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7 期
内容监制:佘振芳 页面监制:宋煦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曾家琪
第 667 期
“倔强”的母亲: 让失聪女儿学会说话
傍晚时分,江北区某轨道交通站附近,小吃摊主们借着路灯的灯光把备好的食材摆放出来。有来得早的,摊位边上已经坐上三三两两的食客。
一个串串摊前,戴着鸭舌帽的年轻女孩微笑着给客人拌菜。她轻轻地拍一下摊前的客人,指了指杆子上的牌子,上面写着“微辣/中辣/麻辣”。客人指了指“微辣”,女孩微笑示意懂了,继续拌着手里的菜。
小吃摊前,贴着一张宣传画,上面写着:“我是无声女孩,感恩大家照顾”。女孩叫龚锦艳,是一位聋人。
8岁那年,龚锦艳因一场病导致双耳失聪。
一开始,龚锦艳发现自己只看到妈妈在张嘴,却听不到声音。她一手拽着妈妈的衣服,另一只手扯着自己的耳朵,大声吼着,“我耳朵听不到!”妈妈张凤一把抱过女儿,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眼眶早已湿润。
失聪后,龚锦艳的语言能力退化,渐渐不会说话了。张凤不甘心,决定用唇语的方法教女儿发声。比如“吃饭”,张凤就用口型示意,一遍又一遍,直到女儿懂了她的意思,并说得出这两个字,再进行下一项“教学”。从最基础的“你”“我”“她”开始,慢慢的,龚锦艳又学会了喊“妈妈”。
这些年,只要一有时间,张凤就会和女儿沟通。先是指着书本配合嘴型,最后就是手势加嘴型。尽管这个过程漫长又艰辛,但龚锦艳能简单“交流”了。
“她发音不是很标准,只有我能听得懂,如果是外人的话,就比较难。”张凤说,女儿不怎么在外人面前开口说话,也许是害羞,也许是不自信。
多年来,张凤几乎养成“喊着”说话的习惯,即便和记者面对面聊天。“习惯了,为了陪她练习发声,不自觉就放大了声音。久而久之就改不了了。”
张凤也摆了一个串串摊,就在离龚锦艳摊位百余米的地方,每隔一会儿,她就过来看下女儿,帮她添些菜。
“今天生意怎么样?”张凤扯着嗓门,一字一顿地张大嘴巴对女儿说道。
“还、可、以。”三个字从龚锦艳的嘴里蹦了出来。
“累不累?”张凤问。
龚锦艳盯着张凤的嘴型,顿了几秒,摆摆手,嘴角弯起来,微笑浮上面容。
张凤看了,跟着乐起来,嘿嘿笑道:“我幺儿硬是乖得很!”
龚锦艳听不到妈妈的笑声,但她看得懂妈妈的开心。
有梦的女儿:苦练化妆技术到凌晨三点
虽然摆着摊,但龚锦艳最大的梦想是当化妆师,这是她还在黔江区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时就立下的目标。
专业化妆师学习费用不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鼓励她,“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毕业后,龚锦艳先去学了美发,沟通困难成了她学手艺最大的障碍,始终难以精进,不得不一直做洗头小妹。
有时候忙起来,一天下来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在给客人洗头,双手泡得脱了皮。
妈妈看着心疼,但龚锦艳觉得这都没关系。“我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我要攒钱去学美妆。”龚锦艳用手机打字告诉记者。
“要学就学最好的,所以我要去北京!”2017年,龚锦艳终于攒够了学费,带着梦想,去了北京学习化妆。
也许是因为热爱,龚锦艳学起化妆得心应手。龚锦艳快速打出一段话:“我不用听老师讲话,就看她在模特脸上操作,所以相对比学其它要容易。为了学好化妆,我下了很多功夫,有时候下课了,把工具拿回宿舍练习,对自己说没练出来就不睡觉,所以经常练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起来上课依旧不会迟到。”
凭着这股拼劲,龚锦艳的化妆技术很快提高,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还拿到过学校比赛的奖项。她常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作品,小丑妆、新娘妆、生活妆……每次发出来,都能收获许多点赞评论。可惜,一年后,一件事让她暂别了这份热爱的职业。
