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万顺
一、人物简介
聂万顺,男, 岁,彭水县郁山镇米场坝村。
二、事迹概述
去从河的这头到那头,摆渡人一遍遍为他人撑船,风雨不改,23年不收一分钱。他总认为,自己只要还有力气就能帮人渡过湍急的河水和生活的困境。但,他却没料想到,有一天,他和自己的家人也需要被人“摆渡”,而这群摆渡他的人就是曾经那些他摆渡过的村民和孩子。
三、详细内容
彭水县:助人为乐好人聂万顺
——他为村民义务摆渡23年 如今换村民为他渡难关
每天早上六点过,聂万顺就起床了,他拿着竹竿,来到河边的渡船上等待着坐船的村民和学生。
冬天的时候,天还没亮,聂万顺就到了河边,用河水洗把脸让自己清醒过来,冰冷的河水有些刺骨,他打了个哆嗦,把手放在嘴边哈了口气放进兜里,坐在岸边吧嗒几口烟,等着需要坐船的人来。
聂万顺习惯性地带着手电筒,看见有人从远处走来,他就帮着电筒给他们照明。等村民都上了船,他撑着竹竿让船缓缓向对岸驶去。江水很静,村民们有的沉默不语,只有孩子们讨论学校趣事的声音喧哗着,打破了米场坝村的宁静。聂万顺也不插话,静静听着,偶尔跟着发出几声笑声。
待大家上了岸,聂万顺又回家扛起锄头,出门下地做农活。等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他又早早到了渡口,等待放学的孩子。
每次,聂万顺都是等村里的学生坐满了,他才会把船撑走,学生们也很准时。然而有一天早上,有个叫聂超的孩子一直迟到了半个小时左右还没来。聂万顺将学生们送到对岸后,去了聂超家里查看情况。
原来,聂超考砸了,心情沮丧产生了厌学情绪。聂万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娃儿,你看我跟你父亲这辈就是不识字,所以没出息,你们现在条件好,有书读,要珍惜。”聂万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会说大道理,但他这番朴实的话却触动了聂超的心。
第二天,聂超早早就出现在了河边。两人见面后,对视而笑,什么都没说,但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村里的乡亲需要渡船或者家里有事需要帮助,就会扯着嗓子叫聂万顺,他听到后立马丢下手里的农活,小跑过去。
在村民老郭的记忆里,聂万顺从来没有收过一分船费。有时候村民们给钱,聂万顺全都拒绝了,他说:“乡里乡亲的,大家住在一起,都是互相帮助,而且大家经济都不宽裕,没想过收他们的钱。”
聂万顺的渡船,一撑就是23年。
慢慢的,村里的条件开始好了起来,壮劳力都去外面挣钱了,但聂万顺始终不愿走出大山,他觉得,如果自己也进城,就没人管这些过河的学生了。直到2013年,村里修了公路,很多村民买了车,交通方便了,学生们也都到城里读书,慢慢的,这里不再需要人摆渡,聂万顺这才停了渡,与妻子进城打工了。
今年7月,聂万顺的妻子在黔江中心医院检查出肺癌早期,昂贵的医药费让聂万顺一筹莫展。聂万顺四处借钱给妻子治病,几期化疗下来,已经用了好几万元,聂万顺一边在帮人做木工,一边照顾妻子,经济的压力让这个汉子老了一大头。
得知聂万顺妻子患癌,堂哥聂万明也是惊了一头。在他印象里,聂万顺一家老老实实,生活也过得很紧,不富裕,这笔费用着实让这家子人难以承担。可咋整呢?聂万明将聂万顺的情况,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布了出来,并号召大家帮忙捐款。
村民们听后,立马帮忙筹钱,这家几百、那家几百。以前聂万顺帮助过的村民来了,载过的学生娃也来了,大家陆陆续续为聂万顺的妻子筹集了15000元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