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点亮文化传承之光 “志愿红”成亮丽风景线
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疫情防控、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便民服务,从田间地头到街巷小区、从帮扶到照看孤寡老人,红岩志愿者的那一抹“志愿红”始终遍布沙坪坝区的各个角落,融入在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广大青年志愿者们发扬红岩精神,点亮沙坪坝区红岩文化传承之光,每一次志愿服务都犹如一束“微光”,汇聚成精神“火炬”,照亮困境中前行的人们,温暖每一颗善良的心。
目前,沙坪坝区红岩志愿者总数已达30.1万人,各类红岩志愿服务队伍共计3298个,总服务时长1221.1万小时。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等活动常态开展,群众需求常态收集,服务项目常态实施,辖区初步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问题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双重志愿身份 践行双重担当
来自沙坪坝区团区委的黄飞龙不只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还是一名青年红岩志愿者。谈及自己的“双重志愿者”身份,他感到颇为自豪。对于主动解锁“双重志愿者”身份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在了解红岩文化和其精神内涵的时候,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和触动,每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才铺就了今天的复兴之路,我认为红岩精神和志愿精神一样,都是教人永远坚持信仰,勇于奉献,而西部志愿者和红岩志愿者的‘双重志愿者’身份,可以让我为广大群众再多做点事情。”
据黄飞龙介绍,最令他难忘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还是在今年。当时,沙坪坝区东部实行全域静默管理,城市生活按下了“暂停键”,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沙坪坝区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组织有序,迅速化身“大白”与“小蓝”坚守在抗疫一线,黄飞龙正是其中的一员。
接到志愿者招募令的时候,已是凌晨,但当时的他想都没想便戴好口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说:“‘双重志愿者’的身份不容许我多迟疑哪怕一秒,青年人的热血就应当燃烧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在充当防疫志愿者期间,黄飞龙连日奔走在各个社区楼宇、核酸检测点,“白+黑”连轴转,一遍一遍地参与扫楼排查、流调、核酸检测、人员转运,保证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有时候还在睡梦中,一听到手机响就会立马惊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红岩精神”。对于这些辛苦的付出,黄飞龙却并不要求任何回报,他说:“居民们的肯定和支持就是最好的回报。”
目前,黄飞龙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中小学校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未来,他将会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践行红岩精神,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去,让更多青少年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
小小红岩志愿者 争当时代好青年
“可能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我们还是没长大孩子,但我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00后’也能独当一面、扛起重担。”谈及加入青年红岩志愿者队伍的原因,来自名校联中2025级12班的宋正航向记者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辞藻并不华丽,但十分情真意切。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宋正航都会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走上街头,投身于他最热爱的志愿服务事业中去。12岁的他小小的身体里似乎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他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和他年纪相仿的同学加入到了青年红岩志愿者的队伍,成为了小小志愿者,和宋正航一同举着文明宣导牌、拿着文明倡议书在大街小巷勇敢地与市民群众互动,宣传环保知识。宋正航说:“在向别人宣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并且还锻炼了自己的胆识,听到叔叔阿姨们一声声的称赞和感谢,我的内心也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据宋正航介绍,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已加入到了青年红岩志愿者的队伍中去,每次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都要走上许多的路,但他并不觉得辛苦,每次都是满心期待、全力以赴。那时的他还比较腼腆,与陌生人互动时总会磕磕绊绊,但在一次次鼓起勇气与陌生人接触之后,他对自己的信心都会多上几分,长此以往,他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和如何流畅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明白了只要认真对待每件事并坚持不懈,终会有所获得的道理。对于小小红岩志愿者这个身份,他表示:“红岩志愿者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荣誉、一份责任,我不仅是红岩精神的践行者,更是传承红岩文化的一名小小‘代言人’。”
宋正航说,作为一名小小红岩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他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了解红色历史与革命先烈事迹,他的爱国情怀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未来,他将继续以身作则,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更进一步发自内心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红岩文化的精神及其内涵,让红岩文化得以在他们这一代的身上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承,让红岩精神得以更好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