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0 期
内容监制:刘颜 页面监制:宋煦 栏目主持:董进 编辑:向含嫣
第 620 期
归来仍是“少年”
回乡,是胡涛24年来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他在西瓜视频上名为“渝乡桃子”,粉丝超过136万,这个数字比他老家梁平的人口还多了43万。
高中一毕业,胡涛就去了上海打工,林立的高楼大厦、闪烁的外滩夜景,曾令他沉醉迷离。“看着太繁华了,感觉有落差。”胡涛发现自己始终有些格格不入。
那一年,胡涛19岁,找了份餐厅厨房的工作,包吃包住,一个月2000多。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想起家乡的那条小河,想起妈妈做的粉蒸肉和烧白。
2017年7月,在福建打工的妈妈因为腿受伤,回到了老家回龙镇民胜村。胡涛左思右想,干脆也回家吧,一边可以照顾妈妈,一边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时,国家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三农”短视频刚刚兴起,@李子柒、@华农兄弟等博主还没有大火,胡涛也萌生了拍“三农”短视频的想法。
提出辞职后,老板不答应:“你一个人又没有团队,你肯定成不了,都是骗人的。”爸妈一辈子跟农田和工厂打交道,不懂“三农”短视频是什么东西,更觉得“在网上赚钱是不可能的事情。”
胡涛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大城市,这并不是意味着失败,只是他心中有朵“花”正在生根萌芽。
和胡涛一样,成世芳也是在2017年决定“回乡”。她是第一批返回石柱中益乡开办农家乐的创业者,是一名“85后”。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成世芳去了深圳工作。对她而言,外出打工意味着可以摆脱种地的贫困枯燥日子,那时的中益乡还是一个深度贫困乡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成了常态。成世芳想着,外出打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长见识。
可在外漂泊的日子,她却时常听说家乡正发生着巨变。近年来,中益乡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瞄准避暑旅游这一块蛋糕,乡里开始发展民宿产业,“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中益分社也随之成立,成世芳“动心”了——回家!
2018年5月,成世芳家一栋别致清雅的“花园洋房”依山而建,坐落在沟口组公路旁的一处小堡坎上。成世芳不仅打理着自己的小民宿,如今还成为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理事,更加入到了华溪旅游公司,专门负责乡村旅游的工作。
相比胡涛和成世芳,杨玉超“回乡”的时间要更晚一点。2019年,他被派驻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启网络扶贫的探索。
杨玉超家里有两个孩子,没有老人帮忙照顾,一旦走了的话,担子全落在妻子身上了。朋友也劝他:“农村条件那么差,你去那里干嘛呀?”
想了又想,杨玉超在一个天还没亮的凌晨“偷偷”出发了,他先到了高铁站,再乘高铁到达万州,然后坐大巴到巫山县城,再坐船前往双龙镇,到了镇上还得找车前往洞桥村。一趟下来,如果每一个环节正好衔接上,最快也得8个小时,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错,多则耗费一整天的时间。
任务虽艰,但杨玉超觉得,在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能感受一下整个过程,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生阅历。
就这样,三个年轻人在城市和乡村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成为“新留守青年”。
重新定义乡村
在这群年轻人身上,不仅重新定义了“留守”,也在重新定义了“乡村”。
从胡涛的镜头里,乡村是热气腾腾、充满生机的。
过年杀年猪、田里捡螺蛳、上山挖野菜、院坝制烧烤……这些稀松平常的乡村生活,成为城里人的向往,胡涛也因此收获了上百万粉丝。
一帧一帧的记录,让胡涛发现许多不曾留意的生活瞬间。2018年春节前,不少村民都打算按照习惯杀年猪,感觉会很好玩,胡涛便早早确定了拍这个主题。到了杀猪的那天,天还没亮他便开始拍摄:烧开水、屠宰、浸泡、刮毛、取出内脏、切成小块……一直到中午,这头年猪才被全部处理完。
视频发出后,胡涛像往常一样忙着干农活,可休息时拿出手机一看,视频播放量近20万,这也是他收获的第一个10万+。
除了乡村的习俗,妈妈的手艺也是胡涛拍摄的一大内容。农家柴火灶秘制的腊肠焖饭,结起一层香脆的锅巴;秘制的咸菜扣肉,用蜂蜜和老抽浸染猪皮,油光华亮……隔着屏幕,都忍不住流下口水。再配上潺潺的河水,呼啸的风声,鸟儿的啼鸣……胡涛镜头里的乡村生活治愈着众多网友。
在成世芳眼里,乡村更具梦幻色彩。决定做民宿后,她亲自设计了一栋三层楼的山间“花园洋房”。房子虽不是高级精致的美,但每一处都透露出质朴的用心。一楼客厅装了两扇落地的玻璃门,可以最大程度地接纳阳光;屋子的吊顶是成世芳与爸爸采来的斑竹,劈成薄片后拼接上去的。
