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1 期
内容监制:唐蜀春 页面监制:侯了 栏目主持:冯珊 编辑:熊世华
第 511 期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在周奎的心里始终有这么一个信念: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正是这个信念的支撑,让他在木雕的路上越走越宽。
周奎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家三代六口,父亲在家照顾一瘫一病的爷爷和婆婆,全家仅靠母亲每月在外打工的700元收入。这样的家境让他在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去服装厂打工赚钱。那时,他恰巧得到一则消息: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广电集团联合打造一个影视动画教、研、产基地,招生的同时,还可以给部分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这个消息让周奎非常激动,但一想到自己的家境,他又非常犯难。
怀着忐忑的心情,周奎回到家中,父亲正在为爷爷擦拭身体。阳光透进窗户,父亲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了,丝丝白发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的光。他仿佛第一次近距离凝视父亲,内心颤了一下,轻声说了句:“爸,我回来了。有个事情……”儿子欲言又止,父亲知道肯定是什么重大的事情,挺了挺腰背,“怎么了?有爸在,放心!”周奎支支吾吾地说了想上学的事情,父亲低头沉默不语。周奎明白家里的艰难,心中也很为难。
经过深思熟虑后,周奎郑重向父母亲呈上了一纸“请求保证书”:第一年学费希望家里帮助承担,后面三年费用全部自理。父亲理解儿子心中的渴望,再加上心中充满对儿子的愧疚,颤抖着在这张请求保证书上签下“同意并保障第一年学费”的字样,“无论家里多困难,爸爸都会让你完成你的求学梦的。”听到这里,周奎心里酸酸的,立誓一定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
这份勤工俭学的岗位,周奎一干就是7年,其间完成了动漫制作学业,还选修了泥塑专业。4年美院生活,所学的知识,结识的老师,见识的雕塑,使他脑洞大开,泥巴可以做泥塑,木头可以做木雕。
当记者问周奎:“你舍弃了你的主业动漫,还有高薪,后悔不?”周奎笑笑:“后悔啥?人总得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
筑梦路上,风采依旧
在周奎勤工助学期间,父亲送走了爷爷和婆婆后,一边在其表哥的木器厂做着木工和漆工,一边为木工厂代收着十里八乡的木料。穷人家的孩子醒事早,周奎一方面随父亲四处收购木头,一方面又不断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天性对手工艺的喜爱,使他对木雕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次碰到工厂里雕刻师傅制作木器,他都会看得入神,并时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4年的大学生活,周奎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梦想更清晰了。父亲算是他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雕刻方面给了他很多的启发。经过与父亲的商议,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他要用行动圆自己的梦,他要成为筑梦路上那道靓丽的风景。
周奎的创业也得到了村里和镇上的支持。“村里搬迁办公室,老村办公室因为交通便利,很多人都盯着这块‘肥肉’。村里何书记和陈主任主动推荐我,建议将老村办公室作为木雕创作基地,给予合理的租金,这样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给回乡创业者提供了发展平台。”
在周奎的加工厂,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木头。他告诉记者:“收这些木头光是运费就花了近20万元,把这些原材料做成成品,起码得花个四五百万元。”边说着,他走到一块金丝檀木前,向记者介绍它的纹理和形态,说要把它雕刻成一幅山水奇景图。一旦走进木头中,周奎便会“走火入魔”,什么样的形材适合什么样的品像,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被神思牵引,冥冥之中,仿佛自己的生命就是和木雕系在一起的,置身木头中,品味木头,总能生出一种愉悦。
以木雕为载体 让巴渝文化走向世界
周奎的工厂有一尊“鲲鹏展翅”木雕,整尊木雕没有镶接,依木造形,云鹰天然,势冲云霄。这是他为自己公司设计的形象标志,几家大公司高价求索,他和父亲没有同意。周奎说:“这尊木雕不光是由我开脸,父亲亲自打造,主要是寻到这么一个恰到好处的形材很是不易,里面寄寓了太多的父子情思……”在他心里,这物件早已不单是件艺术品了,更融着父辈的寄托,他自己的追求!
如今,周奎已经拥有了巴南、洪崖洞、江北三家店堂和一个2000平米的加工厂。当记者问道:“目前你有着怎样的发展愿景?”他丝毫没有犹豫:“我梦想着有一天,巴渝文化会通过木雕这个窗口,得到光复,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享受到巴渝文化的精髓,让中国木雕四大家改写为五大家。”
一路走来,从穿过黑暗突破迷雾到迎来光明,从千刻百凿,到光彩夺目,从踽踽独行探索到带领一班人意气风发行进,周奎靠的是一份坚信坚持,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一种刻骨的热爱和追求,而他,立志要做驾驭雕刀下故事和神话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