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资源变资产 青山变金山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以赴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力,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是民族大计、千年大计。”开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开州以咬定青山、守望青山、不负青山的执着,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开州新画卷。
绿意盎然生态美
秋后的清晨,不少市民在汉丰湖畔或晨跑、或打太极拳,或坐于凉亭长椅观湖光山色、看朝霞满天。
近年来,开州区在滨湖公园规划建设中,秉持生态健康的人文理念,把湖岸让位于生态、让位于市民休闲。目光所及,绿树与草地、青山与湖水、村庄与城市相映相成,天际线、山际线、滨水线线条优美。
为保护汉丰湖一湖碧水,开州区累计投入近10亿元,在湖区创新实施林泽工程、基塘工程、小微湿地工程、鸟类生境工程等多项工程,形成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及水环境保护等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成套技术体系,建成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工湖,拥有滨湖湿地、风雨廊桥、开州举子园、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与开州新城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美丽画卷。
“每年冬季,到汉丰湖越冬的雁鸭类候鸟达21种2万余只。”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开州区已成功解决汉丰湖库岸稳定、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控问题,为我国大型湖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套技术方法。
如今,汉丰湖已构建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拓展智能化应用,深化体旅融合发展,建成投用环汉丰湖46公里休闲步道、5公里智慧健身步道,成功举办湖畔马拉松、国际摩托艇公开赛等赛事,“帅乡帅湖·开心开州”热度持续提升。
农旅融合产业兴
初秋,关面乡关面村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青翠的山峦、宽阔的柏油路、别致的农家小院,让纷至沓来的游客体验到乡村旅游带来的别样韵味。
近年来,关面村做足“高山文章”,盘活“农旅经济”,按照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美香桃450亩、厚朴6000亩、黄柏2000亩、高山蜂1000桶等特色产业,昔日的“空壳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同时,关面村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山水关面·悠然小城”,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关面村念好“山字经”、打好“绿色牌”,大力发展高山生态经济,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只是开州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州区拓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建成关面乡泉秀村“木香”、大德镇磨梁村“玄胡”国家级生产基地,高水平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
“农田变游园、农事变体验、农家变客家。”开州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开州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依托柑橘、茶叶、中药材、冷水鱼、蔬菜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高起点建设九岭花海、普渡荷田、东坝莲藕、平溪稻香、子坪菜园等一批田园综合体,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开州区以游客体验为导向,高质量建设白鹤柑橘公园、齐圣现代农业观光园、龙头嘴森林公园,以及一谷五园(巴山药王谷、药花园、天麻科创园、杨柳民宿园、康养地产园、种植博览园)的大巴山国际度假区。
乡村振兴百姓富
“村干部带着大家发展柑橘产业,昔日的‘空壳村’变成了产业发展示范村。”在柑橘园里忙碌的临江镇福德村村民郭功培说,村里的“智慧果园”种出的沃柑去年卖了100多万元。但最让她高兴的是,村里还流转土地70亩打造稻蟹生态种养基地,她不仅每年有土地流转费进账,还有了一笔可观的务工收入。
“村里有了产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工增收。”郭功培说,现在,不少村民都在柑橘园里和稻蟹养殖基地打工,日子越过越幸福。
福德村以乡村振兴、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通过土地折价、资金入股等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短短几年就建成3700亩柑橘基地、300亩稻蟹生态种养基地、3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了村民眼里的有“福”之村。
近年来,开州区依托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探索“生态+”“+生态”实现路径。竹溪镇灵泉村规划40个项目、投资8000万元,围绕“水生态”“竹文化”“菜产业”“新家园”等优势资源建设“生态乐园”,着力发展周末经济、儿童经济。关面乡姚程村探索药旅融合发展机制,深耕中药材种植文化,打造“星空遥辰”民宿点,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纵深推进。”开州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开州区谋定而后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帅乡大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