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花果小镇显活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春踏青、夏赏花、秋品果、冬观景。在潼南花岩镇,生态引领、农旅融合的特色产业化方式,正带动区域内农、林、果、苗等农业产业协同发展,一个生态绿色的花果小镇已经成型。

潼南:花果小镇显活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来源:潼南日报2022-09-11

春踏青、夏赏花、秋品果、冬观景。在潼南花岩镇,生态引领、农旅融合的特色产业化方式,正带动区域内农、林、果、苗等农业产业协同发展,一个生态绿色的花果小镇已经成型。

近年来,花岩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并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在突出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适度增加水果种植品类,努力做到“四季有花开,季季有果采”。同时,通过连续举办梨花节、水果采摘节,既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老百姓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梨花基地。记者 夏培植 供图

发展万亩林 致富一方民

“8月是晚熟李子的花芽分化的特殊时期,必须要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至少每株要施一斤左右,以迅速补充养分……”在位于花岩镇花岩社区的晋唐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果基地内,公司负责人唐文博向记者介绍他的种植经验。

“我来自合川区,几经考察,发现花岩这个地方有适宜的地质、气候条件和产业发展优势,镇上也大力支持,正倾力打造全区优质水果基地,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发展水果种植。”唐文博说。

花岩镇平均海拔约300米,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平均气温17.7摄氏度,四季均有适合种植的水果。详细考察了解情况后,唐文博说干就干,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450亩,大力发展茵红李、密梨、桃子、柠檬等水果种植。

“本来我在家照看孙子,一开始是想到基地来打点零工,没想到一个月干十几天活儿能收入一两千块钱,家里面也能照看得到了。”村民曾尚芳说,基地优先聘请在家留守的妇女务工,并对她们进行技术培训。前几年,她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务农,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希望能就近挣点钱补贴家用。

每年春季,梨花盛开满枝头。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每年春季,梨花盛开满枝头。记者 夏培植 供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基地种植的蜜梨年产量有七八十吨,茵红李等水果的产量也达到十多吨,实现利润30余万元。唐文博表示,接下来还将着力提升收益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更多水果品种的采摘游,带动社区周边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近年来,花岩镇坚持从整合资源、盘活资产、释放资金活力、转变增收方式入手,以“公司+大户+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引入社会投资35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种植产业。花岩优质水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

“我们将把特色产业发展与旅游有机融合,通过电商等形式改变传统交易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拓宽销售范围,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花岩镇党委书记邱豪说。

工人为果树修枝。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工人为果树修枝。记者 夏培植 供图

盘活撂荒地 闲田变良田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种庄稼靠天收,种果树不成活。现在好了,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也变成了我们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在花岩镇水桥村集体经济的水果基地里。一排排果树,沿着地形起伏,有规律地排在基地里。村民有的浇水,有的修枝,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从荒山变成花果山,水桥村最直观的变化在生态上。置身其中,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瓜果,一片生机盎然。

“我们整合资金120余万元,盘活撂荒地260余亩。”花岩镇水桥村支部副书记范博介绍,基地的李树已经变成葱绿一片,结出了累累硕果。

三年来,花岩镇加大资金投入,盘活水桥村撂荒地260余亩、龙怀社区撂荒地78亩,综合治理荒丘野岭,升级改造产业便道、生态围栏等水果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围绕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龙怀社区主要栽植以沃柑跟脆李为主的水果,沃柑将于年底挂果,预计产量在10万斤左右。”花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水桥村和龙怀社区的发展,只是花岩镇大力打造优质水果基地的缩影。

蜜梨丰收梨农忙。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蜜梨丰收梨农忙。记者 夏培植 供图

目前,该镇正立足水果采摘和鲜销,持续优化水果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水果品质,“1+6”名优果品格局已初步形成,全镇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即保持5200亩矮株密梨种植规模,新发展1000亩优质柑橘、1500亩优质柠檬、1500亩优质李子、1000亩优质樱桃,500亩优质枇杷,500亩优质桃。)占耕地总面积的60%、坡耕地总面积的95%。

“花岩镇注重加快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从多方面提质增效,通过紧盯源头、打造品牌等举措,努力把‘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美誉度变为品牌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这名负责人表示,该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大力打造适合农村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生活有盼头、致富有奔头。

