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3 期
内容监制:唐蜀春 页面监制:樊国生 栏目主持:冯珊 编辑:韩曜聪
第 443 期
做事要用心,对人要热心
周建军是甘肃天水人,1996年入伍,后来跟随家属留在了重庆江津。“做事要用心,对人要热心。”当兵期间,周建军一直用这10个字来要求自己,在部队的10多年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不怕苦不怕累,能够从容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013年,周建军转业来到了江津低保中心做办事员,虽然是最基础的工作,周建军也没有丝毫怠慢,他花了4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区28个镇街,了解当地低保群众情况。“虽然退伍了,但是军人骨子里的东西不能丢,为人民服务要有始有终。”
2015年,周建军又通过竞争上岗来到了江津区社会救助管理站,担任起了站长的职务,虽说换了新的工作环境,但“做事要用心,对人要热心”这几个字他一直没忘。周建军在救助站的两年多时间里,江津区社会救助管理站一共帮助了2000名救助对象。
为别人找家 让自己安心
“快帮帮忙!”2016年11月15日早上,周建军接到江津区民警杨文军的电话说,电话里杨文军说他们找到一个流浪的小男孩,问他什么都不回答,所以准备送到救助站。电话挂断后20分钟,周建军便看到了这个不到13岁的孩子,他的情况比杨文军说的还要严重,男孩对周建军的问询极不配合,不仅如此,男孩还将救助站寝室搞得一团糟,他把干净的被褥扔在地上,把铁架床横七竖八地摆在屋里。
男孩严重的戒备心让救助工作毫无进展。于是,周建军请来专业的心理社工协助,他俩协作试图一起来打开男孩的心扉。他们通过绘画、沙盘、游戏等作为交流方式,这让男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在纸上跟着画起来。一座雨中的房子、一座旁边长着植物的房子、四个小人在男孩的笔下出现。
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男孩渐渐放松,周建军趁机打听他的名字,男孩在纸上写出了自己的名字——浩浩。通过周建军的努力,浩浩越来越开朗,把自己的情况给眼前这位暖心的叔叔一一道出,这时周建军才知道,浩浩是湖南岳阳人,曾在岳阳九华山小学读书,周建军立马发了一条朋友圈,希望帮助浩浩找到家人。
2016年11月16日,一条《岳阳约12岁男孩在重庆被救助,自称叫浩浩,急寻家属》的信息开始在朋友圈里刷了起来,通过爱心接力,浩浩的父亲很快和周建军取得了联系,并通过微信视频看见了浩浩,视频一开通,浩浩便哭喊着“爸爸,我好想你!”另一头,浩浩爸爸也早已泣不成声。后来,在爸爸和岳阳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浩浩终于回到岳阳的家中,周建军也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浩浩回家后,周建军又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觉得这次能够这么顺利找到浩浩的爸爸,网络起了不小的作用,于是他和救助站的同事们开会,决定自己也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把救助站里流浪者的信息都放到公众号上,通过网络的力量帮助他们找到家人。
周建军告诉记者说:“我们‘重庆市江津区救助管理站’公众号推出没多久,就有流浪者找到了家人,我们也很开心,也希望更多的人不再流浪!”每当看到流浪者和亲人团聚,周建军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禁不住热泪盈眶。他说,只要他们能找到回家的路,自己再累都值得。
“大家”“小家”都要顾
照顾完了救助站里的“大家”,周建军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小家”,妻子早已弄好了丰富的晚餐等着他,周建军说:“救助站从来都是24小时值班,江津区救助管理站也不例外。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少,总感觉对他们很愧疚,所以,只要没什么事我都会尽量陪他们!”
其实,周建军刚到救助站时,远在甘肃的母亲突发肾结石住院,由于对新环境新工作尚未熟悉,权衡之下,他选择留在救助站的工作岗位,从母亲入院手术到出院的一周时间里,他只有通过电话传递对母亲的关心和思念。
对于母亲的愧疚一直埋在周建军心里,他说:“这些年,家人于我,是后盾,也是精神寄托,他们对我的支持让我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在周建军眼里,“大家”和“小家”一样重要,自己团圆美满,不是真团圆,只有把流浪在外的人们都送回家团聚,这才是最开心的时候。
其实,像周建军这样的基层民政人还有很多,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贡献着他们的力量,正是由于这些正能量的汇聚,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