让成世芳最满意的,是她亲自设计的院坝。这里既有山里土生土长的金银花、兰花、映山红,也有三角梅、格桑花、灯笼花等外地品种。
栽种花草的花盆则是农村常见的瓦罐、石窠等老物件,乡土味十足。花园后面还藏着一个约三亩的果园,有桃子、李子、樱桃、枇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家乡对于成世芳来说,成为了“来了就不想走”的桃源之乡。
而杨玉超刚到洞桥村的时候,却是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作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双龙镇以高山峡谷地形为主,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洞桥村村子海拔1200多米,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大部分居住在山里,靠骑摩托车进出,下过雨的小路很是泥泞,一旁是高达数十米的悬崖。
如何为这个偏远村庄找出路?杨玉超想到了“网络”。洞桥村土特产资源丰富,脆李、核桃、土蜂蜜、黄花菜等原生态农产品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但过往却因为路途交通走不出大山。
不能看村民的心血就这样困在山里,杨玉超一边在重庆电信“电视商城”中,为洞桥村单独设立扶贫直销专区;另一边,对接网络传播平台,策划包装特色农产品,装点网络店铺,并组织村民开展集中实训。在第十九届西部农交会上,杨玉超还携手“网红主播”化身农产品“代言人”,现场推荐贫困乡镇农特产品。
贫困户聂宗翠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是第一次听说“电商”这个东西。“没想到我家的洋芋和干黄花,还有自家做的豆豉都能卖钱了,听说是‘电商’帮我卖的,卖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聂宗翠满是开心。仅2019年,她就增加了近万元的收入。
重塑乡村的力量
如同星光一点一点汇聚终成银河,这群“新留守青年”,正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也聚起一股重塑乡村的力量。
放在几年前,胡涛很难想象,自己一个山里人会成为“网红”,一条视频有上千万人看,他将互联网转化为商业资源,不但养活了自己和家人,还带着村民增收。麻辣香肠、松花皮蛋、秘制海椒、川味萝卜干、泡椒豇豆……这些山里的美味,顺着网线,卖到了全国各地。
不少网友看到胡涛拍摄的视频,被梁平民胜村的风光吸引,专程驱车而来。“前两天还从主城来了一家人,当时我没注意到私信,结果他们就一路自己问过来了。”不少网友还建议胡涛一家开个农家乐。
胡涛的故事为农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生活样本,他们也拿起手机,开始记录身边的生活。“山城女儿红”“农家印象六丫头”等一批“新留守青年”也从重庆乡野中拔地而起,让人们看到蓬勃的生机与力量。
另一边,成世芳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同一大院里的四户人家也被她带动,加入了民宿行业。而成世芳也计划着扩大经营,今年再增加十多个房间。
如今的中益乡甩掉了贫困帽子,正通过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世芳认真分析过华溪村发展旅游业的短板,体验性游玩项目较少。
想到村里已经在建设一个以蜜蜂为主题的广场“蜜乐园”,以及规划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偏岩九家”,刚好能弥补上这个短板,成世芳的嘴角就忍不住上扬:“我肯定是继续留在中益乡,尽自己的一份力把旅游事业做好,希望带着更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300多公里外的巫山县洞桥村,村民们吃上了的则是“网络饭”。
疫情期间,村民李先付种植的草莓不好卖,他每天都骑着个三轮车拉到路边吆喝,1斤7元也不好卖。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杨玉超拍摄了一条十几秒的视频,发到抖音上,没想到收获了10多万的浏览量。
评论里纷纷询问“这么便宜,坐标在哪?”“草莓看起来不错,这是巫山什么地方呀?”“我回去巫山的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杨玉超挨个回复,还承诺道:“大山人很朴实,进园采摘10元/斤,坚决不涨价。”
就这样,游客纷纷上门采摘,老人只顾着坐在家里忙着收钱,脸上笑开了花,不停感叹网络的神奇。
更神奇的是,老人在珠海打工的女儿,也通过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刷到了这条视频。想到父亲一向报喜不报忧,女儿这才知道刚刚“触网”的父亲遇上了“麻烦”,立马订票回家要帮父亲一起打理。
如今尝到网络甜头的村民,纷纷开始接触这个新事物。以前,村里的娱乐大多是聊天、打牌,如今,大家聚在一起一人一部手机,看资讯刷短视频。不少年轻人还主动与杨玉超联系,想回村看看有没有什么创业机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当振兴的种子播撒田野大地,新农村的新青年们,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定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