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6 期
内容监制:唐蜀春 页面监制:樊国生 栏目主持:冯珊 编辑:周鑫
第 366 期
从工程师到职业水手 从循规蹈矩到拥抱自由
“我叫杨焓,今年33岁,是一名职业水手。”几句开门见山的话让采访就这样开始了。杨焓1984年出生于云南昆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向往大海的自由与宽广。“虽然我是一个来自山里的孩子,但并不影响我对大海的热爱。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梦想着自己能驾驶帆船出海。”
从学校毕业后杨焓成了一名工程师,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状态让他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别人都觉得这份工作好,稳定又高薪。可我不想一辈子这样平淡无奇,我要改变!”
杨焓在30岁那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开始系统地学习帆船驾驶相关知识,然后花大量时间去练习。“我找国内知名的教练学习考取了国际帆船驾照,之后在国外不同的地方租船航行,同时,还可以顺便教有兴趣的朋友体验帆船旅行。这样既练习了驾驶技术,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
当记者问到如何才有如此大的勇气去改变时,他说只要想法足够坚定,没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我们过惯了稳定安逸的生活,害怕改变,但是稳定平庸的生活就像一个黑洞,会把人吞没。”经过努力,杨焓在同年顺利考取了ASA国际帆船驾照,自己独立驾驶帆船的旅行正式拉开序幕。
驾驶帆船起航 每一天都是新鲜和感动
在谈及帆船旅行的优点时,杨焓告诉记者,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带着整个“家”一起旅行,这是一种全新和自由的生活体验。海上航行可以去到很多只有帆船才能去到的地方,亲近自然很环保。
不过,旅行最大的困难就是淡水永远不够用,在长途航行时,生活会很不方便。多次帆船航行下来,杨焓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还学会各种收集淡水的技能。“其实我们长途航行的时间不会太多,大多数时候还是生活在岸边、码头、海湾之类的地方。”
从第一次自驾帆船到泰国普吉开始,杨焓一共有11次帆船旅行的经历。他说每次航行都不一样,他也在不同的国家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其中最难忘的是参加The Yacht Week帆船周的三次旅行,这个活动是同时和十多艘帆船,近一百个来自全球各地的帆船爱好者一起航海旅行。航海过程中杨焓遇到问题和困难,其他航海者会主动上来帮忙,给与他无私的教导和帮助。“水手之间的特殊感情很难用言语表达,大家好像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带着妻儿“舟”游世界 意义非凡的旅程中有爱相伴
杨焓最大的梦想还是周游世界,但这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得到了妻子和5岁女儿天天的大力支持,于是杨焓决定,带着她们一起去航行。
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双方老人的反对。“这个过程的确很艰辛,长期在陌生地方生活,成年人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更别说一个5岁的孩子。”经过深思熟虑,杨焓依然坚持。“这样辛苦的旅行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她能够经历很多同龄孩子没有的东西,既锻炼了身体,又开拓了视野。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爱和关怀,可以帮助她克服困难。旅行结束后,孩子依然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但这笔精神财富会伴随她一生。”
杨焓花了3年时间去计划周游世界的旅行。首先是学习更丰富的航海知识和技能,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然后就是找到一艘合适的帆船。“我们的帆船是一艘老船,上一位船长离开时留下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杨焓给帆船取名“天天号”。
杨焓一家于2016年10月从马来西亚兰卡威出发,正式开启了他们的帆船环球之旅。他们沿着安达曼海一直向北,途径泰国和缅甸,然后航行到印度尼西亚,之后他们用七天七夜的时间跨印度洋到达了斯里兰卡。“我们走进他们的城市去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周围经常会有人主动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来自哪里。China,他们会竖起大拇指。”杨焓这样向记者描述这个可爱的国家。
对于接下来的行程,杨焓说想继续驾驶帆船走下去,直到绕地球一圈,沿途去更多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因为每个新的地方都能带给我们新的信息,这足以让我们感恩能够拥有这样的人生。”
最后,杨焓告诉记者,近几年帆船运动逐渐在重庆这样的内陆城市兴起,他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为推动重庆的帆船文化出一份力。曾经在重庆生活过的杨焓对这里感情很深:“重庆山城很特别,重庆人性格直爽,勤奋努力,学习帆船驾驶,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