回家开办农家乐,于是和家人商议后决定回乡发展。

刘帮学成了夏布坪第一个开办农家乐的,他们一家也是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2015年,刘帮学开始扩建房子,2016年7月,刘家小院正式营业。

“因为不懂宣传营销,前几年全靠顾客口口相传,回头客占到了7成。今年是开办以来生意最好的一年,第一个吃螃蟹,今年总算尝到了甜头。”

刘帮学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介绍,今年在政府的扶持指导下,5月份就做好了迎客准备。“熏制了2000公斤腊肉,圈养了500只土鸡,还种了15亩糯玉米、包菜、四季豆等时令蔬菜。”

刘帮学在自家菜园采摘辣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刘帮学在自家菜园采摘辣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致富不相忘

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入

6月底,以退休老人、学生为主的客人入住。“28间客房每天客满,因为订不到房间,很多客人清晨上山吃早饭,晚上10点左右才下山。”刘邦学在聊天中拿出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刘家小院整个夏季算是赚足了人气,刘帮学也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我觉得做服务行业,就要把客人当亲戚一样对待,也要有一定的耐心,来我们这里住的客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平时对饮食肯定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就要针对不同的客人定制不同的餐食,只有服务好才能留得住客人。”

采访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还发现,不时有周边邻居提着农产品来刘家小院售卖,针对邻居的这一行为刘帮学不仅没有制止,还专门规划出一个区域供邻居们卖农产品使用。

“我是左邻右舍看着长大的,之前在村里也做过种养殖,周围邻居都非常帮忙。现在来避暑的客人多,他们卖点特产增加收入我肯定要支持,有些卖不完的只要我有空还统一给他们销售,不收他们一分钱。”

除此之外,对于散户发展的农家乐,刘帮学还帮忙招揽客人,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经营经验,为其他农户进行相关咨询服务。

夏布坪海棠园接待中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夏布坪海棠园接待中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乘风开新局

发展乡村旅游聚人气

刘家小院在今年夏天迎来了客流高峰,由于接待能力有限,刘帮学也在规划提升农家乐的品质。“在政府以及政策的允许下,我准备将房子扩建,两侧的闲房改成民宿,同时还要带动周边村民,规划农产品售卖区域,真正将刘家小院做成夏布坪有名气的农家乐。”

今年夏季,在通城镇中兴村像刘家小院这样的避暑农家乐还有很多,村口的海棠园就是之一。

古色古香的建筑,亭台楼阁,蓝天白云……在海棠园闲坐片刻,便可生出诗情画意的想象来。相比刘家小院的烟火气,海棠园则更显别致。

“开了几年,今年生意是最好的,以后每年生意都这样就更好了。”海棠园负责人何正明这样感叹。

据通城镇镇长鲁应华介绍,今年夏季通城镇成了避暑纳凉胜地,每天到兰英大峡谷、夏布坪、巴渝民宿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自今年6月以来,通城镇共接待旅客7万余人次,收入500万元,53人就近务工,收入66万元。

鲁应华说,作为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力将通城建成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来了通城能真正地留下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王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巫溪今夏(上)丨暑来寒往最逍遥 夏布坪里人气旺

2022-08-30 18:26:25 来源:

编者按:

7月以来,重庆出现持续连晴极端高温天气,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

“避暑”成为今夏的热门话题,大巴山深处的巫溪县成了游客避暑纳凉的目的地,除了红池坝景区外,多个高海拔乡镇同样迎来了客流高峰,部分乡镇还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景象。

如今虽天气转凉,“避暑游”给巫溪带来的旅游市场余“热”未退。今(3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巫溪今夏》,一起来看巫溪今夏避暑旅游到底有多“热”。

清晨,漫步在夏布坪的乡间小路,一阵微风拂过凉意满满。吃过午饭,和三五好友邀约闲坐凉亭话家常,这大概就是人们心中的夏日小确幸。

夏布坪位于巫溪县通城镇中兴村,海拔1400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因毗邻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紧靠兰英大峡谷,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纳凉胜地。

今夏,夏布坪依旧如往年那般凉爽,但往来的游客、返乡的青年、陆续开业的农家小院也在昭示着它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指向夏布坪“火热”的旅游市场。

通城镇中兴村夏布坪刘家小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通城镇中兴村夏布坪刘家小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用好“凉”产业

贴心服务把客留下来

8月25日上午9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驱车来到夏布坪。一路上看到,田间地头的玉米、辣椒、莲白长势喜人,而忙碌的村民和散步的游客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不少活力。

