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8 期
第 628 期
一篓鸡蛋 装着老兵与扶贫干部的故事
位于大山深处的丰都三建乡,是重庆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山路崎岖,沟壑纵横。
清晨天刚亮,伴着“咯咯咯”的鸡鸣声,廖德银缓缓地下了床,洗漱穿戴整齐后,走进鸡圈里捡鸡蛋。
刚下的鸡蛋还温热着,蛋壳上粘着鸡粪和鸡毛,廖德银用抹布擦了擦,轻轻地放进了竹篓里,提着一篓鸡蛋上了路,往同村的江大娘家走去。
廖德银称70多岁的江大娘为“小江”,“小江最近腿遭摔伤了,拿点鸡蛋给她补一下。”廖德银拄着拐杖走走停停,路程并不遥远,但由于腿脚不便,不到一刻钟的路程走了近半个小时。
“哐,哐,哐……”
“小江,这是刚下的土鸡蛋,我给你送来了,养养身子,早点康复呐!”廖德银边敲门边喊着。
“呀!你腿脚不方便还走这么远,快进来休息休息,下次别专门跑了!”江大娘十分过意不去。
这篓鸡蛋,不只江大娘收到过,村里哪家人生活困难、哪家人病了,廖德银总会提着鸡蛋登门看望。这篓鸡蛋背后不仅是廖德银的心意,还藏着一个扶贫干部与老人的故事。
2018年3月,当地的扶贫干部向剑波无意中听说了廖德银当年在战场的故事后,既感动又钦佩,硬是要塞给他100元,“老人家,您的党龄比我的岁数还大!这点小心意您收着,去买点喜欢吃的!”
廖德银死活不要,但无奈没有眼前这个小伙子力气大,推脱不过。于是他把100块钱叠得整齐,放进了胸前的口袋。
收了钱,但老人心里却始终无法平静。“人家的钱也是辛苦挣来的,我既不是建卡贫困户,也不是低保户,这钱我拿着不踏实。”廖德银默默盘算着,怎样才能不辜负向队长的好意。
一天赶场,廖德银看到有个人在卖鸡苗,10块钱一只,于是他想到了“鸡生蛋、蛋送人”的简单逻辑。“这100块钱如果我拿去吃肉,过两天也就忘了。但是买了鸡苗,鸡长大了就能下蛋,就会一直想到向队长对我的这份情谊。”
一连三个赶集日,廖德银挑选到了10只长势不错的小鸡苗。老两口悉心喂养,除了1只小鸡没有成活外,其他9只小鸡慢慢长大。
半年后,这些鸡陆续产蛋,几个月下来就生了30多斤的鸡蛋。那时候,土鸡蛋卖得到20元一斤,但廖德银没有拿去卖,而是走家串户给了周围的贫困户。
扶贫干部的这100元,在廖德银的手中,变成大山深处“取之不尽”的爱心蛋。
一枚徽章 藏着老兵情
今年89岁的廖德银,后背弯了,脚步慢了,但即使走得再慢,他也日复一日坚持自己走着去给老乡送鸡蛋。褶皱爬满了脸庞,旧伤拖慢了脚步,眼前这位老人与其他老人别无二致。但谁能想到,这位老人曾远赴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场,在丁字山之战的城山和芝山战役中奋勇作战,一次又一次反击了敌人的进攻。
“我在这里工作了17年,还是3年前听老人们聊起这个事。只知道他当过兵,没想到是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廖家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廖子洋没想到,自己身边“藏”着这么厉害的一个抗战老兵。
几十年来,廖德银将自己的光荣岁月,“藏”在了一个黑色皮包里,压在了箱底。那枚“抗美援朝纪念”勋章已经斑驳,捧起这枚勋章,廖德银的思绪回到了69年前。
1951年,18岁的廖德银参军入伍,成为第一批抗美援朝战士中的一员。1951年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对峙阶段以来,位于朝鲜的丁字山就成为了双方的前沿接触区,相距仅几百米。
“敌人在那个山头,我们在这个山头,等敌人不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去攻击他们!”说起这段战斗经历,廖德银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讲着讲着,他的语气低了下来。“敌人的一个炮弹落在离我们几米远的地方,身边的战友都没再爬起来……都死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头,“有个子弹把我的帽子都打开花了,就差一层布没打穿。”
当时,廖德银身上还挎着4个手榴弹,炮弹将手榴弹打碎成几块,但万幸的是没有引爆。
“如果爆炸了,我当时人就没了!”老人露出一阵笑容,语气轻得像一阵风。只是头部和腿部残留的弹片偶尔会提醒他,那段枪林弹雨的日子,他曾真实地热血奋战过。
一把扫帚 扫净邻里情