游客在景区拍照。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游客在景区拍照。记者 夏培植 供图

以花果为媒 扮靓乡村游

“今年7月,我们花岩的水果采摘节开幕过后,很多游客来我们这儿摘水果,自己的几亩梨一点不愁销。”说到水果采摘节,农户张阿姨喜形于色。

采摘节期间,除了潼南本地市民前来之外,周边区县、甚至外地的游客也会慕名而来,大家带着自家产的土货开始摆摊贩卖。

景区农家乐老板黄万忠说,今年的梨花节和采摘节,自己家的农家乐天天爆满,应接不暇,合理的收费,让黄万忠的生意红火了起来。平时一般就几个服务员,要遇到周末,就要临时聘请工人来帮忙。“真没想到,镇上搞个节会,就能引来这么多人看花、摘果。”黄万忠感慨道。

“公路修到家门口,便道直入景区里,现在很方便,想卖点东西,直接就能开车去了。”果农柳华中对记者说,“我们这边很多这种土货、山货,以前卖不出的农产品现在都成了抢手货,我也没想到能卖得这么好。你看这土鸡蛋,节会期间十分畅销,我挣了不少钱呢,城里来的游客都觉得出来玩还能买土货,好玩又开心!”

近年来,花岩镇在乡村游、采摘游两篇文章上下足“绣花”功夫,力求在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上迈出新步伐。通过举办重庆·潼南梨花旅游文化节、重庆·潼南水果采摘节等节会活动,以节会友、以花为媒、以乡村旅游助推全镇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花岩的知名度、美誉度。

同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做活乡村旅游,通过打通进出大通道、强化水利设施保障、规划建设生产便道,完善景区旅游设施,吸引游客观光旅游,销售农产品,增加村民收入。2021年,全镇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

“我们将通过稳步推进品种改良,实现种植生态化、有机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水果基地。同时,积极创建花岩水果的区域品牌,以品牌规范果农种植,拓宽销售渠道,保障果农收益,推动基地建设,实现销售品牌化、平台化。”邱豪说,该镇还将持续抓好农旅融合,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提升接待能力,持续扩大影响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潼南:花果小镇显活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2-09-11 06:30:02 来源:

春踏青、夏赏花、秋品果、冬观景。在潼南花岩镇,生态引领、农旅融合的特色产业化方式,正带动区域内农、林、果、苗等农业产业协同发展,一个生态绿色的花果小镇已经成型。

近年来,花岩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并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在突出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适度增加水果种植品类,努力做到“四季有花开,季季有果采”。同时,通过连续举办梨花节、水果采摘节,既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老百姓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梨花基地。记者 夏培植 供图

发展万亩林 致富一方民

“8月是晚熟李子的花芽分化的特殊时期,必须要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至少每株要施一斤左右,以迅速补充养分……”在位于花岩镇花岩社区的晋唐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果基地内,公司负责人唐文博向记者介绍他的种植经验。

“我来自合川区,几经考察,发现花岩这个地方有适宜的地质、气候条件和产业发展优势,镇上也大力支持,正倾力打造全区优质水果基地,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发展水果种植。”唐文博说。

花岩镇平均海拔约300米,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平均气温17.7摄氏度,四季均有适合种植的水果。详细考察了解情况后,唐文博说干就干,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450亩,大力发展茵红李、密梨、桃子、柠檬等水果种植。

“本来我在家照看孙子,一开始是想到基地来打点零工,没想到一个月干十几天活儿能收入一两千块钱,家里面也能照看得到了。”村民曾尚芳说,基地优先聘请在家留守的妇女务工,并对她们进行技术培训。前几年,她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务农,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希望能就近挣点钱补贴家用。

每年春季,梨花盛开满枝头。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每年春季,梨花盛开满枝头。记者 夏培植 供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基地种植的蜜梨年产量有七八十吨,茵红李等水果的产量也达到十多吨,实现利润30余万元。唐文博表示,接下来还将着力提升收益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更多水果品种的采摘游,带动社区周边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近年来,花岩镇坚持从整合资源、盘活资产、释放资金活力、转变增收方式入手,以“公司+大户+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引入社会投资35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种植产业。花岩优质水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

