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3 期
内容监制:王梅 页面监制:邬德春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谭周
第 633 期
“紧急集合!”7月19日,南京训练总队里,哨声拉响,全国各地来此参加站长助理任前培训的消防员立即在空地集结。洪水来势汹汹,安徽焦岗湖水位猛涨,房屋被毁、良田被淹、村民被洪水围困……需要紧急增援!来南京参加培训的刘永刚随队紧急赶往焦岗湖,培训,变成了“实战”。20多天的时间里,他先后担负了加固堤坝、紧急疏散群众、消防安全巡查等任务,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
紧急集合——深夜集结 向安徽洪灾一线进发
那夜,当重庆市渝北区消防救援支队双凤桥站分队长刘永刚赶到安徽淮南市寿县时,已经是凌晨五点多,车轮滚滚,他显然没有睡意。天空已经露白,还没待刘永刚稍作休整,一道紧急命令传了过来,凤台县毛集镇何台村出现漫堤险情。
那里是淮河的支流,整个堤坝长约9公里,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很多地方都已渗水。泥土已经松软,砂石已经松动,也许,下一刻,就会溃堤。要知道,在这下游,还有6个村庄,溃堤的危情就像悬在3万多村民头上的一把利剑,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6个村庄、3万多人……
不能等!
钻出车厢,刘永刚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滂沱大雨,如柱倾盆,把本就不平静的水面搞得水波翻滚。远处,还能看到部分露出水面的房檐,瓦当在雨水的冲击下,不时滑落,掉在水里却没有明显的水花,毕竟,雨太大了,让人完全分不清荡起的水花是雨水的侵袭还是瓦当的掉落。
这里,曾经是一个村庄,现在,却,犹如一片泽国。
即使有着16年消防经历,见证过无数次惊险场面,眼前此景,仍旧让刘永刚无法平静。
水面,还在上涨,刚刚还能看到土坡下的一块巨石,但现在它已经深埋在洪水之下。
刻不容缓!刘永刚抹了一把已被雨水淋湿的面颊,一头扎进暴雨中,在他身边,是那群在危险时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大家怒吼着,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的方向,就是前行!
铲土、装沙袋、传沙袋、打桩、捆绑固牢、再用沙袋填充……
“快!快!大家动作快一点!”脚下的泥土就像沼泽,它们时刻困扰着来回奔跑的抢险战士,有人摔倒了,没事,立马站起,不能打乱统一的抢险节奏;有人手滑了,没事,立马捡起,不能让抢险物资从自己眼前被冲走;有人一下扛起两个沙袋,好重,但,不怕,还有战友在帮忙扶稳。
“一个沙袋重约5公斤,我们就这样一趟一趟的来回搬运。”
四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刘永刚和队友一直不曾停歇,河水还在上涨,时间正在不断流逝,这是一场与生命的赛跑,这场负重前行关系着更多人的生命,不能停,一定要赢。
手好软,背好疼,应该是被沙袋磨破了皮,可是,那暴雨的嘶吼,那漫脚的洪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人:坚持,坚持下去!
终于,加固了三四层沙袋后,洪水被挡在了堤坝外,它们就像猛兽,试图撕开一个缺口,但没想到却遇到了比它牙齿更尖利的防线。村庄暂时安全了。
暂时的安全,终于让刘永刚松了一口气,衣服已经湿透,裤腿紧贴着大腿,一脚泥泞,回想刚才那一切,一夜未眠的他感觉像是做了场梦。
因为他万万没想到,本来只是到南京参加站长助理任前培训,现在却因为一场暴雨让这次“培训”变成了一场“实战”。
7月19日,南京训练总队组建跨区域增援安徽抗洪抢险大队,紧急调集195名指战员、17辆增援车辆、11艘冲锋舟和橡皮艇。正在当地参加培训的刘永刚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决心书随队出征,前往安徽省淮南市抗洪一线执行抢险救援任务。他在请战书中写道“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短短的一句话,彰显了他的决心。
“我们已经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我们行进的方向。”刘永刚说,“拼死也要确保老百姓的安全。”
紧急任务——水位急速上涨 群众爬上大树不愿离去
“大哥,我们是来救你的,跟我们走!”在位于淮南市焦岗湖附近的一个村落,树上,一个五六十岁的男子正抱坐在树杈上。面前,是一栋已被淹没大半的房子。刘永刚大声对着一男子喊道。
“没事,不用管我。我要守住我的家!”男子很执拗,双手紧紧抱着树干,还试图再往上爬。
