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半|社区团购风暴下,菜市场守摊人
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比这座城市很多地方醒得更早。1月11日,凌晨4点45分,天还没亮,黄花园大桥上只有寥寥的车,室外气温接近零度,这里已灯火通明。

四分半|社区团购风暴下,菜市场守摊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周晓雪 实习生 梁浩楠/文、图、视频 栏目主持/黄宇

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比这座城市很多地方醒得更早。

1月11日,凌晨4点45分,天还没亮,黄花园大桥上只有寥寥的车,室外气温接近零度,这里已灯火通明。

5分钟里,有6辆小货车离开,7辆到达。因为没有车位,最后到的司机嘟囔着,把车往背街处开。3个人推着装满菜的推车一路小跑经过,呼出一团团白汽。

凌晨的菜场门口停满了前来进货的小货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位于闹市区的菜场,曾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存在。与附近写字楼、酒店的光鲜亮丽迥异,白日里它们看上去安安静静、朴实无华,凌晨5点走进去,内里却是包罗万象,鲜活热烈。

这个重庆中心城区最大的菜场,最辉煌时曾养活了数百个卖菜人的家庭,以及100多位“棒棒”,并为数不清的市民和餐馆提供新鲜食材。

近年来,互联网、社区团购给传统菜场带来了巨大冲击,生意逐渐衰败,即使这样,菜场的守摊人还是愿意继续守下去,他们认为,总还有人愿意来这里买菜,喜欢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

01

菜品从贫乏到丰富

走进菜场,人的感官变得格外灵敏起来。

新鲜红润的牛羊肉、白生生的萝卜、绿油油的小青菜,五颜六色映入眼帘;一进门就能闻到的鱼腥味,远处飘来的香辛料味,混杂着蔬菜的清香和卤肉的浓烈,争先恐后往鼻子里扑;“棒棒”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铿锵有力的剁肉声,一个个声音往耳朵里钻……

一家摊位上,曾路明正摆弄着番茄。卖菜这份活路,曾路明早已得心应手,但她还记得自己刚卖菜的样子。那年,她15岁,跟着妈妈和姐姐从四川广安老家出门,来到重庆渝中学田湾附近摆菜摊。

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那时没有集中的菜场,大家都在路两边摆,一长溜摊位,卖的菜品类不多。摊位靠抢,来晚了就只有别人看不上的偏远位置,一天的生意就没着落了。还要带上伞和雨棚,一下雨就赶紧扯上。

曾路明跟着妈妈算账、收钱,也学会了如何挑选、摆放蔬菜。她最爱番茄,一个个红艳艳,饱满圆润,看着打心眼里喜欢。

没读过书的曾路明不会知晓,文人汪曾祺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描写买菜心情——“看着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许多人仍然愿意来菜市场挑挑选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周晓雪 摄

但这段话,让《老重庆记忆》的作者陈永康颇为触动。陈永康在解放碑江家巷生活了30多年,对当时的大阳沟菜场记忆深刻。大阳沟菜场是当时重庆城里最大的菜场,因为当时物资贫乏,菜场实行凭票供应。

那年月,大阳沟卖菜的人很“吃皮”(注:吃香)。如果第二天有好菜卖,她们会提前告诉邻居熟人,大家就相互邀约,天不亮就一起去“排轮子”(注:排队)。

02

卖菜人迎来好光景

好在,很快新菜场就修建起来了。顾客们不用“排轮子”去买菜,“曾路明”们也不用风吹日晒摆摊。菜场迎来了好光景。

陈永康记得,改革开放后,大阳沟菜场取消号票,市场放开,允许个体工商户、私人贩子、农民进城经营。

大阳沟附近的依仁巷一带,几乎家家都从事划黄鳝、发毛肚等跟火锅有关的生意,生意十分红火。几年后,这里成了重庆市万元户最集中的地方。

后来,随着解放碑一带开发,大阳沟菜场从地上搬到地下,后来又与学田湾菜场合并,多数摊贩迁到学田湾菜场,这也是现如今学田湾大阳沟菜场的由来。

万元户毕竟是少数人的传奇。对“曾路明”们来说,新的菜场整洁漂亮,平台上清一色贴了瓷砖,还有清洁工打扫,已经是很好的境遇了。

经人介绍,曾路明在菜场认识了白兵。白兵也来自广安,跟着表哥卖水产。两人结婚后自立门户,单独摆摊。这一摆,就是20年。

卖鸡蛋的阿姨展示她当天开张的第一笔生意。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曾路明的人生轨迹,在多数菜贩身上复刻着。若是子女有出息,那自然是锦上添花了。

