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7 期
第 647 期
两代“战士”的“对话 ” 我们没有给彼此丢脸
初冬的重庆夜晚,还不算冷。在江北郭家沱街道的一栋老式楼梯房里,73岁的杨世秀早早便睡下了。夜里她做了个梦:战火硝烟中,儿子向她走来,身形矫健,面部轮廓逐渐清晰——这是一张青春洋溢的脸,坚毅果敢,上面混杂着汗水、泥土,还有热血。
儿子向她敬了个军礼,露出憨憨的笑容:“爸!妈!敌人被我们打退了,儿子没有给你们丢脸。”
杨世秀不住地点头,欣喜地伸手向儿子抓去,却抓了个空……一睁眼,眼前是一片黑暗,只觉脸颊处凉凉的,原来泪水已打湿了枕巾。
“啪嗒!”随着一声轻响,房间里亮了。78岁的丈夫叶永祥开了灯,低声问道:“老伴!又想儿子了?!”
“他说,他又打了胜仗,没有给我们的丢脸。”杨世秀拭了拭眼角的泪水,对丈夫说。
“是呀,我们的儿子是好样的,下次他再托梦给你,你就告诉他,我们也没有给他丢脸,我们在另一个战场上,也出色完成了任务。”叶永祥轻轻拍了拍老伴的后背。
叶永祥也曾是一名军人。他出生于四川剑阁,1959年入伍,在辽宁锦州当了7年兵。1966年,叶永祥转业到重庆,成为国营望江机械制造厂(以下简称望江厂)的一名钳工。在重庆,他认识了杨世秀。杨世秀是重庆北碚人,当时是巴县林业局的一名职工,在林场种树、护林。1967年,两人结婚。1968年,他们的儿子叶玉林出生了。
由于杨世秀所在的林场离家较远,她每周才能回趟家。叶玉林小时候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和父亲一起度过的。闲暇时,叶永祥就给儿子讲当年自己当兵的故事,还给儿子买了很多小人书,《精忠岳传》《大破天门阵》《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那时候,一颗“种子”便悄悄地在叶玉林心中萌芽。
叶玉林从小到大都是在望江厂的子弟校读书,1984年9月,他高中毕业。按照杨世秀原本的想法,儿子能子承父业,进工厂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成家立业,安安稳稳地过一生就可以了。
1984年11月初的一天,叶玉林回到家,将一张纸递给父亲。叶永祥接过一看,竟是一张入伍通知书。儿子报名参军这事他之前竟然一点也不知晓,但他尊重儿子的选择:“当兵很苦,既然你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时刻做好吃苦的准备。”
“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不会给你们丢脸的。”叶玉林说。
叶玉林当兵的地点是在陕西华阴。1985年春节,叶永祥带妻子回老家四川剑阁过年,顺便去部队探望儿子。几个月不见,他们的儿子更壮实了,也更成熟沉稳了。
连队指导员对他们说,叶玉林在部队表现不错,很能吃苦,所在连队也是尖子连。看到儿子在部队的成长,叶永祥夫妇很欣慰,鼓励他:“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
“放心!爸,妈,我一定不会给你们丢脸的。”叶玉林与父母挥手告别。可是,双方谁也不曾想到,此次一别,竟成永诀。
儿子的战场 枪林弹雨 负伤背战友回阵地不幸牺牲
1986年,对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有两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上映、第13届世界杯足球赛上演。如果叶玉林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那么那一年,他会像千千万万个同龄人那样,围坐在电视机前,和父母,和朋友一起欣赏观看。因为这两个,都是他最喜欢的。
《西游记》播出时,叶永祥就曾指着屏幕上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对妻子说:“快看!孙猴子活了!要是儿子能看到,一定喜欢!小时候他就最喜欢看孙悟空的小人书。”
同样,叶玉林上学时,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就是踢足球。马拉多纳、普拉蒂尼、济科……那个年代的很多球星他都如数家珍。在世界杯这样的足球盛宴上,如果他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又怎能错过?
