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2 期
内容监制:杨涛 页面监制:余欢 栏目主持:张译文 编辑:苏桢淇
第 442 期
冲动
“拿刀捅了他之后,我想我这辈子完了……”
眼前这个少年不过15岁,他坐在梅玫面前,两人之间隔着一张桌子。
少年伏在桌上,两只大拇指交叉着,低垂着头。梅玫看不清他的表情,但她仿佛听到少年的呼吸声。空气一度似乎凝固。
作为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长、“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办公室主任,梅玫处理过数不清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进入“莎姐谈心室”之前,梅玫对眼前这个消瘦少年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一系列信息都储存在她脑海里,可她依然想听听少年心里的话。
少年名叫小文(化名),在市内一所职业技校读一年级,正处于青春躁动期,将兄弟义气置于第一位。一天,同校的一群学生因和小文室友发生冲突,带着钢管冲进他们寝室。对方叫嚣着,用钢管敲着床架,企图给室友一点“教训”。小文见状,一股热血涌上来,从兜里拿出水果刀。
看见小文手中的刀,对方似乎略有收敛,但混乱中不知是谁突然一棍敲在小文身上。一瞬间,小文失去理智,他死死握住刀,冲向人群……
血,一下子流了出来。争执在那一刻定格......恢复理智的小文,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受伤的同学很快被送到了医院抢救,经诊断,其脾脏破裂。小文刺伤同学一案很快被移送至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并由“莎姐”梅玫负责办理。
“我想尽全力补偿,我很后悔。”梅玫听见小文轻声说。
救赎
通过和小文的谈话,梅玫感受到小文的悔意,而且通过走访了解,她确定小文并不是一个坏小孩,只是因为冲动犯了错。考虑到他案发时年仅15岁,并且主动自首又有悔罪表现,还积极赔偿被害人,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对小文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1年。
之后的几天,梅玫都会抽空去看看小文。她加了小文的微信,这也是她的一个习惯,处理的所有案件的当事人,她都会留下联系方式,依靠微信,她能够时不时在朋友圈和他们互动点赞。每每有任何法律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这些“故人”都会找他们的“梅姐”问一问。
在处理小文的案子时,梅玫明显感受到这个少年身上的压力。她试图搜寻各种年轻人喜欢的话题,体育、娱乐、游戏……但小文很少搭话。梅玫感到若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小文的心理迟早会出问题。
有一天,小文突然对梅玫说:“梅姐,我还可不可以回去读书哦?”因为案发后,小文被原先的学校开除了,梅玫在了解到小文的想法后,即刻启动帮他重返校园的计划。
在重庆市检察院的支持下,依托团市委的“彩虹助学”计划,梅玫帮小文在另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申请了免费就读名额。学费虽免了,可3000元的学杂用品费却难住了他们一家。原来,7岁丧母的小文,一直依靠着父亲在外打工养活。突发的案件,让全家要面临数万元的医疗赔偿。无奈之下,即将参加高考的姐姐只好放弃了学业。得知这一情况后,梅玫赶到学校,为小文垫付了费用。
在梅玫看来,惩罚一个孩子很简单,但帮助一个孩子走出阴霾,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尽管同一时间,手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平日里还得去辖区内的学校、社区进行普法宣传,但这没有影响梅玫对小文的关注和照顾。她还时不时给他写信,鼓励小文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她希望小文能够重新振作,努力学习一些有用的技能,在未来好好发展。
波折
梅玫走进校园为学生解疑答惑。受访者供图
“梅姐,我还是退学吧。”
在重返校园一学期后,梅玫收到小文的消息。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挽救失足青少年好比祛除病根,只有找准了症结,对症下药,才会有成效。于是,她从家庭着手,和“莎姐”团队一起制定策略。
梅玫联系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找出小文心中症结。咨询师发现,小文之所以变得愈发寡言,主要源自家庭的压力。原来,对于将此生希望都系在儿子身上的小文父亲来说,孩子刺伤人这件事,令他备受打击。责备、悔恨、无奈一点点侵蚀着他,而这位父亲也将这些情绪转嫁给了小文。加上被迫退学的姐姐时不时地抱怨,让这个年轻人整日沉浸在负罪感和愧疚感中。
为此,梅玫又安排心理咨询师分别和小文的父亲、姐姐进行了深入的沟通。随着家人态度的转变,小文的心理压力慢慢减轻。
“梅姐,我不想变成负担。我爸爸也不容易,我想出来打工赚钱,自己还钱。”在与家人的关系逐步缓和的过程中,小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看着小文能直面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承担,梅玫心里漾起一丝欣慰。在梅玫的帮助下,小文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
关于“莎姐”
“莎姐”走进校园和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说起“莎姐”这个称呼的由来,梅玫说是源自院里一位名叫王莎的女检察官,加之《说文解字》中,“莎”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而他们的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药”,可“治病救人”。
2004年,梅玫和王莎等几位检察官,一起组成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通过多年努力,“莎姐”模式已经在全市乃至全国得到认可。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市三级检察院推广“莎姐”经验,聚合了416名检察官,招募848名“莎姐”志愿者,组建45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打造50人的心理咨询师团队,选派82名“莎姐”检察官,走进128所市民学校任法制副校长,搭建起1000余人的备用人才库。
“‘莎姐’是一个团队,是我们共同创建的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帮助的平台。”梅玫说,每一个案件都要依靠大家一起努力,想对策、出主意,她不过是这个团队里的一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让她感到欣慰。
在这13年的工作中,这支“莎姐”队伍对40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帮教,帮助48名受害未成年人走出心理阴霾,促使56名“微罪不诉”的未成年人重新回到了课堂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