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今年分红又要涨” 粮油轮种实现再增收
近年来,高垭村发展以粮油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并于2017年组建起水稻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水稻集约化经营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铜梁:“今年分红又要涨” 粮油轮种实现再增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0-0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今年遭了旱,还以为不得发钱了,结果听说今年的分红还要涨!”秋分前的一场秋雨,让村里最后一块还没收割的稻田变得湿润。年近七旬的何德全坐在家门口,看着几乎已经全部黄澄澄的稻子,脸上的皱纹全是笑意,“去年两千多,今年能有三千多。跟着党支部和合作社,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铜梁区土桥镇高垭村位于六赢山脚下,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的村落。近年来,高垭村发展以粮油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并于2017年组建起水稻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水稻集约化经营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高垭村收割稻谷。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高垭村收割稻谷。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从2019年起,村里开始给560多户村民分红。不但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的群众能拿到钱,就连常年没在家的村民回家过年都能分到大米,享受到参与“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这几年,高垭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并购置了无人机、旋耕机、收割机、除草机、烘干机、开沟机等农业机械,在完成自种1500亩情况下,为镇内外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万亩。

此外,高垭村还积极争取区、镇两级支持,新建烘干房、粮仓、精米加工厂,购置农用运输车,注册大米商标,形成了从水稻种植、稻谷仓储到大米加工、销售的产供销全链条。几年下来,高垭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总收入超过260万元。

今年,村里发展起优质水稻种植1500亩,有无人机水稻直播,还有机插秧,全部实施了机械化作业保障收成。眼看着分红即将“四连涨”,今年夏天的一场大旱让村党支部书记龙思勇几天没睡好觉。

“有一百亩水稻播种晚,连晴高温干旱那段时间正好是抽穗的关键时期。我们预计的是一千五百亩要收三百吨,这下可能要减产。”还好村里的稻田都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原来的土质田埂改造成了生态田埂,保水性比之前好了很多。此外,村里的山坪塘都提前蓄满了水,保障了抗旱需要。

合作社今年还购买了水稻种植保险,保险公司赔付后弥补了大部分损失。但剩下的缺口怎么补上?难道今年分红要跌?龙思勇这个当家人天天都在盘算着。

“今年我们首次实行了粮油轮种,水稻的损失菜籽丰收补上了。”龙思勇告诉笔者,去年水稻一收马上就种了500亩油菜,还是油蔬两用。经过科学种植,油菜达到了亩产四百斤菜籽,再加上合作社的加工,总的收入有十来万。此外还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三十多万元收入,今年底村民们分红只会多不会少。

秋收粮损则通过抓好晚秋生产来弥补,今年村里要继续扩大油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目前已备好种子等农资,等到农时适宜就及时播种。“等几天剩下的百来亩水稻收完就马上整地准备播油菜,明年油菜种植要达到一千亩。”对于来年的丰收,龙思勇信心满满。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铜梁:“今年分红又要涨” 粮油轮种实现再增收

2022-10-05 06:09:3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今年遭了旱,还以为不得发钱了,结果听说今年的分红还要涨!”秋分前的一场秋雨,让村里最后一块还没收割的稻田变得湿润。年近七旬的何德全坐在家门口,看着几乎已经全部黄澄澄的稻子,脸上的皱纹全是笑意,“去年两千多,今年能有三千多。跟着党支部和合作社,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铜梁区土桥镇高垭村位于六赢山脚下,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的村落。近年来,高垭村发展以粮油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并于2017年组建起水稻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水稻集约化经营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高垭村收割稻谷。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高垭村收割稻谷。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从2019年起,村里开始给560多户村民分红。不但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的群众能拿到钱,就连常年没在家的村民回家过年都能分到大米,享受到参与“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这几年,高垭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并购置了无人机、旋耕机、收割机、除草机、烘干机、开沟机等农业机械,在完成自种1500亩情况下,为镇内外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万亩。

此外,高垭村还积极争取区、镇两级支持,新建烘干房、粮仓、精米加工厂,购置农用运输车,注册大米商标,形成了从水稻种植、稻谷仓储到大米加工、销售的产供销全链条。几年下来,高垭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总收入超过260万元。

今年,村里发展起优质水稻种植1500亩,有无人机水稻直播,还有机插秧,全部实施了机械化作业保障收成。眼看着分红即将“四连涨”,今年夏天的一场大旱让村党支部书记龙思勇几天没睡好觉。

“有一百亩水稻播种晚,连晴高温干旱那段时间正好是抽穗的关键时期。我们预计的是一千五百亩要收三百吨,这下可能要减产。”还好村里的稻田都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原来的土质田埂改造成了生态田埂,保水性比之前好了很多。此外,村里的山坪塘都提前蓄满了水,保障了抗旱需要。

合作社今年还购买了水稻种植保险,保险公司赔付后弥补了大部分损失。但剩下的缺口怎么补上?难道今年分红要跌?龙思勇这个当家人天天都在盘算着。

“今年我们首次实行了粮油轮种,水稻的损失菜籽丰收补上了。”龙思勇告诉笔者,去年水稻一收马上就种了500亩油菜,还是油蔬两用。经过科学种植,油菜达到了亩产四百斤菜籽,再加上合作社的加工,总的收入有十来万。此外还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三十多万元收入,今年底村民们分红只会多不会少。

秋收粮损则通过抓好晚秋生产来弥补,今年村里要继续扩大油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目前已备好种子等农资,等到农时适宜就及时播种。“等几天剩下的百来亩水稻收完就马上整地准备播油菜,明年油菜种植要达到一千亩。”对于来年的丰收,龙思勇信心满满。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