卖鱼人张正新的儿子已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瞧,这是他在全公司的年会上领奖呢!”原本在给人装鱼的他,不顾手上滴着水,从兜里掏出手机,在屏幕上划拉了半天,十分自得。

“老张,别摆‘龙门阵’了,快给我配货!来点黄鳝。”为餐馆拿货的大姐手上拿着几张单子,写着只有彼此能看懂的“暗语”。

03

菜场里来了年轻人

张正新从1986年开始卖水产,他休过最长的假期,是去年疫情期间。在家闲了几个月,他手脚都发痒了,待重新开张后,却发现菜场里多了一些年轻人。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统一服装,来去如风。

互联网巨头进入传统菜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85后沈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个子不高,但跑得很快,每天要在菜市场穿梭几万步。

沈飞也卖菜,他的“菜摊”在网上。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后,沈飞就立马在菜场内为他们挑选蔬菜生鲜,打包好后,交到外卖骑手,送到消费者手中。

沈飞刚开始“卖菜”时,卖了一辈子鸡蛋的父亲很生气。“卖菜的苦,我吃就够了,你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怎么会想着去卖菜?”沈飞解释了半天,什么“互联网+”“新零售”“外卖”,父亲一个词都听不懂,但见儿子如此坚定,也拗不过他。

一开始,沈飞准备自己单干,他和朋友创业开公司,还开发了小程序。但很快发现,电商巨头纷纷杀入菜场,它们有钱、有流量,小玩家根本不是对手。

“打不过,那就加入吧。”于是,沈飞进驻了一家互联网平台,专心做末端服务这一块。

早在2018年,阿里、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便通过投资入局了社区团购。2020年疫情,让巨头们看到了社区团购的更大潜在价值,纷纷跑步入场,前期主打低价实惠,快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据某咨询平台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达到890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2021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36%。

与早年的超市到店和生鲜到家模式不同,互联网社区团购,定位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做的就是几捆白菜生意,这进一步挤压了传统菜场的生存空间。这个重庆最大的菜场也不例外。

曾路明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卖几百斤番茄,现在一百斤都卖不动。三四年前,张正新卖黄鳝一年能赚十来万块,如今只能挣四万块左右。

等生意的“棒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实习生 梁浩楠 摄

菜场里的“棒棒”数量也锐减了。鼎盛时期,这个菜场养活了上百名“棒棒”。54岁的刘安明就是其中一个,他凭借双肩和一副扁担,帮人从楼上往楼下送货,挑一次5元钱。每天半夜来,清晨六七点走,硬是攒出了一套房子。如今在高峰期,只剩下十来名“棒棒”在菜场里穿梭着,寻找生意。

04

还有人愿意来买菜

不过,总还有人愿意来买菜。

一位系着围兜的餐馆老板来到摊位前,还没张口说话,汪秀芬就知道他的“菜单”,称了两大兜白萝卜和莲白递给他。不需要标准化的商业交易那样精细,这种熟悉往往涉及"情意",而不只是商品促销。

餐馆的采购员拿着买菜单,奔波在一个个菜摊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我的餐馆就在旁边,来这里买了十多年。我也在网上买过,质量不能保证,还是要到菜场来买,看得到好坏。”餐馆老板掏出现金递给汪秀芬,他不喜欢线上购物,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

日子久了,每个人在菜场里都会有自己的购买路线,买什么不买什么,直奔哪个摊位绕过哪个摊位,一年又一年……

汪秀芬叹了口气:“生意虽然没以前好做了,但只要还有人来买,我就还是会在这卖下去。”

8点过,大宗采购的人群散去,曾路明抽空吸溜了一碗小面。“阿姨,我要三个番茄。”前来买菜的年轻女孩带着外地口音,让曾路明想起女儿,不由搭起话来:“你要做啥子菜?”

“番茄炖牛腩,我妈老做这个菜。”女孩认真地挑选着。

“那你可以下楼去角落那家买,他家牛腩好,做的时候你要放点冰糖,容易炖烂……”称完重,曾路明又拿起个头小点的番茄,塞进女孩的袋子,“小了点,也是新鲜的。”“阿姨,这怎么好意思……”

言语间,人渐渐多起来,穿着睡衣拖鞋的家庭主妇、西装革履的老先生、手挽着手的中年夫妻,人们陆续涌入菜场,有的货比三家犹豫不决,有的不慌不忙挑选砍价,有的匆匆忙忙买了就走……

