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2 期
内容监制:康延芳 页面监制:和肖静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谭周
第 552 期
第七页“南瓜奶奶”和她的金南瓜
黑色的笔记本被静静地摆在桌上,一阵风从门隙里钻进来,纸张翻动,停留在了第七页,时间指向2012年。
2012年的王维杰68岁,虽然已经从乡村教师这个岗位上退休多年,但那颗想奉献余热的心却怎么也闲不下来。
王维杰1944年出生于一个裁缝之家,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因为孩子众多,所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很小的时候,王维杰就学会了缝制棉衣以补贴家用。在父亲和姐姐的影响下,王维杰的针线活做得又快又好,这也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兴趣,平时没事就爱缝缝补补,用针线做一些小玩意出来。王维杰一直希望,自己的针线活能够干点什么。
于是,在2012年的一场社区活动上,大家谈起即将开展的公益捐赠活动,这给了王维杰极大的灵感。“我的针线活这么扎实,不如就做点讨喜的毛织品捐出去,让每个见了的人都开开心心。”有了想法的王维杰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地去了朝天门,买了一堆毛线和棉花,经过构思和精心编织后,一个黄灿灿的“大南瓜”出现了。
这个触手生温、针脚密集的“大南瓜”的出现,让所有人都爱不释手,看着大家真心喜爱的样子,王维杰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自己的心中重新燃了起来。而“南瓜奶奶”的称号,也就这么流传开了。
得到肯定后,王维杰的干劲越来越足,随即研究出了“小苹果”和“小乌龟”的织法,带领着大家送给不同的人。“‘苹果’是送给小朋友的,代表平安幸福;‘乌龟’送给寿星,代表长寿健康;而‘南瓜’嘛,金灿灿甜蜜蜜的,生活就要像老南瓜,越老越甜。”王维杰笑眯眯地解释道。
这些载着王维杰满满祝福和心意的毛织品,有的成为了残疾儿童的玩伴,有的陪伴了高龄老人,还有的,鼓励了正在遭受磨难处于困境的人们。
和王维杰同住一个社区的李华渝老人说:“从没见过她这样好的人。这么大的年龄了,织一个‘南瓜’她经常累得满头大汗,哪怕这么不容易,这些毛织品也从没收过一分钱。”
笔记本的第十五页,一行娟秀的字迹清晰地记录着,在2018年一年的时间里,王维杰就送出了310个手工毛织品。
第二十八页“南瓜奶奶”和她的31个孩子
笔记本的第二十八页,有31个整齐排列的名字。王维杰说,这些都是她这些年资助的孩子。
75岁的王维杰常常会忘了许多事,她会忘了自己的老花眼镜放在哪里,有时也会记不清,上午和自己通话的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可这31个孩子的故事,她却一刻都没有忘记过。她总能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小时候渺小无助的自己。
王维杰的求学之路因为家境的贫寒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学费有家中长姐的帮忙,可书本费依然是她承担不起的数字。害怕被辍学的王维杰在夜里哭湿了枕巾。第二天,带着一双红肿双眼的王维杰踌躇着去了学校,这是她第一次,害怕进学校的大门。王维杰的困窘,被她的班主任看了出来,随即,班主任帮她支付了那一块五毛钱的书本费。这份善良,王维杰记住了,一颗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的种子,也悄悄在心里生根发芽。
高中毕业后的王维杰如愿去到了綦江隆盛镇担任一名乡村教师,开始了她35年的教书生涯。
刚去不久,王维杰就注意到了那个坐在最后一排沉默寡言的男孩子,叫张默(化名)。他总是穿着一身明显肥大的衣服,脚上的胶鞋也微微开胶,张默没有书包,所以课本总是弄得脏兮兮的。四月的某一天,王维杰注意到张默已经一周没来上学了。是不是家中出了什么意外?他一个11岁的小孩能照顾好自己吗?王维杰越想越急,向校长打听好他家的住址后,便急匆匆地赶了过去。雨天地面湿滑,焦急的王维杰还不小心摔了一跤,泥水瞬间浸湿了她整个裤腿,她也没顾上打理,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张默家。
开门的正是张默。看到张默的一瞬间,王维杰有很多话想问,但是看着这个眼里没有亮光的孩子,话在喉咙里面转了几圈,还是咽下去了。进屋后,张默给她倒了杯热水,便静静地坐在了角落的椅子上,僵硬的脊背像一堵墙抗拒着王维杰的关心。
“啊嚏!”王维杰的喷嚏打破了空气里的宁静。看着冻得有点发抖的王维杰,张默的眼神终于泛起了涟漪,他说出了实情。原来,张默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前几天因为身体不好,也被小姑接走了,就剩下了他一个人,便也无心情去上学了。
“那你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我给你做饭吃,我来照顾你。”没有多想,王维杰便做下了这个决定,张默,也就成了王维杰资助的第一个孩子。
再后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有学生因为生病交不起医药费,王维杰来付;学生交不起学费准备回家种地,王维杰去劝,学费,她补上;还有学生的一双旧布鞋破得不能再破被王维杰看到了,也是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来,买了一双新的。
退休后,这个习惯被王维杰延续了下来。她用自己的退休金为孩子们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库,将自己每月的退休金存下一半放进去,每攒够一万元,就拿去资助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就这样,七年的时间里,在笔记本的第二十八页上,王维杰记下了满满当当的31个名字。
曾经有人问过王维杰为什么要这样做,王维杰说,这其实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很小的事,“当年我的班主任或许自己都记不起她曾经帮我支付的那一块五毛钱,可对于我来说,却是极大的力量。”王维杰接受过这种善意,所以才更知道善意地对待别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第四十页“南瓜奶奶”和她的两张证书
笔记本的第四十页,什么字都没有,只是小心翼翼地夹着两张遗体捐赠荣誉证书。
1989年,王维杰的丈夫因病去世,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打击。“我那会每天都在祈祷,如果真的存在一种特效药可以治好他就好了。毕竟,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啊。”每每讲起这件事,王维杰都克制不住自己难过的情绪。
“你知道吗,人死了以后也可以通过遗体捐赠来帮助别人。”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维杰从在红十字会工作的朋友处得知了这个消息,心里便有了想法。回到家后,王维杰拿出了老伴的照片,一双手停留在老伴被定格的脸上,久久不愿离开。“如果因为我的身体研究出了新的特效药,那会有多少家庭不再经历我们同样的遗憾啊。”王维杰做下了决定。
可这一次,她失去了家人的支持。一向听话的女儿把自己关在卧室默默流泪表达了自己的抗议,连在外忙碌的儿子也特意打来了电话希望王维杰放弃这个念头。
可这些,都没有动摇王维杰的决心。
在王维杰的坚持下,捐赠协议最终还是签下了。
“这么多年过去,看着妈妈这么坚持,我们也理解了。她一直跟我们说,奉献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且签订协议以后,她比从前更注重锻炼了,因为想给医学院留个更健康的标本。妈妈开心,才是我们做儿女最希望的。”王维杰的女儿说,自己同意母亲捐赠遗体和眼角膜或许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
笔记本翻到了末尾,可“南瓜奶奶”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王维杰会继续在上面记录着哪月哪日送了谁一个“小南瓜”,第二十八页也会继续出现第三十二个名字。
如果生命是一座巨大的花园,那王维杰现在在做的,就是好好享受每一次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