“这里真是太安逸了,虽然有太阳,但是一点也感受不到热。”刘家小院门前的凉亭里,李福香和朋友们吃过早饭后,正围坐在一起话家常。

68岁的李福香是一名退休干部,今年7月和好友相约到夏布坪避暑,这一来就在夏布坪住了一月有余。

“这里非常凉快,并且吃住都很方便,真的是来了就舍不得走。还有别的朋友看到了都想来,就是没得多余的房间了。”李福香说,以往去过很多城市避暑,但每到一处住不了多久就想走,唯有在“家门口”能住这么久。

李福香住的是刘家小院,老板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他的贴心服务在当地小有名气。

“刘老板人态度非常好,只要我们有需要他都会尽力办到,饭菜每天都是管饱,比如哪个菜好吃只要说一声就马上端来。”李福香说。

游客坐在凉亭里话家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游客坐在凉亭里话家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地远心不偏

返乡创业敢做吃蟹人

在夏布坪乃至通城镇,提及刘帮学可谓是家喻户晓,今年40岁的刘帮学,是土生土长的中兴村人。

开办刘家小院之前,刘帮学曾外出到新疆、成都做过养殖,还在建筑工地里干过苦力。

“我还记得到,2014年,通城镇决定对夏布坪进行开发打造乡村旅游,当时得到了这个消息就立马赶回来了。”刘帮学说,一年四季在外奔波又照顾不了家人,不如回家开办农家乐,于是和家人商议后决定回乡发展。

刘帮学成了夏布坪第一个开办农家乐的,他们一家也是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2015年,刘帮学开始扩建房子,2016年7月,刘家小院正式营业。

“因为不懂宣传营销,前几年全靠顾客口口相传,回头客占到了7成。今年是开办以来生意最好的一年,第一个吃螃蟹,今年总算尝到了甜头。”

刘帮学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介绍,今年在政府的扶持指导下,5月份就做好了迎客准备。“熏制了2000公斤腊肉,圈养了500只土鸡,还种了15亩糯玉米、包菜、四季豆等时令蔬菜。”

刘帮学在自家菜园采摘辣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刘帮学在自家菜园采摘辣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致富不相忘

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入

6月底,以退休老人、学生为主的客人入住。“28间客房每天客满,因为订不到房间,很多客人清晨上山吃早饭,晚上10点左右才下山。”刘邦学在聊天中拿出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刘家小院整个夏季算是赚足了人气,刘帮学也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我觉得做服务行业,就要把客人当亲戚一样对待,也要有一定的耐心,来我们这里住的客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平时对饮食肯定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就要针对不同的客人定制不同的餐食,只有服务好才能留得住客人。”

采访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还发现,不时有周边邻居提着农产品来刘家小院售卖,针对邻居的这一行为刘帮学不仅没有制止,还专门规划出一个区域供邻居们卖农产品使用。

“我是左邻右舍看着长大的,之前在村里也做过种养殖,周围邻居都非常帮忙。现在来避暑的客人多,他们卖点特产增加收入我肯定要支持,有些卖不完的只要我有空还统一给他们销售,不收他们一分钱。”

除此之外,对于散户发展的农家乐,刘帮学还帮忙招揽客人,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经营经验,为其他农户进行相关咨询服务。

夏布坪海棠园接待中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夏布坪海棠园接待中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摄

乘风开新局

发展乡村旅游聚人气

刘家小院在今年夏天迎来了客流高峰,由于接待能力有限,刘帮学也在规划提升农家乐的品质。“在政府以及政策的允许下,我准备将房子扩建,两侧的闲房改成民宿,同时还要带动周边村民,规划农产品售卖区域,真正将刘家小院做成夏布坪有名气的农家乐。”

今年夏季,在通城镇中兴村像刘家小院这样的避暑农家乐还有很多,村口的海棠园就是之一。

古色古香的建筑,亭台楼阁,蓝天白云……在海棠园闲坐片刻,便可生出诗情画意的想象来。相比刘家小院的烟火气,海棠园则更显别致。

“开了几年,今年生意是最好的,以后每年生意都这样就更好了。”海棠园负责人何正明这样感叹。

据通城镇镇长鲁应华介绍,今年夏季通城镇成了避暑纳凉胜地,每天到兰英大峡谷、夏布坪、巴渝民宿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自今年6月以来,通城镇共接待旅客7万余人次,收入500万元,53人就近务工,收入66万元。

鲁应华说,作为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力将通城建成渝陕鄂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和标杆。“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来了通城能真正地留下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冉长军 王钰

[责任编辑: 徐力超]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