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督导员+指导员”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菜叶果皮、剩饭剩菜、动物内脏都是厨余垃圾,要单独装到袋子里,扔的时候扔到厨余垃圾桶里。”近日一大早,记者在石柱万安街道滨河晓月小区看到,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分类办”)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陈益杰和该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马席德在垃圾桶边联合“站岗”时,不断向前来扔垃圾的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为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近段时间以来,县分类办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探索垃圾分类工作新思路,大力推进“督导员+指导员”和垃圾分类“日点评”管理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纵深开展,促进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据介绍,目前,城区有60余个居民小区实行了“督导员+指导员”垃圾分类模式,30余名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分散在各小区,每名督导员负责两个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工作。
“垃圾分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面临着部分居民‘不会分、不好分、不想分’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打通老百姓的‘思想关’,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据县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督导员+指导员”垃圾分类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督导员业务熟和指导员人员熟的优势,通过深入宣传、指导和督导,引领垃圾分类成为小区新时尚,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从“要我分类”转变到“我要分类”,实现从“粗放分”到“精准分”的转变。
每天上午7点到9点、晚上6点到8点,是小区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每当这个时候,居民们总能看到督导员和指导员在垃圾桶边值守的身影,他们在指导督导时,只要有居民来投放垃圾,都要打开袋子检查一遍,确保无误后再投放。早高峰后,他们还要开展“敲门行动”,向在家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这些佩戴红袖章的督导员和指导员,成了各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垃圾分类这个事,主要靠讲解、劝说、引导和督导,只要有耐心、有恒心,把工作做到位,小区居民还是很支持和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滨河晓月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退休后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发挥余热,为垃圾分类做点贡献……”在县分类办从事督导员工作近两年的陈益杰告诉记者,看到居民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只要身体硬朗,她就要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