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2 期
内容监制:康延芳 页面监制:和肖静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韩曜聪
第 462 期
魏先曼:从农村出来的姑娘大刀阔斧回乡创业
3月2日元宵节,一大早魏先曼就出发了,当天有两件“大事”要做。
“晚上我肯定赶不回来吃饭了。”语气稀松平常又略带歉意。
上午,在江北机场谈南川特产入驻T3航站楼,进展不错,她带着笑意步子迈得很大;万亩板栗村的事刚立项,下午她得回南川跟村民们讲政策,聊板栗林入股。跟无数个日子一样,为了公司发展她得争分夺秒。
37岁的魏先曼是重庆红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原本,她的生活可以过得更轻松安逸。2014年,辞去主城一家酒店总经理的高薪工作,她只身来到南川区河图镇骑坪村投身创业,尽管家里没有一人看好、支持这次创业。
“那时号召青年返乡创业,互联网+时代,我觉得这是不可错过的机遇。” 魏先曼成立重庆红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起连接城乡、服务农民的“淘乡村”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过去,河图镇是有名的板栗之乡,但农民不懂销售,销路一直是个问题。魏先曼就利用原料充足的优势进行板栗加工,“收获板栗后,再进行深加工,比如这次准备入驻机场特产店的板栗酥,就是经过加工、统一包装后的产品。”
见板栗卖得不错,魏先曼又想,村里那么多农副产品,何不放在平台上卖?
上门收购贫困户出产的农副产品,魏先曼一直坚持价格高于当地市场价的10%。收购生猪时,贫困户家每头生猪还会补贴200元钱。同时,她还授权“淘乡村”平台拿出交易额的千分之五,用作关爱困境儿童专项基金。
魏先曼说,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有种特殊的感情。在企业可以生存的前提下,有些事是应该去做的。
凭着果断和眼光,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自2016年1月上线至今,“淘乡村”平台有了12个系列190多种农副产品,去年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2800万元,她又有了新的目标。
在回村的路上,魏先曼发了一条朋友圈:“半个月后,在T3航站楼多个特产专卖店,你将可以进去品鉴购买南川特产。”下一步,她希望做好线下推广,优选出大米、粮油、休闲食品进驻机场、车站、星级酒店。同时,打造万亩板栗村项目,实现产业振兴。她说,乡村振兴需要关注产业发展,让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路子。
从餐厅服务员到酒店经理,回到农村又重头再来,回想这些年的打拼经历,魏先曼感慨:“过程可能不容易,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越努力越幸运。”
陈学彬:扶贫路上这个“女汉子”有点拼
苍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叠一座,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云雾迷漫的深处。城口县天星村,位于县城双河乡西北部,从乡里出发到村上,弯弯曲曲的道路,坐摩托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2015年8月,受城口县委选派,陈学彬到天星村当驻村工作队员。
山路崎岖,出行全靠摩托车在山间穿梭。陈学彬还记得第一次进村的情景,“从山脚开始,搭载我的摩托一路颠簸,好几次我差点摔下来。我不敢多想,双手紧紧地拽着摩托的后架,等到达村里时,全身已僵硬、疼痛,下不了车,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看到我这样子,村主任有些担心,怕我吃不下这份苦。”陈学彬知道,农村工作,迈开腿是第一步。
虽然心里对坐着摩托山间跑还很发怵,但她想了个办法:碰到急弯,就把眼睛闭上,不看到就没那么紧张。一次和村干部到农户家走访,乘坐的摩托车在山路上侧翻,她忍着疼痛,扶起摩托,又继续出发。一个月下来,陈学彬走遍了全村的农户,对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村民看在眼里,“这个女娃儿有点拼”。
陈学彬刚驻村时,正好是当地包包菜丰收的季节。天星村的包包菜生长海拔高、环保无公害,在周边很有名,但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很少有菜商愿意上山收购。
