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9 期
内容监制:唐蜀春 李燊 页面监制:白永茂 栏目主持:冯珊
第 529 期
与“豆”结缘
2018年10月26日,永川博物馆建成开馆,馆藏石器、陶器、玉器等十几个类别展品近5000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川地理性标志产品——永川豆豉受邀入驻博物馆纪念品展厅,成为了当地地域特色产品的一个代表。而这些豆豉的制作者,正是永川豆豉酿造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军。
宋军的父母早年间主业以务农为主,在空闲时间会做少量的豆豉拿到市场售卖。由于手艺好,宋军父亲做的豆豉在市场上小有名气。 “那时总会有人来请教父亲如何做豆豉,听得多了,耳濡目染,所以抱着好奇的心态我也想尝试搞清楚豆豉制作工艺。”宋军回忆道,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宋军和豆豉结下了不解之缘。
宋军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那个计算机和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十分抢手,宋军也不例外,还没有毕业就有多家单位抛来了橄榄枝,但是宋军的选择却让人大跌眼镜。“可能是出于对豆豉的特殊情结,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宋军在毕业后拒绝了所有的邀请,来到一家豆豉厂做帮工。
他一边了解工厂的运作流程,一边偷偷的提升自己的豆豉制作技艺。“以前看父亲做豆豉觉得不难,但事情往往是这样,看着别人做总会认为很容易,可事实并非如此。” 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要求严格遵循传统方法,经选杂、浸泡、蒸煮、制曲、拌和、发酵等繁复的程序才能够酿制成豆豉,是否具有好的口感全凭手感和经验。
由于对温度、湿度把握不好,对各种天气发酵的时间掌控也不到位,最开始宋军制作出来的豆豉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那时因为没有智能化的设备,只能靠感知和经验来做事,所以经常性的要隔几个小时就要靠手去感知黄豆的温度,有时半夜还会跑来车间好几次。”但是宋军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兢兢业业的工作,谦和好问的态度让他很快变成了厂里手艺最好的人。
“豆”入心中
“我想搞个自己的豆豉厂,希望你们能支持。”虽然宋军说的豆豉厂放到现在来看,也就是一个生产豆豉的“小作坊”,但在地里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父母听到宋军的这个想法后,却着实的吓了一跳。为了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老两口拿出家里仅有的一万多元钱,支持儿子创业。但这离宋军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宋军开始找亲戚、朋友到处借钱。他甚至成功劝说一个农民工同学预支工资,借给他1000多元。“当时提出的一些想法,现在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宋军回忆道,他甚至向同学提出,能不能将他的房子抵押出去,到银行贷款。就靠几百、一千的一笔笔借款,他最后凑齐了所需要的钱。
租的厂房离家有5公里远,宋军每天都是步行上班,只为省掉1元钱的公交车钱。推销产品没有业务员,宋军不敢坐车,凭着一双腿他跑遍了永川的大街小巷,接触各种大小商贩,也谈成了不少的业务。
作坊里做事的都是家人,平时送货也都是宋军自己承担。为了送货,宋军一“狠心”花了85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赚了一点钱后换成了摩托车。“创业初期,摩托车就骑坏了3辆”,宋军苦笑道。
就靠这样的手段,宋军将自家的豆豉送到永川和重庆的小摊小店。创业第一年,宋军赚了10万元,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宋军说:“这些钱完全不是赚回来的,而是省回来的。”
种“豆”得豆
“制作豆豉不算是一项特殊的技艺,过去很多人家自己都会做。”宋军介绍,开始创业时,永川曾经有高达60多家豆豉企业。然而面对大好商机,宋军在这时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扩张自己的生产规模,而是沉淀下来遵从最古老的制作、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虽然生产效率变低了很多,但是制作出来的豆豉品质却高了很多。“如果只是一味的扩大生产规模,我做到头也只能是一个豆豉供货商。但是我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把‘永川豆豉’这张名片打响就必需要有一颗‘匠心’。”
宋军的“匠心”也得到了回报,通过对豆豉品质的严格把关,宋军的豆豉得到了“老干妈”的垂青。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宋军每次送货到贵州都亲自押车,“那时去贵州不是走高速,走老路要过娄山关,路不好很危险。”宋军回忆道,每次经过这里,宋军都会一根接一根给司机递烟提神,不停嘱咐:“千万小心,莫打瞌睡。”
“重庆、四川这边的人喜欢麻辣一点;南方人喜欢清淡一点,我们做的时候会加点糖……”取得一定成绩的宋军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仔细地研究各地人的饮食习惯,并根据他供货的地点对豆豉的口味做出相应的调整。经过几年的沉淀,宋军的“作坊”终于从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
“我只是想全力以赴去做好‘豆豉传承’这件事情,带领企业和员工能越走越远,做成百年老店。”在未来,宋军还想建一个豆豉传习所,让更多的人知悉、了解、体验豆豉的制作工艺和过程。“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作为‘豆豉人’,一定要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宋军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