天光亮起,新的一天来临。只要有人逛菜场,就会有道不完的热闹、市井、活色生香、烟火气和人情味。

(应受访者要求,张正新、汪秀芬、刘安明、沈飞为化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四分半|社区团购风暴下,菜市场守摊人

2021-01-18 06: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周晓雪 实习生 梁浩楠/文、图、视频 栏目主持/黄宇

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比这座城市很多地方醒得更早。

1月11日,凌晨4点45分,天还没亮,黄花园大桥上只有寥寥的车,室外气温接近零度,这里已灯火通明。

5分钟里,有6辆小货车离开,7辆到达。因为没有车位,最后到的司机嘟囔着,把车往背街处开。3个人推着装满菜的推车一路小跑经过,呼出一团团白汽。

凌晨的菜场门口停满了前来进货的小货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位于闹市区的菜场,曾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存在。与附近写字楼、酒店的光鲜亮丽迥异,白日里它们看上去安安静静、朴实无华,凌晨5点走进去,内里却是包罗万象,鲜活热烈。

这个重庆中心城区最大的菜场,最辉煌时曾养活了数百个卖菜人的家庭,以及100多位“棒棒”,并为数不清的市民和餐馆提供新鲜食材。

近年来,互联网、社区团购给传统菜场带来了巨大冲击,生意逐渐衰败,即使这样,菜场的守摊人还是愿意继续守下去,他们认为,总还有人愿意来这里买菜,喜欢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

01

菜品从贫乏到丰富

走进菜场,人的感官变得格外灵敏起来。

新鲜红润的牛羊肉、白生生的萝卜、绿油油的小青菜,五颜六色映入眼帘;一进门就能闻到的鱼腥味,远处飘来的香辛料味,混杂着蔬菜的清香和卤肉的浓烈,争先恐后往鼻子里扑;“棒棒”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铿锵有力的剁肉声,一个个声音往耳朵里钻……

一家摊位上,曾路明正摆弄着番茄。卖菜这份活路,曾路明早已得心应手,但她还记得自己刚卖菜的样子。那年,她15岁,跟着妈妈和姐姐从四川广安老家出门,来到重庆渝中学田湾附近摆菜摊。

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那时没有集中的菜场,大家都在路两边摆,一长溜摊位,卖的菜品类不多。摊位靠抢,来晚了就只有别人看不上的偏远位置,一天的生意就没着落了。还要带上伞和雨棚,一下雨就赶紧扯上。

曾路明跟着妈妈算账、收钱,也学会了如何挑选、摆放蔬菜。她最爱番茄,一个个红艳艳,饱满圆润,看着打心眼里喜欢。

没读过书的曾路明不会知晓,文人汪曾祺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描写买菜心情——“看着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许多人仍然愿意来菜市场挑挑选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周晓雪 摄

但这段话,让《老重庆记忆》的作者陈永康颇为触动。陈永康在解放碑江家巷生活了30多年,对当时的大阳沟菜场记忆深刻。大阳沟菜场是当时重庆城里最大的菜场,因为当时物资贫乏,菜场实行凭票供应。

那年月,大阳沟卖菜的人很“吃皮”(注:吃香)。如果第二天有好菜卖,她们会提前告诉邻居熟人,大家就相互邀约,天不亮就一起去“排轮子”(注:排队)。

02

卖菜人迎来好光景

好在,很快新菜场就修建起来了。顾客们不用“排轮子”去买菜,“曾路明”们也不用风吹日晒摆摊。菜场迎来了好光景。

陈永康记得,改革开放后,大阳沟菜场取消号票,市场放开,允许个体工商户、私人贩子、农民进城经营。

大阳沟附近的依仁巷一带,几乎家家都从事划黄鳝、发毛肚等跟火锅有关的生意,生意十分红火。几年后,这里成了重庆市万元户最集中的地方。

后来,随着解放碑一带开发,大阳沟菜场从地上搬到地下,后来又与学田湾菜场合并,多数摊贩迁到学田湾菜场,这也是现如今学田湾大阳沟菜场的由来。

万元户毕竟是少数人的传奇。对“曾路明”们来说,新的菜场整洁漂亮,平台上清一色贴了瓷砖,还有清洁工打扫,已经是很好的境遇了。

经人介绍,曾路明在菜场认识了白兵。白兵也来自广安,跟着表哥卖水产。两人结婚后自立门户,单独摆摊。这一摆,就是20年。

卖鸡蛋的阿姨展示她当天开张的第一笔生意。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曾路明的人生轨迹,在多数菜贩身上复刻着。若是子女有出息,那自然是锦上添花了。

