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3 期
内容监制:康延芳 页面监制:高欣然 栏目主持:董进 编辑:曾家琪
第 613 期
舍不得删的照片 院长一看老杜背影照就想哭
丰都县湛普镇卫生院院长杨必龙的手机里,存有一张不忍心看、但又不愿删的照片。
照片里杜天勇孤身一人,背着一个双肩背包,走进丰都高铁站。他将去重庆等待一场未知的命运。
时间回到拍摄日期,2020年2月9日。
杜天勇医生的病情逐渐好转。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当天上午,杜天勇正在给病人做预检分诊,突感左肩部剧烈疼痛,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下。
杨必龙见状,让杜天勇快去县里检查。
“没事,我这肩膀酸痛都一个多月,估计就是这几天太忙了,把它惹恼火了。”杜天勇笑着回答。
其实,杜天勇已经连续奋战了25日、600多个小时。疫情发生前,因一同事到河北出差一周,杜天勇就天天在岗;疫情发生后,他又第一时间请战,兼顾起进村(社)测体温、在医院看门诊、填资料、做消毒等工作。晚睡早起成了常态。“同事们也都在坚持呢。”妻子担心,他就简单回复。
中午时分,杜天勇脸上冷汗依旧一茬接着一茬。杨必龙硬拽着他去了丰都县中医院检查。
“肺癌。”拿着核磁共振的报告,杜天勇轻描淡写地告诉杨必龙检查结果。
杨必龙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当时的心感觉突然被揪疼了:杜天勇父亲老年痴呆、母亲瘫痪在床,家中大儿子读大学,小儿子才1岁零两个月,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倒了该怎么办?
“去重庆检查,说不定这里误诊呢?”
“不去了,反正是那么回事,回去上班。”杜天勇尽量让声音平静,把悲伤隐藏着。
但那眼光不聚神的状态,被杨必龙看在眼里。杨必龙懂得杜天勇的难:不堪重负的家离不开他,镇里防控工作也需要他,他不能倒下。只是杨必龙不能依着杜天勇,多番劝说,让他去了医院。
杜天勇医生走进丰都火车站乘车赴渝复诊时的背影。 杨必龙供图 华龙网发
丰都高铁站,离别前,杜天勇还向杨必龙汇报着他所负责的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看着杜天勇进站,杨必龙心酸得只想掉眼泪。“孤身一人,有些凄凉,却又感觉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眼眶湿润中,杨必龙用手机定格下这伟岸的背影。
用“傻”劲守防线 不搭车忍痛步行确保零传染
湛普镇距离丰都县10公里,镇里有143名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杜天勇负责的片区就有70多人。
疫情防控期间,杜天勇不但要给湛普镇群众看病,还要每天上门给这些人员量体温。
杜天勇为村民看病。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白水社区是杜天勇熟悉的社区,也是他此次所负责的观察范围。
从镇卫生院到白水社区,有约2公里路程。杜天勇每天走路过去测体温,单趟要二三十分钟。
白水社区党支部书记冉海龙也常常和杜天勇一起去居民家,以便村民们配合检查。一次,冉海龙让杜天勇搭自己的车过去,但他坚决不肯。杜天勇说,自己每天和隔离人员测体温,在封闭的车里,怕对冉海龙不好。
“老实人、话不多、干事多。”当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问及对杜天勇的印象,冉海龙连说了三个词,并讲述起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故事。
白水社区有一为冉姓年轻的妈妈,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理所当然成了重点关注对象。杜天勇需每天上门两次给她量体温。
一天早晨,杜天勇8点钟就达到了她家门口。半小时后,冉海龙忙完其它事赶了过来,发现杜天勇还坐在门口。
“你怎么不敲门?”
“她晚上带娃儿辛苦,没醒就让她多睡一下。”杜天勇回答。因为自家有奶娃,知道当奶娃的父母有多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与冉海龙及其他村民聊天时,发现类似这种透着“傻”故事还有很多。
杜天勇医生(右一)经常上门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讲解医疗政策。 杨必龙供图 华龙网发
马安村村民代家才头痛,到处求医无效,找到杜天勇,花了10多元钱,便治好了;给病人看完病,杜天勇还喜欢主动留下电话号码和微信号,让别人有事可咨询;有朋友通过各种方式调到条件较好的县城医院工作,杜天勇却从没那心思,20年多年,就呆过两个卫生院;轮休的日子也常常去坐诊,因为村民习惯了他……
“不是他不晓得休息,是很多时候,尤其赶场天,村民就喜欢趁着赶场来拿药,方便,杜医生晓得群众的生活状态,所以来坐诊。”冉海龙与杜天勇认识16年,颇为了解对方。
凭着一股子“傻”劲,杜天勇守住了第一道“关卡”,截至目前,他所负责的片区没有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出现。
病床上写下感谢 如若好转想回岗位回报社会
人生只有吃过苦才能体会节俭有多么重要。
杜天勇从小家境贫寒,父母是地道农民。勤学苦读,工作稳定后,父母却双双生重病,重担压了下来,但他也扛了下来。
杜天勇生性乐观,时常一笑,眼睛似弯月,煞是好看。
杜天勇平时积极参加社团志愿服务。 杨必龙供图 华龙网发
妻子邓小兰笑着打趣自己,眼光好,嫁了杜天勇。“他不抽烟、不打牌、不参加应酬,是个对家庭很负责的人。”
2月13日,邓小兰委托亲戚上门照顾父母亲和孩子,来到医院照顾杜天勇。度过难熬阶段,这两天病情好转的消息传来,两人的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
说起生活中的杜天勇,邓小兰说丈夫“抠门”。一件衣服可以穿10年,旧了也不舍得扔。鞋也捡着便宜的买,偶尔一双贵的,是专用于走亲戚天穿。
杨必龙也认为杜天勇及其节约:“板凳烂了,自己修来用;有新发的白大褂,他说先把旧的用了来,只要干净整洁都可以。”
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在困难家庭雪上加霜之日,却心心念念的却是要捐党费助“疫”线。
2月11日,躺在病床上的杜天勇,已确诊“肺癌”。他通过微信主动联系上了丰都县卫计委党建负责人,交党费,并写下:“我想为战‘疫’再做点贡献!”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大方”。
60多岁的代恩碧患有帕金森病,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杜天勇在扶贫帮困中,主动与她对接,每个月都要带着听诊器、血压器、血糖仪等上门,帮她检查身体,有空闲时间还会帮她按摩。
“杜医生对是个好医生,经常帮助我!”代恩碧时常在邻居面前夸杜医生。
杜天勇上门为村民监测体温。 杨必龙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杜天勇还主动承担了白水、燕子、马安三个村(社区)近4000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活动、参加义务献血,累计献血近4000毫升。
“当杜医生生病的消息传到村民中,村民自发的要为他捐款。”杨必龙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这也是因为他平日里对村民好,村民们才把他当亲人,惦记着他。
邓小兰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当杜天勇得知村民和同事们在为他捐款时,他特别感动,给予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动力。
这两日,经过化疗,杜天勇的病情稍有好转。发稿前,杜天勇通过微信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发来了一段话:“感谢社会各界,我要争取早日康复回到工作岗位,以此来回报社会!”
仁者之心,上医之境。或许,杜天勇书柜里那一摞写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字样的荣誉证书,便是这句话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