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0 期
内容监制:康延芳 页面监制:孙柯 栏目主持:董进 编辑:罗昊
第 580 期
崎岖山路
从开州城区到关面乡泉秀村,汽车驶过10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一边是50多米高的悬崖,一边是峭壁,就在周康云带领村民们修的那条山路上,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早晓得会出事,我说什么都不会打这个电话。”59岁的谢开财紧握拳头后悔莫及。
不久前谢开财才做完腿部手术,他隐隐担心山上的水源又因为水管被树叶堵住,家里的40多头猪儿没水喝。腿脚方便时,水管坏了他就自己上山修,手术之后这项任务却被周康云默默接手了。
偶尔不放心上山看一看,刚刚从山上下来的周康云撞见后佯装生气:“腿都没好到处跑么子(什么)?”
8月8日中午,谢开财发现家中没水到现场排查问题,刚进屋便拨去电话向周康云求助:“周书记,刚刚发现天生桥水管裂开了。”
正值午休时间,电话那头还稍带睡意的周康云道:“马上来!”
突然而来的雨几乎和周康云一同出现在谢开财眼前。
“下雨了,要不晚点去。”谢开财有些担心地说。
“这点雨怕么子。”周康云放好铁丝跨上摩托车,头也不回就走了。
谢开财冲着那个被雨水渐渐浸湿的背影大喊:“我把衣服收进来就过来。”回忆当时,谢开财直言觉得心里很暖:“这些小事周书记都是随叫随到,村干部对我们这些村民太好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是永别。
顺着村干部的指引,在山谷对面仍能看到当时随周康云一同摔下悬崖的摩托车,一旁是乱石和湍急的河水。红色的尾箱被摔向了更远的地方,村里的年轻人谢宗平发现了那一团红。
当周康云出事的消息传来,当过兵、打过仗都没红过眼的谢开财声音哽咽,眼泪止不住了:“他让我喂猪发展产业,后来才脱贫。他说都是老党员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没想到我的好兄弟就这样走了。”
致富之路
穿行在这条银白色公路之间,路边不时会出现一串串用红色油漆记录的数字。就在几天前,这条路部分路段才刚刚做完验收,30、60、90、120……这条长长的路上,周康云每隔30米记下一个数字。而驻村第一书记肖中祥还记得,最后那个数字写着“5212”。
从土路到水泥路再到路面硬化,这条长约15公里的路见证着周康云在扶贫路上的坚定,也见证着泉秀村的改变。
村里海拔最低处700多米,最高处超过2000米,尽管随处可见悬崖峭壁,但山顶的七里坪却最适合种中药材木香。
“以前七里坪与泉秀村,仅有悬崖峭壁上的一条山路连通,木香只能靠人工背下山,虽然木香值钱但村里种植的人不多,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泉秀村村主任周后清记得,周康云最牵挂的一件事就是修路。
2004年两村合并为现在的泉秀村,当时任村主任的周康云跟村委会研究后决定,要把这条路修到山上去方便老百姓出行和产业发展。
“路太窄就用风压机打眼放炸药把峭壁炸开,400多斤的机器工人们都不愿抬。”周后清回忆,每一次搬抬机器,周康云都冲在前头直呼:“你们不抬我来抬!”很快,参与修路的村民们迅速聚集过来,劲往一处使进程也会快一些。
路越修越长,占了村民的地,遇到有人不依不挠,一向好脾气的周康云也会变得严肃起来:“修路不是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做点让步,我们肯定把土地协调好。”
靠着这条致富路,2018年,泉秀村的木香种植面积已近两万亩,产销量达到了900吨。周后清感慨地说:“在2015年初时,村里还有贫困户55户,到2018年年底,全村仅有1户没有脱贫。”
屋前小路
为了工作,周康云很少回县城的家,村级服务中心对面的村校闲置房成为他临时的住所。窗台前一个忘记洗净的锅和灶,构成一个简易的厨房。屋子里没有太多光亮,显得有些杂乱。村民们都说,周书记一心扑在工作上,却忘了关心自己。
屋前有一条不足百米的“甩甩桥”,走上去晃晃悠悠的,那是周康云每天的必经之路,桥的另一边通往办公点,更通往村民的家。
有一次,村里的徐婷听到70多岁的周仲学不停呼喊着隔壁邻居的名字,老人有肺气肿家里无人照应,大家叫了救护车,可住在村里的不是老人就是家中有小孩的年轻人,一时没有主意的徐婷脑中一闪的念头是:给周书记打电话,他都能想办法解决。
几分钟后,黑暗中投射出一道光束,只见周康云打着电筒步子迈得很急。徐婷回忆:“周书记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守了老人一夜,直到老人的家人赶到。”
去年腊月间,村民王显平家的肥猪掉进了粪坑,这把两位近80岁的老人急得团团转。路过的乡亲给周康云打电话,很快他就带着人赶到了。
寒冬里,周康云带着村干部卷起裤管,在粪坑里整整拉了40分钟才将猪赶出来,周康云满身沾满了臭烘烘的大粪,却无暇顾及。
七月盛夏,中午时分周康云顶着烈日,站在桥上用铁丝仔细把护栏缠了一遍又一遍,嘴里还碎碎念:“做扎实一点,娃儿们都回来过暑假了,补一次更安全。”
这样的事一次又一次,在不善言辞的村民中口口相传。
驻村干部杨世奇还记得周康云的那句口头禅:“老百姓的事,我不干谁干!” 和周康云相处三个多月,杨世奇心里却着实佩服周康云的为人,“我才来村里人生地不熟,走夜路他让我注意高头有落石。现在他走了,我很挂念他。”
回家的路
一个在山下的临时住所,一个在七里坪种木香,每年有好几个月,周康云和妻子尹中翠分隔两地。
最令尹中翠遗憾的是那通怎么也没接上的电话。
8月5日,尹中翠着急上山给木香除草。
“我这周末忙,上不了山,你就别去了,在家煮饭给我吃嘛。”周康云言语中尽是不舍,却终于没拗过尹中翠的坚持。清早,他骑着摩托送妻上山。
快到七里坪,周康云有些心疼:“上头天不见地不见,话都没人跟你说。”
“你莫担心我,你工作忙骑车要小心。”尹中翠不忘叮嘱。
第二天,想着丈夫很忙,尹中翠整整一天没再联系。而那天的工作日记上,记录下周康云的行踪:8月6日,周成柱入户情况,目前还有834.91元需要医保解决;8月6日,泉秀村小额信贷户,共有3户,需要及时对接……
8月7日晚上,尹中翠在山上寻觅时有时无的信号,曾给丈夫拨通过三次电话,没有一次被接听。
“出事那天早上,他还托人上山让我给他回个电话,说信号不好找不到我,没想到之后他的电话就再也接不通了。”说起这些年顾工作比顾家多得多的周康云,尹中翠泪如雨下。她断断续续哽咽着说:“过去我也怪过他,他总说是乡亲们相信他,工作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
那一夜,周后清跟同伴一前一后,扛着周康云的遗体从乱石中踏过,趟过深及胸口的那条河。就在不久前,他们还一起在村子里选址,为了今年刚申报的木香加工厂。
“厂子能给老百姓带来直接利益,收入怕是要翻一倍哟!”伴随潺潺河水,周康云掷地有声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村民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