卖鱼人张正新的儿子已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瞧,这是他在全公司的年会上领奖呢!”原本在给人装鱼的他,不顾手上滴着水,从兜里掏出手机,在屏幕上划拉了半天,十分自得。

“老张,别摆‘龙门阵’了,快给我配货!来点黄鳝。”为餐馆拿货的大姐手上拿着几张单子,写着只有彼此能看懂的“暗语”。

03

菜场里来了年轻人

张正新从1986年开始卖水产,他休过最长的假期,是去年疫情期间。在家闲了几个月,他手脚都发痒了,待重新开张后,却发现菜场里多了一些年轻人。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统一服装,来去如风。

互联网巨头进入传统菜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85后沈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个子不高,但跑得很快,每天要在菜市场穿梭几万步。

沈飞也卖菜,他的“菜摊”在网上。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后,沈飞就立马在菜场内为他们挑选蔬菜生鲜,打包好后,交到外卖骑手,送到消费者手中。

沈飞刚开始“卖菜”时,卖了一辈子鸡蛋的父亲很生气。“卖菜的苦,我吃就够了,你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怎么会想着去卖菜?”沈飞解释了半天,什么“互联网+”“新零售”“外卖”,父亲一个词都听不懂,但见儿子如此坚定,也拗不过他。

一开始,沈飞准备自己单干,他和朋友创业开公司,还开发了小程序。但很快发现,电商巨头纷纷杀入菜场,它们有钱、有流量,小玩家根本不是对手。

“打不过,那就加入吧。”于是,沈飞进驻了一家互联网平台,专心做末端服务这一块。

早在2018年,阿里、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便通过投资入局了社区团购。2020年疫情,让巨头们看到了社区团购的更大潜在价值,纷纷跑步入场,前期主打低价实惠,快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据某咨询平台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达到890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2021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36%。

与早年的超市到店和生鲜到家模式不同,互联网社区团购,定位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做的就是几捆白菜生意,这进一步挤压了传统菜场的生存空间。这个重庆最大的菜场也不例外。

曾路明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卖几百斤番茄,现在一百斤都卖不动。三四年前,张正新卖黄鳝一年能赚十来万块,如今只能挣四万块左右。

等生意的“棒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实习生 梁浩楠 摄

菜场里的“棒棒”数量也锐减了。鼎盛时期,这个菜场养活了上百名“棒棒”。54岁的刘安明就是其中一个,他凭借双肩和一副扁担,帮人从楼上往楼下送货,挑一次5元钱。每天半夜来,清晨六七点走,硬是攒出了一套房子。如今在高峰期,只剩下十来名“棒棒”在菜场里穿梭着,寻找生意。

04

还有人愿意来买菜

不过,总还有人愿意来买菜。

一位系着围兜的餐馆老板来到摊位前,还没张口说话,汪秀芬就知道他的“菜单”,称了两大兜白萝卜和莲白递给他。不需要标准化的商业交易那样精细,这种熟悉往往涉及"情意",而不只是商品促销。

餐馆的采购员拿着买菜单,奔波在一个个菜摊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佘振芳 摄

“我的餐馆就在旁边,来这里买了十多年。我也在网上买过,质量不能保证,还是要到菜场来买,看得到好坏。”餐馆老板掏出现金递给汪秀芬,他不喜欢线上购物,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

日子久了,每个人在菜场里都会有自己的购买路线,买什么不买什么,直奔哪个摊位绕过哪个摊位,一年又一年……

汪秀芬叹了口气:“生意虽然没以前好做了,但只要还有人来买,我就还是会在这卖下去。”

8点过,大宗采购的人群散去,曾路明抽空吸溜了一碗小面。“阿姨,我要三个番茄。”前来买菜的年轻女孩带着外地口音,让曾路明想起女儿,不由搭起话来:“你要做啥子菜?”

“番茄炖牛腩,我妈老做这个菜。”女孩认真地挑选着。

“那你可以下楼去角落那家买,他家牛腩好,做的时候你要放点冰糖,容易炖烂……”称完重,曾路明又拿起个头小点的番茄,塞进女孩的袋子,“小了点,也是新鲜的。”“阿姨,这怎么好意思……”

言语间,人渐渐多起来,穿着睡衣拖鞋的家庭主妇、西装革履的老先生、手挽着手的中年夫妻,人们陆续涌入菜场,有的货比三家犹豫不决,有的不慌不忙挑选砍价,有的匆匆忙忙买了就走……

天光亮起,新的一天来临。只要有人逛菜场,就会有道不完的热闹、市井、活色生香、烟火气和人情味。

(应受访者要求,张正新、汪秀芬、刘安明、沈飞为化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