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6 期
内容监制:张译文 页面监制:邬德春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邓旻璐
第 646 期
山穷水尽!肯干总会有活路
42岁的付体碧回忆起过往,就一个“苦”字。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丢下她们三姐弟“跑”了。长大后,付体碧嫁到重庆丰都县十直镇秦榜沟村,一天好日子没过上。女儿得了脑膜炎,两口子到处借钱,才把孩子医好。欠下的几千元账,让两口子夜夜难眠。
人运气背时,祸事一桩连一桩。为了还账,丈夫蒋仕文2004年去成都打工,不料上班没几天,他的右手就被机器轧得稀巴烂,“当时接到电话我脚杆都软了!”
丈夫成了二级残疾,赔偿款两万元钱。两口子用这笔钱来修补漏雨的屋顶,哪料到,工人从屋顶摔下来腿脚骨折。两万元赔偿款,转手就成工人的医药费。更五雷轰顶的是,孩子的爷爷又接着出了车祸,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
“祸事一件接一件,我倒在屋头几天几夜,水米不进,那眼泪水就一直流。但这一家老小,都指望到我的,日子还要过啊!”伤心事提不得,讲到这里,付体碧几度哽咽,捞起上衣的下摆狠狠擦眼泪。
她横下一条心:只要肯干,总有活路!“我把别个不种的田地都要来种起,还凑钱买了两个猪儿来喂。”她的丈夫虽然只剩下左手,也起早摸黑跟她一起拼命干。
拼命种庄稼,只能喂饱肚子,却填不满钱包。2014年,付体碧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墙上挂了贫困户的牌子。当地扶贫干部回忆,想当初环顾付体碧家,破屋子漏雨又透风,简直是家徒四壁。为此,村镇干部为她家修整了厕所和厨房,架起了水管,为孩子办了助学贷款,为一家人办了医保。
“村镇干部经常给我们送一些生活用品。”一来二去,老实巴交的付体碧和村镇干部熟了,就表露出“想赚钱”的想法,村镇干部鼓励她养牛。
丰都县是远近闻名的肉牛之乡,彼时,该县正在动员全县兴建养殖小区。村镇干部看到付体碧两口子做事“肯下力气肯吃苦”,就决心支持付体碧养牛,为此专门腾退集体土地0.6亩,让付体碧建设养殖小区。
“那就养牛,我们不怕辛苦!”付体碧认准了。
养牛行家!离不开“无字天书”
付体碧清楚记得那个早晨,天蒙蒙亮她就从家里出发,赶到镇上的银行时,大门都还没开。
“我那天申请到了5万元的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我们还申请了微型企业,领取到了2万多元的补助资金。”一共7万元,付体碧从小到大就没见过这么多钱,她心潮澎湃。
养牛的地方有了,资金也解决了,养殖技术却把她难住了。
付体碧和丈夫参加了镇上的肉牛养殖大户外出学习活动,别人拿个本子记笔记,她和丈夫瞪着四只眼睛“傻看”。“不识字,只有拼命用脑壳记,后来实在怕记不住,就在本子上画符号。”她说,符号代表啥,别人根本不晓得,只有她自己知道。
学成归来后,她在自家房屋旁修建了近2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担心搞砸,她保守地花3万多元购买了6头公牛来试养。
最初养牛,被累虚脱是常事。每个月,两口子都要去县里拉回四五吨草料,那时家门口的路没修通,草料只有卸在主公路上,再靠人挑到牛棚。一扁担挑百十斤,往返一趟五六百米。担心草料淋了雨会发霉,她和丈夫大气不敢歇一口,连着挑一两天。
看到两口子有困难,村镇干部们带着施工队,帮付体碧修牛圈、搭牛棚、修马路、修化粪池,还接通了生产用电。
有一回牛生了病,十几天不吃草料,付体碧心急如焚地到处请兽医。“我们两口子没得文化,字又认不到,兽医开的药不晓得啷个配、啷个喂,我只有硬起头皮画些我自己才晓得的记号,使劲拿脑壳记。”幸运的是,牛的病靠“无字天书”医治好了。
自从开始养牛,她就像着魔了一样,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怎么把牛喂好、喂壮实。“我发现喂盐巴、喂苏打,可以让牛的胃口更好,更快长肉,但牛胃口太好了,又会吃多了不消化,就可以给牛喂醋、喂菜油,帮助它消化。”
就这样一点点地琢磨,慢慢地,她居然成了“养牛行家”。
脱贫户代表!农妇走上报告台
2015年,付体碧卖了第一批肉牛,净赚了6000多元。2016年,她家脱贫销号了。
她和老公商量,留下一头公牛,改养母牛,让母牛下崽,崽又生崽。到2018年,她的养殖厂已有30多头牛,年收入约有10万元,这可是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更让她想不到的是,2019年,她被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团里,付体碧成为唯一的一名脱贫户代表。“我不识字,不能记稿子,只能画一些符号。”她很惭愧,为了不影响报告团的巡讲,她拿着全是图画的“无字天书”白天黑夜拼命记。
第一次站在台上,这个不识字的女人用紧张又激动的声音,骄傲地数起自己的“家当”。
“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家里有肉牛30多头,生猪20多头,山羊10多只,鸡鸭100多只,还有满山的玉米、水稻等近4万斤。”
这么多牲畜和庄稼,两口子是怎么照料好的呢?听众心里有这样的疑问。她的解释,震惊众人。
两口干活有多卖力,你根本想不到!重庆的夏天酷暑难耐,玉米挂在枝头等人收割。傍晚7点太阳完全下山,两口子摸黑上山收玉米,一直收到第二天天亮;回家吃完早饭,两口子开始打草料、拌饲料,喂猪喂牛羊喂鸡鸭;中午趁最热时,睡上两三个小时;下午起床又割牛草……
“要是每个贫困户都像你们这样,早就脱贫了!”帮扶付体碧一家的干部这样说。
眼下,付体碧把牛崽卖给乡邻后,开始走家串户传授养牛的经验。她想不到,有朝一日能带领乡亲们一起劳动致富。
“中国肉牛之乡”的标语在重庆丰都县随处可见,付体碧不认识那串字,她只会在纸上画一些只有自己才懂的“无字天书”,她内心只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拼命干,就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