那天,龚锦艳在黔江接了一个帮新娘化妆的活。按照当地习俗,新娘在出嫁当天凌晨5点过,家人要给新娘盘头发,所以妆要在这之前化好。
前一晚,龚锦艳就和闺蜜小伍带着工具箱来到新娘家中,正要开始给新娘化妆,却被拦了下来。
新娘的家人把小伍拉到了一旁,询问龚锦艳是否耳朵听不到,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对小伍说,龚锦艳不能给新娘化妆,因为“不吉利”。
一番争执后,小伍来到龚锦艳身边,表情凝重。龚锦艳疑惑地用手机打字询问发生什么事了。
小伍生着闷气,不知道如何作答。沉默半分钟后,长吐一口气,打字回复道,“他们不让你给新娘化妆。”
龚锦艳大致猜出了缘由,打下一行字,“没事,你来吧。”
收拾好化妆工具箱,龚锦艳默默地离开了新娘家。天还没亮,她一个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闺蜜发来微信安慰,龚锦艳回复道:“好好给新娘化妆,这是她一生最重要的时刻,让她美美的。”
自从这件事情后,龚锦艳常常半夜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第二天,张凤就会看到她肿着眼睛走出房门。
女儿的笑容不见了,最难受的还是张凤。她像小时候一样,搂过女儿的头,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渐渐地,龚锦艳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她决定和妈妈一起摆摊,努力挣钱,早点做手术安上人工耳蜗。下定决心后,微笑又挂在了她的脸上。
坚强的母女:一起摆摊 让笑声“回来”
安上人工耳蜗,就能听到妈妈的笑声了,龚锦艳不止一次地想像,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不管多大的挫折,陪在我身边鼓励我的都是妈妈,她教我重新学会说话,陪我走出困境。”龚锦艳在手机上打字告诉记者,“我能说话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听见妈妈的声音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这个心愿,每天早上5点过,龚锦艳就起床和张凤一起去买菜、备菜、穿串串。一直忙活到午饭后,母女俩才有短暂的休息。傍晚6点过,她又和妈妈推着车出摊,常常忙到深夜,才收摊回家。
“她很吃得苦,有时候下雨都要出摊。”这是周围摊贩对龚锦艳的评价。周围的摊贩都没想到,这个女孩这么有韧劲,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她在这儿默默摆了三年摊,成了一道无声的风景线。
跟着妈妈摆了一段时间摊,龚锦艳提出要单独摆摊。张凤担忧,“担心她吃不了这个苦,也担心她无法跟别人沟通。”
龚锦艳却很坚持,让妈妈用小喇叭录制了一段招揽顾客的声音,又在摊位上写明了自己的情况,很快就独自撑起一个摊位了。她的手艺越来越娴熟,生意也越来越好。
无声的世界里,也有许多感动。有次,已经凌晨1点了,龚锦艳还没收摊。一对情侣来到摊前,把剩下的菜全买走了。临走时,他们还用手机打字叮嘱她,“早点收摊回家,注意安全。”
那一刻,龚锦艳倍感温馨。
时间久了,客人多了,龚锦艳的“无声串串摊”也被人拍成视频传到网上,不少人知道她的情况后,一路打听,专程来吃她的串串,给她加油。还有不少聋人得知她的故事后,从各地赶来,照顾她的生意,并用手语支持、鼓励她。
因为被周围的人用善意保护着,龚锦艳也一直保持着乐观。朋友圈里的她,阳光、朝气,自拍照里总是露出灿烂的笑容,“忙着快乐,我就是一个爱笑的无声女孩。”微笑,成为了她人生最美丽的符号。
去年,龚锦艳打听到,安装人工耳蜗加手术费需要20万元左右。虽然存款远远不够,但这依然给她带了莫大的希望:“只要我努力就会实现。以后我想继续去做化妆师,再利用业余时间,为有需要的聋人当翻译、做公益。”
深夜11点过,龚锦艳难得收了一次早摊,她和妈妈并排,推着各自的车往家的方向走去,彼此依偎,又相互独立。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