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3 期
内容监制:易华 页面监制:邬德春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向含嫣
第 653 期
病床歌声
2020年12月31日,离2021年到来还有8个小时,病床上的何步位招呼儿媳王小林,从箱子底部拿出抗美援朝纪念章给自己戴上。
他从床上慢慢坐起来,翻身下床,穿上鞋,整理了一下衣襟,手握纪念章,开始唱歌。
这是何步位每遇重要节日的“保留节目”。不知从哪年起,像这样高唱军旅歌曲,成为他和老战友们的约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抗美援朝进行曲》,一首,又一首,他的吐字不再清晰,精神状态却依旧饱满。这一幕,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眼前病床上这位老人居然是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8年多的患者。
身体还好时,何步位几乎每个月都要和战友们相聚,一起放声高歌,回忆峥嵘岁月,学习最新国家政策,其乐融融。哪怕是8年前,他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丢失了生命中的绝大多数记忆,却一直没忘年轻时的这段燃情岁月。
2020年初,身体一向硬朗结实的何步位突发脑梗,差点要了性命。从那时起,医院便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与老战友的相聚,陡然少了很多。
老人要强,也很重承诺。纵使经常到医院诊治,他也会随身携带自己的档案、军装和各种纪念章。清醒时,他曾告诉家人,这些都是自己最重要的宝贝,谁都不准碰,“要一起跟着入土的”。
不知有多少次,何步位甚至会独自一人“离家出走”,带着“宝贝”赴老战友的约。哪怕一次次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也从没犹豫过。
2020年12月26日,何步位在家摔倒,被家人送到医院。这一摔,让他在2020年与老战友们为数不多的相聚数又少了一次。
特殊仪式
最近的一次相聚是在2020年11月15日,那是重庆抗美援朝老兵联谊会的战友们约定相聚的日子。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后,老兵们第一次相聚。这些老人决定聚在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那天,天刚刚擦亮,何步位就起来了。他翻出前几天刚领到的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佩戴在胸前,又整齐地穿上军装,在儿子何九海的陪伴下赶往相聚地点——江北区大石坝公园。
赶来赴约的老兵一共有30多位,他们平均年龄已经87岁。每个人胸前都有好几枚奖章,他们互诉着当年的功绩,脸上满是自豪的神情。
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聚会,多出一个仪式:办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手续。这是老兵们集体商议后的决定:再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礼物。
“年轻时,我们为保家卫国洒热血;百年后,我们的器官和遗体还能派上用场,为社会做贡献,值了!”老兵们说。
那一天,重庆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专职协调员米智慧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谢谢”。尽管办理捐献登记手续已经成百上千次,但在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刻,面对老兵们时,她仍难掩激动。
老兵们提出一个心愿,希望在捐赠以后,他们的名字们可以刻在同一块碑上,“希望到了另一边,兄弟姐妹们也能经常‘串门儿’相聚”。重庆市红十字会答应一定会帮他们实现这个愿望。
当天,有8位老兵现场填写志愿捐献表。有的老人视力不太好,有的写字手会抖,就请工作人员帮忙。
更多人将登记表带回家,争取家人的支持。因为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精神状态不稳定,何步位当场没有表示出意愿。出于尊重,儿子帮他把登记表带回了家。
炽焰战场
回家之后,何九海把登记表和父亲的“宝贝”放在一起。他其实非常了解父亲,和战友一起经历的事,一起约定的事,父亲都不会忘。就像何步位一次又一次在何九海面前讲述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70年前,刚成年的何步位在丰都入伍,随后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时任工程兵舟桥第十四团三营八连战士。
从丰都到重庆,从重庆到宜昌,再坐火车到辽宁省安东市(今丹东市),跨过鸭绿江,步行进入朝鲜。初入战场,何步位和战友们便领教了战争的残酷。黑压压的一片敌机飞来,城市和乡村被瞬间轰炸成废墟……子弹随时从耳边飞过,不停有战友倒下。
为避开敌机轰炸,他们只好夜间行路,一晚上步行近百里,白天就躲在草丛或树林里。
到达朝鲜后,何步位所在连队作战之余,还负责运输、营建、挖战壕等工作。在一次战斗中,担任重机枪手的他被敌人重点“照顾”,一颗炮弹落在身边,胳膊骨头都被炸了出来。
回到驻地,卫生员告诉何步位不能再扛重机枪,上级也要求他休息一周不准干重活。然而,缠着纱布的他很快就又投入到挖战壕中去了。
何步位的复员档案中记录了这段往事。他在档案中说:“战场上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事,只要还有一条命在,就要继续战斗,直到击退敌人!”
此后数场战斗中,何步位的左眼、肩膀、左手等先后受伤,他也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了一名英勇干练的战士,更荣立三等功一次。从朝鲜回国后,他在湖南军区担任训练营学员班长,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
如今,70年过去了,因为受病情影响,何步位忘记了很多,唯独抗美援朝期间的点点滴滴,他都牢记在心。
新年礼物
“对学员很关心,自己没有缺过课。”
“组织纪律性很好,能战斗。”
“作风朴素,群众观念强,敢担当。”
复员档案中,湖南军区上级对何步位的类似评语还有很多。即使是今天看来,这般为他人着想、认真朴素、重诺担当的精神依然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11月15日那次相聚后,老人沉默寡言了很多。原本近百人的老战友联谊会,近几年来人数不断减少。2020年的每次相见,都更像是永别。
一连多天,何步位都长时间待在沙发上,手里捧着纪念章,看着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念念有词。哪怕是因为摔伤到了医院,精神不好的时候,他也没忘箱子里的宝贝物件。
老人的行为和想法,儿媳王小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照顾他这么多年,哪里还用具体说什么。”眼看着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夫妻俩商量,要帮老人落实最后的心愿,也算是给老人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2020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协调员桂家帅的帮助下,王小林遵从老人的心愿,在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签了字。在“百年”后,何步位将捐出遗体供医学生研究,捐出眼角膜帮助需要的人重获光明。
离2021年到来还有8个小时,病房里,何步位把8岁的重外孙况晨旭叫到身边,从自己身上取下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将“宝贝”郑重地给重外孙戴上。
“这个章是留给晨旭的,你们记到。”何步位指着奖章对儿女说。
“我现在还小,但我也很想从我祖爷身上学到很多英勇上阵的勇敢性格,立下为国争光的志气!”8岁的晨旭朗声道。
在战场上都不曾流过一滴泪的何步位,此时却哭了。他抚摸着那块纪念章,眼神有些空洞,没人知道老人为什么哭,但总感觉他想拼命再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