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0 期
内容监制:康延芳 页面监制:邬德春 栏目主持:董进 编辑:邵煜晟
第 630 期
舍:放弃保送上路“北漂”
25岁的周经伦文气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穿一身笔挺西装,举手投足之间有着“CEO”应有的干练。当他微微一笑后,又能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阳光、活力、充满梦想。
如何在25岁就成为身价千万的“富豪”?这还要从10年前说起。
2010年9月,周经伦成为了山西省康杰中学的高一新生,父母告诉他,走进这里等于一只脚踏进了“211”或“985”。
周经伦不负众望,高中时期成绩优异,同时也是学校里“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进高中不久,周经伦就同时兼任了11个社团的负责人。他还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校内商业组织经伦商会。商会成立后,周经伦开始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一起寻找合作渠道,为校外公司负责会务,进行商业培训。生意最好的时候,老师还未下课,教室门口就已经等着好几个要和他谈业务的合作伙伴。
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加上优异的成绩,还未参加高考,周经伦就已经被两所高校“相中”,获得自招或保送资格。
2013年6月,就在家人为他准备的“庆功宴”上,周经伦却宣布,放弃所有保送资格只身赴北京。干什么?创业!
一时间,除了周经伦的父母外,几乎所有亲戚都认为“这孩子傻掉了。”他的小姨甚至提出:“创业前先去学个厨师吧,万一未来有什么变故,还有个傍身的手艺。”只有他的母亲说:“你的事情自己决定。”
父母的开明在意料之中,但来自亲戚、老师和朋友的质疑却让周经伦陷入犹豫。最后一次到校那日,他被当时的校长路胜利拦下。周经伦以为又会面对一轮“劝说”,但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校长却告诉他:“小伙子,好好去闯。”
就是这句话,定了周经伦的心。
2013年9月,当其他同学都陆续迈入高校的大门,周经伦只身一人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挤”:睡觉4小时吃饭5分钟
北京的街头很窄,人潮都像是未知的竞争对手;北京的街头很宽,路口都像通往“梦想”的大门。
虽然放弃了进入高校的机会,但初来乍到的周经伦依然选择去北京中关村培训学校学习英语,空闲时,他就往创业街跑,渐渐结识了一些创业的朋友。随后,他逐渐发现,脚踏实地积攒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支撑的“眼界”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储备。高中开始的创业经历能带给他的经验远远不够,要丰满羽翼必须学习。
2016年,周经伦通过考试获得去香港大学进修金融专业的机会。英语、普通话和粤语是香港各大高校的课堂用语。周经伦最怕的就是导师用粤语授课,因为他一个字都听不懂。怎么办?他只能在课堂上把内容录下来后,请当地同学“翻译”一遍。
每天18点下课后,他只有半小时吃饭并赶到一家英资企业实习,为的就是接触到更大的项目,积累在大型企业工作的经验,提升人脉资源。
外资企业压力巨大,一个项目往往要探讨到凌晨。记得一次通宵加班后,周经伦打算睡10分钟,但同事在16分钟后才叫醒他,险些让他误了项目进程。
至此,周经伦开始严格管理时间,每天几乎是按“分钟”在计划生活;一整天8节课,课间共70分钟可以写项目方案;一天3餐用时不超过15分钟;从学校到公司的路上可以处理一下琐碎事务;从公司到学校的车上看一些自学书籍……渐渐地,周经伦养成了一天只休息4个小时的习惯。
回到北京后,周经伦带着对自己的“狠”劲儿成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公司。时至今日,周经伦已创立3家公司,共200多位员工。每每谈到自己的经验时,他都会提到“时间管理”,其实也是管理自己。周经伦始终认为:“只有管好了自己,才能管得好团队。”
拼:直面轻视“驾驭”年轻
“你根本就不懂这个,你要的效果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实现!”
2014年北京中关村的一间会议室里,十多位UI设计师一起否定了周经伦一个项目的设想,在他们眼中,这个“幼稚”的想法就是天马行空。
周经伦没有争论,买书、问专家、逛互联网……一个月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再“出关”,他已经可以实现那个“幼稚”的特效制作,光一个时钟动画就对比了500多种颜色,十几个图层。
“如果你认为我不懂,那我就去学,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实现不了,那我就实现给你看。”这便是周经伦对年轻的理解:无所畏惧的勇气,誓不罢休的拼劲。但他差点忘了,“年轻”在四郊多垒的“商海”也最是被人轻视。
随着周经伦逐渐在圈内崭露头角,他开始参加北京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大咖交流会。一次,周经伦像往常一样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互联网人士,并礼貌地做了自我介绍。然而,对方几乎看也没看,就直接撕掉了名片,并旁若无人地问:“我的助理为什么还没来?”
