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渝东北产业绿色发展丨城口:中药材成为致富“良药”
在城口,“药食同源”有着最生动的演绎,无论是泡茶、煲汤还是泡酒,加入一些本地“药材”是每个家庭的基本操作。
只因这片位于大巴山腹地的生态宝地,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超过10万亩。天麻、太白贝母、五味子、淫羊藿等中药材遍布其中,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富地”。
过去,城口的中药材多在本地人间“流通”,如今城口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两手抓,中药材产业链逐步完善成熟。药材变药“财”,勤劳的城口人也从“苦药材”中提炼出了“甜生活”。
农户增收
撂荒地种出致富药“财”
处暑前后,是中药材——连翘成熟的时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随着龙田乡卫星村村支书来到了徐秀刚家。
徐秀刚是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大户,这两天刚忙完自家的连翘采收工作,烘房里整齐码放着饱满的连翘果实。
“你看对面那一匹山上全是种的连翘,前两天我们还请了十几个人来帮工。”眼下,满山遍野的连翘已经颗粒归仓,徐秀刚得空在院子里休息片刻。
徐秀刚介绍,因为村里的山地比较贫瘠,种粮食产量不高,家里常年通过种药增产。种植连翘是从2005年就开始了,由于连翘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环境,山坡荒地也可以栽种,在管护方面比种庄稼更省事,还能利用起很多陡坡荒地“莫看他现在不起眼,开出的黄花花儿大片大片的还多好看。”
徐秀刚种植中药材有几十年的经验,早年他便有意培养儿子徐万海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近两年赶上县里准备大兴中药材产业,呼吁群众抱团发展种植中药材。父子两一合计,在村里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如今儿子早已挑起大梁,还专门负责管理合作社的相关事宜。
一边吸纳村民入股,只要村里想要种植中药材的村民都能入社,共享种植经验;另外在管理方面,采用企业用工管理模式,给参加务工的村民发劳务费,让他们在药材收益的基础上还能有务工收入。目前卫星村已有上百人加入专业合作社,全村人都拧成了一股绳。
据卫星村村支书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卫星村的连翘长满了田间地块、山坡林地,达到了1500多亩。同时,云木香、独活等产业也蓬勃发展,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3200亩,药材产量也从2吨扩展到了8吨,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中药材,真正成了卫星村富农增收的“拳头”产业。
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中药材全产业链
要打开市场,完善产业链,企业是关键一环。
在城口县工业园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星罗棋布。
每到中药材成熟上市的季节,成吨的城口药材在这里进进出出,变成了各类药品。从粗加工、制药到销售,满身泥土的药材通过全方位的“包装”,产业链的延伸,有了新的面貌。
曾经只供当地人“享用”的中药材,正在开发出更多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种植户也因此获益,不起眼的“土疙瘩”,成为致富的“金元宝”。
2019年,城口县的村民们便告别了过去粗放的采药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2021年,全县中药材投产面积近10万亩,接近40%的农户参与到了中药材产业中。
今年5月,天宝药业在城口县城的门店开业运营。在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仓库内堆满了从城口各乡镇收购的中药材,工人正在车间里分拣、包装。
作为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与城口本地企业合资),天宝药业于2018年创立,专门从事药材收购和初加工。目前公司又投建了中药饮片、直服饮片及高端旅游保健品生产线,年加工生产中药材品种480个,产能达2800余吨。
据城口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积极整合县工业园区资源,以庙坝工业园区组团为中心,培育以原料、饮片生产加工、配方颗粒、提取制剂、成药生产、健康新产品生产和产业科技平台建设的大巴山药谷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目前,园区已落地重庆天宝药业、昭德堂制药、神田药业、三源堂等企业。预计到2023年,中医药产业园区药材加工企业达7家以上。
科研合作
共同打造“大巴山药谷”
中药材种植业要长足发展,不能缺乏科研力量的支撑。
城口县中药材资源丰富,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有上千种。过去,由于科研能力滞后,农户们“身在宝山不识宝”。
2020年,城口县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合作共建重庆大巴山中药研究院,与西南大学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推动县域中药材产业科研能力建设,“科技赋能”为种质资源开发绑上了“加速器”。
在大巴山中药实验室及陈列室,可以开展中药材质量检测,展示陈列城口典型中药资源植物标本等。
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目前城口县已完成600余种城口典型中药资源植物标本中药材样品或中药饮片样品展示陈列收集、5个“药文旅”健康服务综合体初步规划、10余种药膳食品的开发。
近年城口县更是将中药材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制定印发了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提升行动计划和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同时启动“大巴山药谷”商标注册,成功申报“城口独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城口全县中药材资源总量达36万亩,产值近七亿元,建有规范化种苗基地、种植基地77个1.2万亩。
“十四五”期间,城口的目标是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突破18亿元,培育二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五家,将大巴山药谷培育为重庆名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王钰 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