水,已经快到他脚下。
“你在那里危险!”刘永刚急得都喊破了声。
“不怕,我会游泳……”
……
男子的固执让刘永刚有些无奈。他明白,对于这个男人而言,房子没了家就没了。但对于刘永刚而言,他必须将男子成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刘永刚让队员把冲锋舟行驶到树下,继续劝说道:“大哥,只要人还在,家就还在……”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拉锯战”,男子终于被说服,坐上冲锋舟离去。就在他们离去不久,男子所在的树杈就被洪水淹没。
那几天的时间里,这样的“拉锯战”时有发生。由于洪水来势较快,焦岗湖水位猛涨,很多群众还未来得及撤离就被洪水围困,大多数村民的房屋被淹没,情况十分危急,一场紧张的群众疏散工作立马展开。
被困村民多为老人,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有的老人顾及家里的东西不愿意离开。为了做通这些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他和战友们边疏散边动员,直至将被困群众全部安全撤出。
倾盆暴雨间,刘永刚所在的冲锋舟反复穿梭于洪水之中。他拿着喊话器,在看不到边际的水面上,对着房屋顶、对着大树一遍又一遍地喊话。
“小伙子,这里,快来救我出去!”得到回应,刘永刚显得很激动。他赶紧叫队友驾驶冲锋舟往声源处驶去。
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坐在二楼的阳台处,正对着前来救援的刘永刚等人挥手。水淹至房屋1米左右,水位仍在上涨。
老人行动不便,刘永刚赶紧和队友下水进到屋中,用木板将老人从楼上抬到冲锋舟,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他又和战友立即折返投入到抢险一线。
经过几天的战斗,刘永刚的眼睛熬红了,脚磨破了,嗓子也喊哑了。换来的是,70多名受困群众被成功转移。他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说走就走的职业——除夕当天 他在火场旁吃了一桶泡面过节
这次紧急转移行动,各分队共疏散出400多名群众,被集中安置到了焦岗湖附近的三栋单体宿舍楼内。他们多是老弱病幼,消防安全意识极为淡薄,在宿舍楼内抽烟、不按规定用火等消防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白天要救援,晚上还要巡查,刘永刚在完成抗洪救灾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集中安置点三栋单体宿舍楼的消防安全巡查工作。期间,他还要复习培训的内容。对他而言,培训期间奔赴抢险救灾现场这种事情,已是家常便饭,警铃一响,就要立马穿上作战服,奔赴一线。
一年除夕,当大家都在和家人准备团年饭时,刘永刚还在队里执勤。当天上午10点左右,消防站警铃响起,在渝北的一个农村,一家农房起火了。刘永刚和队伍立即奔赴现场灭火。
那是一栋土瓦房,房顶冒出熊熊火光,黑烟滚滚,屋旁的草垛也燃起来了。屋主在一旁看着自己的房子,急得直跺脚。
“什么时候发生的火灾?里面有没有危险物品?”刘永刚找到他,简单询问情况。
“今天早上,我们在吃早饭,闻到有烧焦的味道,出来一看,房子就烧起来了,可能是哪家放鞭炮,引燃的……”房屋主人带着哭腔说道。
刘永刚将情况反馈给队友,立马投入救火工作。接水带、冲水、灭火……当明火扑灭时,已是下午4点钟。此时的他,又累又饿。
“你们辛苦了,来,吃桶泡面垫下肚子。”房屋主人给他递上泡面,刘永刚和队友完全顾不上被弄脏的双手,端起面吃了起来。此刻的他,觉得又辛酸,又欣慰。“我们这个职业很特殊,别人阖家欢乐的时候,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本来不能陪家人就让人难过,但有时候连吃顿完整的饭都成奢望,所以多少有些辛酸。”刘永刚说,欣慰的是,他守护了群众的安全,无愧身上这身作战服。
夜深了,刘永刚终于有空隙休息,他给妻子打了视频电话报平安——这是夫妻间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视频,孩子都会甜甜地说:“爸爸,加油。”每当听到孩子稚嫩的声音,刘永刚疲惫的脸上都会露出笑容。他说,这让自己又充满了力量。
刘永刚不知道这次“培训”还有多久,虽然安徽的洪水已逐渐退去,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清淤、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
回到重庆,他仍还有最重要的事情要做,保护这座城市的人,是他的工作,也是一次不会结束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