周经伦说,那一刻他立马就转身离开了,一秒都不愿多待。从此,变强成了周经伦努力的方向,强到纵然年轻也让他人不能小觑。
2014年,周经伦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提上日程,但万万没想到,同年当地政府将大部分公共充电桩划为政府产业以此解决就业问题。逆境中,周经伦迅速调整商业模式,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免费给社区及商圈安装。然而,他的年轻又一次成了绊脚石,大多数合作方都因“安全感”而婉拒合作。
便是再不服输也要面对现实,周经伦“三顾茅庐”聘请了一名58岁的管理者老陈负责市场开发,为的就是希望企业能给客户“稳重”的商业形象。果不其然,合作的单子开始渐渐变多。
后来,周经伦出于好奇问老陈:“为什么你愿意来帮我这个年轻人呢?”
老陈笑着反问:“成功与年轻有关吗?”
那一刻,一老一少,两人相视而笑。那一年,周经伦21岁。
献:走进大山启蒙童心
18岁开始“北漂”,22岁时周经伦在事业上已算小有所成,但从未体验过的大学生活却让他倍感遗憾。于是,在22岁时,他又选择重回高考考场,并考取了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
在一次新生分享会上,他遇到了创业以来第一个答不上的问题,一名同学向他提问:“请问创业成功后,你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贡献吗?”
对呀,我做过什么吗?周经伦自问,答案或许是提供了200个员工的“饭碗”,但也仅此而已。这个年轻人忽然觉得,他应该再做点什么。
2018年的夏天,周经伦一头“扎”进了大山。
大山里,孩子们大多在老人身边长大,只熟悉方言,听不懂普通话,这导致入学后,他们基本听不懂老师的普通话授课。文化扶贫,为山里的学前幼儿进行普通话普及就是周经伦决定做的事。
此后的几个月里,重庆城口的村庄留下了周经伦来来回回的足迹。当他敲开村民的门,经常看见一个四五岁甚至更小的孩子正坐在盆子前洗衣服,见他来了,抬头甜甜一笑。当周经伦用普通话打招呼,孩子们的神情开始变得疑惑。而在他们身后两层楼的家里,一本书都找不到。通常,面对周经伦邀学的盛情,忙于农活的家长们会不解地反问:“学这个有什么用?不如在家帮忙做点事。”
为了说服家长,周经伦不得不来来回回地奔波、宣传、劝服,一家人少则走访3、4次,多则数10次。“因为若你看到过那些孩子眼睛里的干净,就无法对他们的未来坐视不理。”周经伦说,那些眼睛每一双里都充满希望。
拿着持续数月的调研与走访结果,周经伦写出了长达数万字的总结方案,定名为“声律启蒙”项目。项目包括筛选故事,录制音频,现场教学等多个板块,目的在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熟悉普通话,学会普通话。
此后,周经伦又带着自己的团队和方案回到城口,一如既往地邀请孩子们上课,当家长们发现孩子确实产生了变化后,也渐渐接受了周经伦团队的支教课程。
两年过去了,现在“声律启蒙”项目已经联合32所高校的1200余名学生志愿者,共计帮助3200余名儿童。而此时,周经伦又选择了“急流勇退”,他将已经上路的项目委托给了学院,自己又投身到新的项目中开拓未来。
比起那个还在“北漂”的自己,那个仅提供了200个岗位的自己,此时的周经伦对年轻有了新的见解,或许年轻曾在“商海”给他带来过附加的坎坷,但年轻也同时赋予了他源源不绝的热情与活力,在不断发挥自己价值的过程中推进社会的进步与改变。
时至今日,老陈依然在帮助周经伦,他说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他看到了用拼搏换来的成功。作为周经伦的室友与合伙人,张曦也对他“开挂”的人生感叹,所谓强国青年,便当如此。
一如周经伦最喜欢的那句话:每个青年都是一盏灯,当每一盏灯都在点亮更多的灯时,那整个世界都会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