但是,叶玉林做不到!那一年,有一批年轻人,他们无暇去看《西游记》,也没有机会从电视上观看世界杯。他们正守卫在祖国的边疆,与敌人浴血奋战。每天面对的是潮湿的猫耳洞,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还有昨天还一起谈笑风生,今天就在自己面前倒下的战友。叶玉林就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一位。
1986年1月,叶玉林随部队开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6年7月1日,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荣立二等功。叶玉林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并没有过多的记录,只是在他的立功受奖证书上,有只言片语的描述:7月1日12时,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抢救战友时,中途中弹。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在自己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把战友背回阵地,最后壮烈牺牲。
虽然34年过去了,但是仍可以从叶玉林战友的回忆录中感受到当年战火纷飞的激烈。在一本《417 番号镌刻在那拉》的回忆录中,叶玉林当年所在的步兵417团的战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全连坚守的3个阵地,三面受敌。三分之二的哨位距敌只有10几米,每天都要遭到敌几十发或上百发炮弹的轰击和频繁的偷袭。接防后第二晚,一股敌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我前沿两个阵地扑来。连指挥所命令各哨位沉着应战,把敌放近再打。当敌人进到我哨位前约10米处时,各哨位密切协同,突然开火,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不一会儿,敌人又纠集兵力,向我八号哨位发起进攻……
这就是叶玉林当年经历过的战场,这就是这群最可爱的人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情形。
老夫妻的“战场” 没有硝烟 古稀老人69天坚守“抗疫”一线
夫妻俩接到儿子牺牲的消息是20多天后,部队领导和当地政府来探望。强忍丧子的巨大悲痛,叶永祥说:“当兵就是要随时准备上战场,打仗就会死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儿子是好样的,为国而战,死得有价值。”
杨世秀说:“儿子生前常对我们说,不会给我们丢脸。我们也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脸上有光。”
1997年,杨世秀退休了。2000年,叶永祥也退休了。老两口本该安享晚年,但是,他们一想到儿子,就觉得应该再为社会做点什么。
从社区开始组织志愿者,老两口就加入其中。10多年来无怨无悔为社区居民服务。他们所在的望江厂家属区是一片老居民区,之前所住楼栋没有清洁公司,都是左邻右舍自发清扫。看到楼上楼下的邻居平时工作繁忙,夫妻俩就主动承担起清扫的工作。数年如一日坚持清扫楼道,给大家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各个社区都加强了防控。老两口所在的江北区郭家沱街道锣旗寺社区有居民2275户、7245人,急需志愿者投入到这场“抗疫阻击战”中,以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
“疫情就是敌人,老伴,我也准备上战场了。”“我跟你一起去!”1月24日,夫妻俩携手来到社区办公室。
“老兵叶永祥和妻子杨世秀前来报到!请分配任务吧!”听到这一声坚定而诚恳的请战宣言,锣旗寺社区党委书记邓正文犯了难:老两口都70多岁了,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对得起逝去的烈士。
邓正文婉言谢绝了他俩的请求,但是,老两口态度坚决:“年轻人能干我们就能干!儿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现在也到了需要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我们可不能给儿子丢脸!”
拗不过!社区研究后,最终同意了。于是,78岁的叶永祥和73岁的杨世秀成了“抗疫”期间,锣旗寺社区年龄最大的两位志愿者。
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不同于儿子当年面对的战火硝烟、敌军压境,这里的战场无声无息,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却同样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老两口担负的是郭家沱正街57号楼的巡查守楼任务。每天早上6点到下午6点,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小王,出门记着戴上口罩,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家人。”
“老李,现在是特殊时期,去女儿家也不行,忍耐忍耐,等疫情过去了再来吧。”
……
瑟瑟寒风中,常有街坊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于心不忍,劝老两口早点回家休息,他们找人来换班。每当这时,叶永祥就会说:“这是我的阵地!不该我撤退的时候,我就要坚守到最后一秒。”
从1月24日到4月初,69天的时间里,老两口没有一天缺席,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平均每天劝导30余人戴口罩出行,记录楼栋返回人员基本信息20余条,测量体温80余次……
在他们的带动下,郭家沱街道的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300余人都积极站出来,相继加入到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为整个街道3个开放式小区、50余个路口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疫情防控点位撤离的那天,老两口心情舒畅:“看到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我们守住了阵地,打赢了这场仗。”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2020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云发布活动中,揭晓了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叶永祥和杨世秀家庭获此殊荣。
“这个‘最美家庭’里肯定也包含我们的儿子叶玉林,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没有儿子精神的感召,我们坚持不到最后。”杨世秀说。
11月19日,阳光明媚,老两口漫步在小区,看着孩子们愉快地玩耍,大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打着麻将。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沉寂”的战场,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和喧闹。
触景生情,老两口想起了当年儿子上前线那年,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看《西游记》、看世界杯的场景。
“生活真美好!但美好的生活需要有人守护,人生有很多‘战场’,我很荣幸,我们和儿子在跨越时空的两个战场上,都成为了战士,互相鼓励,并肩战斗,我们都没有给彼此丢脸。”叶永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