眼看着水灵灵的包包菜烂在地里,陈学彬心急如焚。为了帮村民销售蔬菜,她发动丈夫一起跑遍了县城的大小餐馆,还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县委党校,终于在大家努力下,滞销的包包菜全部卖完。
可这并不是长远的办法,在陈学彬牵线搭桥下,通过城口县委党校联系上当地一家农业公司,由企业统购包销,保障农户持续增产增收。
去年,陈学彬调到双河乡工作,但她心里仍惦记着天星村。8月包包菜成熟时,她跟着货车进村收包包菜,没想到进村道路因连日雨水,泥泞不堪,货车开不进去,陈学彬就在当地找来农用车,和村民一起把包包菜从地里搬到农用车上,再经农用车转运到货车上。那晚他们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装载包包菜2万斤。“当时只想着每一趟车可以多运点。”陈学彬笑着说,第二天吃饭,自己拿筷子手都在抖。
陈学彬做起事来不仅很“女汉子”,也很细心。走访中她发现,一部分村民有“等、靠、要”依赖思想。“这些归根结底体现在贫困群众的志向上。”对此,陈学彬也发挥党校教师特长,把村里“六好农户”的事迹,通过坝坝会,通俗易懂地讲给村民听,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人穷志不穷的理念,“都是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如今,坐着摩托车跑在乡村路上,陈学彬少了忐忑多了充实,干劲儿也更足了,“为乡村的一点一滴变化努力,这是我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杨媚:不愿跳“农门” 她用结婚钱盖大棚
“父母本希望我能跳出‘农门’,没想我高考时报了农业专业,毕业后到了农业公司上班,现在又回到农村。”5日,重庆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村支书杨媚在蔬菜大棚里忙活。
200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杨媚进入潼南一家蔬菜企业,短短两年时间便成为技术主管,掌握了先进的蔬菜大棚技术。“我来自农村,我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直接地服务农民。”2011年,杨媚辞掉高薪工作,通过考试,来到双流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到了双流村,杨媚发现,当地种蔬菜的不少,但大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栽种方式:露天栽种,技术不高,效益也一般。她计划发动村民搞蔬菜大棚,提高蔬菜产值,但村民不相信她这个年轻女娃,“我们种菜的时间比你年龄都大,你懂撒子?”
没人肯建大棚,杨媚决定自己先建起来。杨媚心想:“大棚有了收益,大伙儿自然就肯干了”。
2011年12月,杨媚和男友拿出原本用于结婚的钱,凑了12万元,建起8个标准化蔬菜大棚,栽种黄瓜、茄子、番茄。随后他们又用剩下的建筑材料,在大棚旁搭了个简易窝棚。为了不影响村里工作,每天早上6点过,杨媚就起床打理蔬菜,8点到单位上班,下班后又泡在大棚里。到黄瓜收获时,她和男友戴着头灯采摘,忙到凌晨一两点。
2012年3月,杨媚栽种的第一批黄瓜上市,卖到3.2元一斤。消息一传开,村民们都来讨经验。原来,按照当地的传统,黄瓜、茄子这样的蔬菜要等到三四月份天气转暖才能栽,但等到五六月份大批上市时,自然也少了竞争力,像黄瓜均价只能卖到每斤一元左右。
针对村民需求,杨媚在村里开办起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免费讲解栽种技术,还建立起田间学校,邀请市农科院专家下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让村民更好地掌握现代农业种植方法。
在杨媚带动下,如今,双流村先后有近100户村民建起了500余亩蔬菜大棚。“每亩大棚蔬菜产值1.5万元,是露地种植的3倍以上。”杨媚告诉记者。
杨媚还带领合作社农户走生态农业之路,引导农民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绿色生产,先后培育申请了10多个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产品,目前还在申请绿色蔬菜认证。
2013年,杨媚和老公在大棚内举办了简单的婚礼,用来待客的都是自己大棚里种出的小番茄、小黄瓜。杨媚说,她热爱美丽乡村,愿做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三农人”,为乡村振兴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