负伤后,廖德银不舍地告别了战场,退役后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回到了大山深处的村庄,在新的“战场”上开启了他的新一轮“战斗”。
他先后担任当地铁厂党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等职务,带领村民们与贫瘠的大山展开了另一场“持久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上世纪60年代的三建乡交通闭塞,道路也不通畅,廖德银需要徒步“出山”。比如要去丰都开会,他前一天晚上8点就得出发。“当时我就拖起裤子,踩水过河,最深的地方,水都漫过胸口了!”提起那段经历,廖德银一点都不觉得累,“为人民服务,感觉一点都不辛苦!”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成了廖德银这辈子最朴素的人生信条。即使走路都有些吃力,他还是坚持义务清扫着家门口100多米的公路。
“来往车辆多,如果被路上的碎石、渣滓扎破车胎就麻烦了,这山上也没个地方可以修。”廖德银手上的扫帚已经换了很多把了,最新的这一把手握的地方已磨得光滑,枝丫也快被扫秃了。
廖家坝社区五组耕地少,山路陡峭,居民外出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一遇到下雨天,山路不仅泥泞还湿滑,不少人经常摔倒受伤,连开车也是件麻烦事。因此,修路成了村民脱贫路上的一件大事。
但群众不愿意调地,公路拓宽工程迟迟没有开工,连村干部都毫无办法。廖德银知道后,杵着拐杖绕着山路一户户地去劝说。
“你看道路拓宽后,你们出门干活路也好走了,下雨天路上干干净净的,不用沾得满身泥,哪点不好嘛?”遇上实在讲不通的,廖德银直接撂下话:“那这样,我把我的地拼给你!”
见老人如此执着,村民们纷纷松了口。很快,拓宽后的公路投入使用了,村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村子的变化。“以前运东西全靠人力搬搬抬抬,下雨天出门更是一身泥。现在硬化的公路四通八达,不仅出行方便了,也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摞笔记 写下家国爱
对村民们十分“大方”,廖德银却对自己很“抠门”。几十年来,他和老伴仍住在农村的砖瓦房里。斑驳的墙面、磨圆的桌角、磨得乌亮的木椅、些许坑洼的水磨石地面……房间里的所有陈设,还是几十年前的模样。
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台老电视机,偶尔会因为信号不稳而花屏。廖德银对这台电视机宝贝得很,并不是因为它最“贵”,而是因每天都得用它看新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廖德银都能侃侃而谈,甚至还能够准确背诵出来,连“一带一路”他都在关注。
“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比以前,我们的吃饭、穿衣、医疗、住房都有了保障,我很满足了!”廖德银感叹着。
在廖德银房间的柜子上,堆放着一摞摞笔记本,其中有一本格外显眼,那是一本党员心得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党的章程和纲领,重要讲话纲要,以及他的心得体会。每一个字都写得很用心,很有力。
“我文化也不高,现在岁数也大了,有时候学习了就忘了,所以每次都赶紧记下来。”工整的字迹跃然纸上,一笔一画记录的是岁月,更是廖德银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退伍多年,廖德银仍保持着当兵时养成的习惯。“每次去社区开会,他都会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佩戴好党徽才出门。他的时间观念强,每次开会都会提前到达。”党支部书记廖子洋说,廖德银虽然年龄大,但思路清晰,见识也广,党员们都爱听他聊天。
新冠疫情发生后,这位老党员还拄着拐杖走到了党支部,颤颤巍巍的双手将100元捐款递给了廖子洋。“老人家为我们这些年轻党员们做了榜样!”廖子洋说。
老兵不老,只是换个阵地去战斗。“我是一名老党员,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都要‘为人民服务’!”89岁的廖德银说出这句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