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在陈望道故乡,小康的味道非常甜
错落有致的村落格局、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古色古香的老街长廊、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元素……走进位于浙江义乌城西街道的分水塘村,一幅美好的现代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也是翻译者陈望道的出生地、成长地,这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在陈望道故乡,小康的味道非常甜

来源:新华社2021-04-30

新华社杭州4月29日电题:在陈望道故乡,小康的味道非常甜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方问禹

错落有致的村落格局、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古色古香的老街长廊、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元素……走进位于浙江义乌城西街道的分水塘村,一幅美好的现代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也是翻译者陈望道的出生地、成长地,这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1920年,陈望道在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过于入神,误把墨汁当成了红糖来蘸粽子吃。等嘴角满是墨水的陈望道回过神来,他说:这就是真理的味道,比红糖还甜。从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便逐渐流传开来。  几年前,当地对陈望道故居进行了整体修缮,并还原了陈望道在柴屋译书的场景。2018年以来,依托红色资源,义乌在当地打造了一条13公里长的“望道信仰线”,成为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

“这些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分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仕杰说,过去村里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路,外出靠肩挑背扛和独轮车,村里的房子大部分破破烂烂。现在路修好了,村民外出方便了,破烂危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齐的仿古老街。  如今,每天都有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追寻陈望道的足迹。同时,还有很多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仿佛是对近一个世纪前那个在柴屋里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的回应。

据统计,自从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目前分水塘村已经接待参观团队385批次、散客16000余人次,有6500余人次在诵读厅内开展红色经典诵读。  在这里,不仅许多游客来品尝“真理的味道”,而且村民们也尝到了甜蜜的“小康的味道”。

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土菜馆、田园集市等,吸纳近百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不出村销售。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也越过越甜。2020年,分水塘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3万元。  村里不断汇聚的人气,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80后”大学生陈根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陈望道故居边租了店面,开了一间“望道粽子铺”,销售本地的粽子、红糖、麻糍等特色食品。他还在村里开了精品民宿,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当年陈望道从误蘸墨汁的粽子里,尝到的是真理的甜味。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前来分水塘村瞻仰陈望道的游客都会买一些“望道粽”和红糖,作为伴手礼。陈根生说,他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百年不变的甜味。  望道邮局、麻糖手工作坊、非遗木刻版画工作室……在这个小村落里,红色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各种漂亮时尚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它们既是游客驻足停留的地方,也是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望道邮局工作人员丁浪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这里就会人头攒动,游客们会进来逛逛,购买书籍、邮票和明信片等望道特色纪念品。“自从村里有了邮局,村民们网购也更方便了,只要点点手机,没几天就能收到网购的商品。”  而在“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意大利的饼干、捷克的水晶杯、土耳其的花生油……各类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村民和游客足不出村,就可以“海淘”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时新货。(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在陈望道故乡,小康的味道非常甜

2021-04-30 15:21:12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杭州4月29日电题:在陈望道故乡,小康的味道非常甜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方问禹

错落有致的村落格局、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古色古香的老街长廊、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元素……走进位于浙江义乌城西街道的分水塘村,一幅美好的现代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也是翻译者陈望道的出生地、成长地,这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1920年,陈望道在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过于入神,误把墨汁当成了红糖来蘸粽子吃。等嘴角满是墨水的陈望道回过神来,他说:这就是真理的味道,比红糖还甜。从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便逐渐流传开来。  几年前,当地对陈望道故居进行了整体修缮,并还原了陈望道在柴屋译书的场景。2018年以来,依托红色资源,义乌在当地打造了一条13公里长的“望道信仰线”,成为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

“这些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分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仕杰说,过去村里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路,外出靠肩挑背扛和独轮车,村里的房子大部分破破烂烂。现在路修好了,村民外出方便了,破烂危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齐的仿古老街。  如今,每天都有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追寻陈望道的足迹。同时,还有很多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仿佛是对近一个世纪前那个在柴屋里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的回应。

据统计,自从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目前分水塘村已经接待参观团队385批次、散客16000余人次,有6500余人次在诵读厅内开展红色经典诵读。  在这里,不仅许多游客来品尝“真理的味道”,而且村民们也尝到了甜蜜的“小康的味道”。

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土菜馆、田园集市等,吸纳近百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不出村销售。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也越过越甜。2020年,分水塘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3万元。  村里不断汇聚的人气,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80后”大学生陈根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陈望道故居边租了店面,开了一间“望道粽子铺”,销售本地的粽子、红糖、麻糍等特色食品。他还在村里开了精品民宿,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当年陈望道从误蘸墨汁的粽子里,尝到的是真理的甜味。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前来分水塘村瞻仰陈望道的游客都会买一些“望道粽”和红糖,作为伴手礼。陈根生说,他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百年不变的甜味。  望道邮局、麻糖手工作坊、非遗木刻版画工作室……在这个小村落里,红色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各种漂亮时尚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它们既是游客驻足停留的地方,也是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望道邮局工作人员丁浪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这里就会人头攒动,游客们会进来逛逛,购买书籍、邮票和明信片等望道特色纪念品。“自从村里有了邮局,村民们网购也更方便了,只要点点手机,没几天就能收到网购的商品。”  而在“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意大利的饼干、捷克的水晶杯、土耳其的花生油……各类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村民和游客足不出村,就可以“海淘”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时新货。(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许舜达,方问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