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智”支撑“四梁八柱”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智能黑板、便携式氢氧呼吸机、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在开州高新区,“开州智造”快速获得市场认可,走向大江南北。
智能化引领开州高新区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开州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入驻重庆市科技型企业132家;拥有专业研发机构44个、科技服务机构48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达2.2%,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28件。
“开州智造”抢占市场
位于开州高新区的长教科技,靠着一块智能黑板打开市场。
“智能黑板除了具有传统黑板的书写功能,还可以与多媒体设备连接,实现板书和媒体应用随心切换,方便展示课件和学生作业,让课堂更加高效、学习更有乐趣。”长教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课堂上应用智能黑板,将开启现代高效的课堂时代。
紫建电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分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其研发的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和高端动力电池远销国内外。
以“3秒热水”赢得市场的亚特蓝电器,研发的热水器很快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抢占了一席之地。
尚果农业提升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依托NFC技术将“开县春橙”加工成香浓顺滑的纯天然橙汁,销往北上广、香港等一线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5亿元。
科技赋能企业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开州高新区找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开州高新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开展“大学科研院所开州行”“一带一路专家新区行”等系列活动,推进50多家企业与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市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承担国家、市级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紫建电子“异地建院”、德凯实业“团队共享”、天致药业“园企合作”等模式,成功破解了人才(研发)与产品(转化)脱节的难题,为开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撑。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开州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培育壮大,开州高新区产业链不断完善,助推了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开州高新区着力构建地区产业生态,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积极引进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现代金融等高技术服务业,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功能。
开州高新区引进易智网入驻设立工作站,搭建运营“易智网—开州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西南分中心开州站尽快落地,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服务。完成高新区孵化器升级改造,邀请SGS通用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浪尖工业设计公司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众创空间开展孵化加速服务,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5个。截至2021年底,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收入比重达到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