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杰出英才风采”丨杨新民:让数据“说话”,让数学造福人类生活
“用数学语言,让沉默的数据‘说话’,搭建起重庆基础学科第一个国家级平台,以最优化的理论与最优化的态度,为国运筹决胜未来。”他就是在刚刚结束的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杨新民。

“重庆市杰出英才风采”丨杨新民:让数据“说话”,让数学造福人类生活

来源:上游新闻2020-11-28

“用数学语言,让沉默的数据‘说话’,搭建起重庆基础学科第一个国家级平台,以最优化的理论与最优化的态度,为国运筹决胜未来。”他就是在刚刚结束的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杨新民。

自1979年从四川泸州考进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到如今担任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教授,他扎根重庆从事数学研究已经40年有余了。这位一生与数学为伴的学者,把数学当作他手中挥舞的一根魔术棒,既搏击着自己的命运,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扎根重庆四十余载 

搭建学科交流平台

1979年,18岁的杨新民考入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1983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担任助理讲师。1985年,杨新民考上重庆大学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运筹学。自此,杨新民一头扎进了运筹学的研究中。

“运筹学是将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去求最优解的学科。”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做好运筹学研究,使这一学科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基础科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杨新民刚进行运筹学研究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他还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房间小得只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夏天酷热,没有空调,他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苦算,陪伴他的只有电风扇的转动声和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刷刷”声,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孤独的。

在他看来,做学问和体育比赛一样,也要有一股“狠劲”和“韧劲”,既要对自己“狠”,也要对钻研的项目“韧”。正是凭着这股耐得住寂寞的“韧劲”,杨新民在运筹学领域的多个方向上做出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也让杨新民获得了市属高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

三十余载潜心治学,杨新民获得的奖项,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但他更关心的,却是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如何与各种新学科、新技术进行交流融合,以碰撞出新成果。

2019年,杨新民根据自己及团队近来在应用数学研究成绩,牵头创建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仅一年后,该中心就获批全国首批13个国 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这也是重庆在基础学科上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新冠当前挺身而出

数学助力疫情研判

“除夕那天,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驰援武汉,本是团圆的日子,他们离开家人,奔赴武汉抗疫,这其中还有不少朋友也前往抗疫一线。”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杨新民发自内心觉得,自己除了响应号召自我隔离不添乱外,还得做点什么,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杨新民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迅速组建了多学科综合研判团队,从2月初开始,他们分工协同合作,研究反映传染病暴发的潜力和严重程度的基本传染数R₀的变化趋势,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Logistic模型、SIR传染病模型和Bernstein函数模型,对疫情发展趋势和累计确诊病例变化情况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及时报市卫生健康委。

同时,杨新民及其团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两次以科技工作者建议的形式,向市政府提交了《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为相关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在报告中,他们不仅对疫情发展趋势做了预测,还对重庆疫情防控提出了继续加强有效管控、适当开展分类管控、通过媒体等传播正能量、关注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等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杨新民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老师的职责。他通过“朋友圈”力量,组织邀请了多位数学界知名院士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网上数学科普报告会,为几十万名宅在家里的科研人员以及大中小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场场数学科普盛宴。

呼唤学生投入数学研究

让数学造福人们的生活

参加2020重庆英才大会,并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经历,让杨新民感触颇深: “重庆重视人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这将集合我们现有人才的力量,从各个领域选出人才专家,这对重庆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杨新民说。

多年来,杨新民和团队的研究得到了重庆各界的大力支持,他也希望能用实实在在的贡献来回报社会,为重庆发展助力。

如今,重庆科技创新的大幕已然拉开,很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与数学有交集,数学应用前景广阔。“数学很有魅力,方方面面都需要它。如果没有其他特别喜欢的专业,我建议大学本科首选数学。” 杨新民表示。

在获得“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后,杨新民深感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表示,未来将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团队,围绕信息科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生物信息等领域,发挥好数学的功效,打破技术发展瓶颈,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数学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让数学更好地造福人们的生活。

上游新闻 戴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市杰出英才风采”丨杨新民:让数据“说话”,让数学造福人类生活

2020-11-28 09:00:00 来源: 0 条评论

“用数学语言,让沉默的数据‘说话’,搭建起重庆基础学科第一个国家级平台,以最优化的理论与最优化的态度,为国运筹决胜未来。”他就是在刚刚结束的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杨新民。

自1979年从四川泸州考进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到如今担任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教授,他扎根重庆从事数学研究已经40年有余了。这位一生与数学为伴的学者,把数学当作他手中挥舞的一根魔术棒,既搏击着自己的命运,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扎根重庆四十余载 

搭建学科交流平台

1979年,18岁的杨新民考入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1983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担任助理讲师。1985年,杨新民考上重庆大学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运筹学。自此,杨新民一头扎进了运筹学的研究中。

“运筹学是将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去求最优解的学科。”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做好运筹学研究,使这一学科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基础科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杨新民刚进行运筹学研究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他还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房间小得只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夏天酷热,没有空调,他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苦算,陪伴他的只有电风扇的转动声和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刷刷”声,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孤独的。

在他看来,做学问和体育比赛一样,也要有一股“狠劲”和“韧劲”,既要对自己“狠”,也要对钻研的项目“韧”。正是凭着这股耐得住寂寞的“韧劲”,杨新民在运筹学领域的多个方向上做出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也让杨新民获得了市属高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

三十余载潜心治学,杨新民获得的奖项,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但他更关心的,却是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如何与各种新学科、新技术进行交流融合,以碰撞出新成果。

2019年,杨新民根据自己及团队近来在应用数学研究成绩,牵头创建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仅一年后,该中心就获批全国首批13个国 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这也是重庆在基础学科上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新冠当前挺身而出

数学助力疫情研判

“除夕那天,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驰援武汉,本是团圆的日子,他们离开家人,奔赴武汉抗疫,这其中还有不少朋友也前往抗疫一线。”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杨新民发自内心觉得,自己除了响应号召自我隔离不添乱外,还得做点什么,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杨新民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迅速组建了多学科综合研判团队,从2月初开始,他们分工协同合作,研究反映传染病暴发的潜力和严重程度的基本传染数R₀的变化趋势,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Logistic模型、SIR传染病模型和Bernstein函数模型,对疫情发展趋势和累计确诊病例变化情况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及时报市卫生健康委。

同时,杨新民及其团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两次以科技工作者建议的形式,向市政府提交了《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为相关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在报告中,他们不仅对疫情发展趋势做了预测,还对重庆疫情防控提出了继续加强有效管控、适当开展分类管控、通过媒体等传播正能量、关注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等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杨新民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老师的职责。他通过“朋友圈”力量,组织邀请了多位数学界知名院士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网上数学科普报告会,为几十万名宅在家里的科研人员以及大中小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场场数学科普盛宴。

呼唤学生投入数学研究

让数学造福人们的生活

参加2020重庆英才大会,并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经历,让杨新民感触颇深: “重庆重视人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这将集合我们现有人才的力量,从各个领域选出人才专家,这对重庆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杨新民说。

多年来,杨新民和团队的研究得到了重庆各界的大力支持,他也希望能用实实在在的贡献来回报社会,为重庆发展助力。

如今,重庆科技创新的大幕已然拉开,很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与数学有交集,数学应用前景广阔。“数学很有魅力,方方面面都需要它。如果没有其他特别喜欢的专业,我建议大学本科首选数学。” 杨新民表示。

在获得“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后,杨新民深感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表示,未来将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团队,围绕信息科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生物信息等领域,发挥好数学的功效,打破技术发展瓶颈,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数学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让数学更好地造福人们的生活。

上游新闻 戴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