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4 期
第 554 期
电影历险 :“能参与《流浪地球》是我毕生的荣幸”
大年初一下午4点过,石翔文带着一大家子十多号人早早来到了电影院,等着看《流浪地球》。电影院满是人,石翔文搀扶着外婆好不容易走进了影厅
虽然之前已经看了无数遍剧本和剪辑版,他以为自己的内心会“毫无波澜”,但当屏幕亮起,镜头掠过白色大地上的行星发动机,喷出了几千里的蓝色火焰时,他感觉心脏激动得快跳了出来,好几次都没能忍住眼泪。
“视效预览主管 Phantom Spark”,电影结束,演职员表滚动,观众纷纷离席,石翔文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怔怔地望着那一栏字,那是他的英文名字。
时间过去了3年多,石翔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到《流浪地球》剧本时,也是看哭了好几次,尤其是上海那场关于姥爷的戏。看完剧本他就跑去跟总监说:“你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拿下来!”
认真算的话,石翔文与《流浪地球》的初次见面更早。初中时,石翔文就迷上了《科幻世界》杂志,尤其爱看刘慈欣的小说,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读到了《流浪地球》。小说里耳目一新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扇打开的“门”,让他在科幻的世界里越走越远。
石翔文是视效预览小组的部门主管,组内15位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2017年1月,石翔文和同事们开启了长达半年的《流浪地球》视效预览工作,一共做了33场戏、近400个镜头。影片中运载车行驶在雪地上、行星发动机出几千里的蓝色火焰等外景场景,都出自石翔文所在的视效预览小组。
视效预览技术(又称Previz,是Previsualization的缩写)是好莱坞电影的创作利器,但在中国的电影创作中还未普及。简单来说,就是在电影正式拍摄前将拍摄内容简单制作一遍,用低模、简单动画展示出演员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等大方向,供导演、摄像指导等人拍摄时参考。过去,电影人靠的是分镜、概念图、实体模型道具帮他们规划视觉呈现,现在的Previz团队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工具来完成、加速这个过程。这样一来,既将飘渺的创意具体化,又确保了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效率,对导演和制片人来说是双赢。
《流浪地球》的剧本不断修改,视效预览也得不断跟着修改。石翔文清楚地记得,发动机内部那场戏前后大改了三次,基本上是从头推翻重新做,每次修改都得半个月时间。“郭帆导演每一个镜头都会和我们反复探讨,希望做到极致,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对这部电影的热情。”
做完前期的工作,石翔文就继续投入到下一个影片的制作中,与“小破球”暂别。直到大年初一的这场相聚,制作期间的一点一滴又浮现眼前。
“终于等到了流浪地球的上映,想起无数的镜头在深夜同总监一起反复修改优化,现在心里只有说不出的自豪与快乐。能够为这部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贡献出一份力量是我毕生的荣幸。”石翔文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求学历险:“电影是我的一个梦想”
年纪轻轻,就能参与大片的制作;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名技术人员做到了小组主管,听起来是很顺风顺水的事情,但事实上,石翔文在此前,也曾穿越不少迷雾。
高中毕业,石翔文考上渥太华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读了一年之后,他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提不起兴趣。第二年,他静下来仔细想了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他想起高中时和同学们一起拍短片做剪辑的日子,一群人曾为了一部片子编写台词、联系场地拍摄、做后期特效。前前后后忙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大家乐在其中,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电影是我的一个梦想,不努力怎么知道实现不了?”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石翔文便毅然决定报考温哥华国际电影学院的电影特效专业。手绘、雕刻、动画、建模……一切课程从头学起。虽然求学的路上困难重重,但高中拍摄短片的经历,再加上较强的自学能力,石翔文并没有感觉到十分吃力,反而越学越起劲。
从大学顺利毕业后,石翔文去业内有名的Base FX公司面试后期合成岗位,HR综合考量后建议他去试试视效预览岗位。石翔文从未接触过这一工作,他仔细查了查资料,这个工作需要天马星空的想象,极具创意性,这正是他所喜欢的,于是欣然同意。
这样一来,石翔文再次“跨界”,开始了新的历险。工作之余,他就把一些经典影片翻出来仔细琢磨,分镜拍摄、镜头语言、场景调度、整体节奏……边学边做。
那时候,石翔文曾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在电影结尾能看到自己的名字。没过多久,这个小目标在张艺谋的电影《长城》中实现了,可石翔文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那个电影只帮忙做了一个特效镜头,没想到竟然把我的名字打上了,有种‘占别人便宜’的感觉。”这个大男孩笑了笑。
只有倍加努力才能“名正言顺”!石翔文暗下决心。慢慢地,石翔文在工作中挑起了大梁,参与制作了《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疯狂的外星人》等电影视效预览和后期预览工作,还见到了小时候的偶像吴孟达。他觉得幸福来得太快,快得有些不太真实。
创业历险:“我想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就在事业日渐起色时,石翔文却又做了一个决定——辞职创业。
2018年10月份,带着工作三年攒下来不多的存款,石翔文在渝中区一间100平米的房子里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电影工作环环相扣,并不是完全的创造,最终的定板者还是在导演或制片,我想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早在国外上大学时,石翔文就接触到了源自欧美的furry fandom(兽迷)文化,喜欢上了毛茸茸的动物形象,也喜欢这种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圈子文化,于是他把游戏制作的方向瞄准了furry圈。
“furry算是一个创造性的东西,每个人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给它取名字、设计性格。‘它’也是一个完美版本的自我,我也可以真正变成‘它’。”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石翔文就把这项爱好当作工作之余的放松。石翔文曾花了4个月的时间,买来布料和人造毛自己动手设计狼头、狼身,然后一针一针缝制。完成后,石翔文穿着这身“服装”去参加了公司的万圣节party,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目前,石翔文的游戏工作室总共有四名成员,大家都是因为喜欢兽迷文化聚集在一起,一拍即合来到了重庆。“重庆的节奏不快不慢,很适合生活,而且重庆是一个包容度很高的城市,适合做这种创新性的工作。”
这一次,石翔文又踏入一片全新的领域,AI软件、蓝图系统、特效系统、游戏引擎相关的实现方式……他每天都要跟着视频学习新知识,一切从头开始。但凭着这份热爱,他吸收得很快,在一次次“历险”中也得到了更快的成长。
在同事眼中,石翔文永远保持着探索和冒险精神,接触不同的领域而又专一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同时,石翔文也是个非常严格的家伙,容忍不了一丁点瑕疵,当他发现某件事有问题时,常常会直接指出、改进修整。
目前,团队还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一分钱工资,大家都是凭干劲在做。不过,短短4个月的时间,游戏的整体框架功能设计已经成型了。石翔文和他的团队,将争取在今年5月份做一个游戏demo版出来,先让网友试玩,再正式推进。
石翔文坦言,他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总是不断地在人生“历险”中寻找新的目标,并竭尽全力去实现它。“我觉得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会更容易。”这个26岁的小伙子,眼里满是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