“我们将把特色产业发展与旅游有机融合,通过电商等形式改变传统交易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拓宽销售范围,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花岩镇党委书记邱豪说。

工人为果树修枝。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工人为果树修枝。记者 夏培植 供图

盘活撂荒地 闲田变良田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种庄稼靠天收,种果树不成活。现在好了,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也变成了我们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在花岩镇水桥村集体经济的水果基地里。一排排果树,沿着地形起伏,有规律地排在基地里。村民有的浇水,有的修枝,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从荒山变成花果山,水桥村最直观的变化在生态上。置身其中,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瓜果,一片生机盎然。

“我们整合资金120余万元,盘活撂荒地260余亩。”花岩镇水桥村支部副书记范博介绍,基地的李树已经变成葱绿一片,结出了累累硕果。

三年来,花岩镇加大资金投入,盘活水桥村撂荒地260余亩、龙怀社区撂荒地78亩,综合治理荒丘野岭,升级改造产业便道、生态围栏等水果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围绕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龙怀社区主要栽植以沃柑跟脆李为主的水果,沃柑将于年底挂果,预计产量在10万斤左右。”花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水桥村和龙怀社区的发展,只是花岩镇大力打造优质水果基地的缩影。

蜜梨丰收梨农忙。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蜜梨丰收梨农忙。记者 夏培植 供图

目前,该镇正立足水果采摘和鲜销,持续优化水果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水果品质,“1+6”名优果品格局已初步形成,全镇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即保持5200亩矮株密梨种植规模,新发展1000亩优质柑橘、1500亩优质柠檬、1500亩优质李子、1000亩优质樱桃,500亩优质枇杷,500亩优质桃。)占耕地总面积的60%、坡耕地总面积的95%。

“花岩镇注重加快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从多方面提质增效,通过紧盯源头、打造品牌等举措,努力把‘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美誉度变为品牌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这名负责人表示,该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大力打造适合农村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生活有盼头、致富有奔头。

游客在景区拍照。记者 夏培植 供图_副本
游客在景区拍照。记者 夏培植 供图

以花果为媒 扮靓乡村游

“今年7月,我们花岩的水果采摘节开幕过后,很多游客来我们这儿摘水果,自己的几亩梨一点不愁销。”说到水果采摘节,农户张阿姨喜形于色。

采摘节期间,除了潼南本地市民前来之外,周边区县、甚至外地的游客也会慕名而来,大家带着自家产的土货开始摆摊贩卖。

景区农家乐老板黄万忠说,今年的梨花节和采摘节,自己家的农家乐天天爆满,应接不暇,合理的收费,让黄万忠的生意红火了起来。平时一般就几个服务员,要遇到周末,就要临时聘请工人来帮忙。“真没想到,镇上搞个节会,就能引来这么多人看花、摘果。”黄万忠感慨道。

“公路修到家门口,便道直入景区里,现在很方便,想卖点东西,直接就能开车去了。”果农柳华中对记者说,“我们这边很多这种土货、山货,以前卖不出的农产品现在都成了抢手货,我也没想到能卖得这么好。你看这土鸡蛋,节会期间十分畅销,我挣了不少钱呢,城里来的游客都觉得出来玩还能买土货,好玩又开心!”

近年来,花岩镇在乡村游、采摘游两篇文章上下足“绣花”功夫,力求在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上迈出新步伐。通过举办重庆·潼南梨花旅游文化节、重庆·潼南水果采摘节等节会活动,以节会友、以花为媒、以乡村旅游助推全镇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花岩的知名度、美誉度。

同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做活乡村旅游,通过打通进出大通道、强化水利设施保障、规划建设生产便道,完善景区旅游设施,吸引游客观光旅游,销售农产品,增加村民收入。2021年,全镇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

“我们将通过稳步推进品种改良,实现种植生态化、有机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水果基地。同时,积极创建花岩水果的区域品牌,以品牌规范果农种植,拓宽销售渠道,保障果农收益,推动基地建设,实现销售品牌化、平台化。”邱豪说,该镇还将持续抓好农旅融合,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提升接待能力,持续扩大影响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