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3 期
内容监制:孙柯 页面监制:高欣然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向含嫣
第 683 期
01.转折 握钢枪的手 也能握起扫帚
8月4日,盛夏,重庆城口县气温35℃,王先涛驾着皮卡车在溪城路高观段行驶。夏日高温曝晒,公路旁的山体可能会松动,出现坠石的情况。王先涛要一路查看,及时处置。
作为城口县高观公路养护站站长,这段路他走了34年,从最开始的机耕道,到现在的沥青路,他对这154.6公里的路程再熟悉不过。
王先涛没想过,自己会当一辈子的“养路人”。
1987年1月,王先涛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地方。他原以为会像其他战友一样分配到“好单位”,但接到去溪城路木瓜口道班上班的通知,他傻眼了。
当时,溪城路虽是省道,但还是机耕道,道班工人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人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远看是烧炭的,近看是要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养路段的”,可见当时条件有多艰苦。
自己曾握钢枪的手,现在怎么握起了扫帚,每天在路上“打扫”?一开始,王先涛心里挺不是滋味。
上班第三天,王先涛正在填坑,一辆货车徐徐驶来,他瞄眼一看,正是他的战友。
王先涛至今记得,当时,他急忙把草帽往下拉,挡住自己发烫的脸,“因为觉得不好意思”。
那段时间,王先涛非常彷徨苦闷,因为战友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自己却每天除了扫路就是铺路。
心态的转变,源自两个月后的一段特殊经历。
“师傅,快点帮个忙,我媳妇难产,车子在路上被石头挡住了,我一个人搬不动!”那天,凌晨两点许,睡梦中的王先涛被敲门声惊醒。
王先涛翻身起床,抓起工具就冲了出去。路上停着一辆拖拉机,上面的孕妇正痛苦地呻吟着。几块大石,挡住了拖拉机的去路。
王先涛拿起撬棍,和拖拉机驾驶员一道,费了好大会儿功夫,这才把大石头挪到边上。
“恩人,谢谢你!”只来得及扔下一句话,拖拉机驾驶员便急忙载着难产的妻子向县城驶去。
冬日的夜,风很凉,王先涛却累得满头大汗。他听着远去的拖拉机“突突”声,突然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这段经历,也成了他给新来的“养路人”必说的故事。
02.护路 冒着生命危险抢险 曾多次与死神擦肩
城口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公路两侧山体经过长时间雨水浸泡,山石极易发生滚落。每逢夏季汛期,“养路人”就要迎来大考。
王先涛负责的154.6公里路段,山大坡陡、路况复杂,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很大,不敢有一丝懈怠。
王先涛每天6点多出门,晚上7点过才能回家。路途远,他就带着饭盒上路,渴了就在路边找山泉水解渴。在老搭档袁朝禄眼中,王先涛很拼,无论是冰天雪地、寒风暴雨,还是烈日炙烤、尘土飞扬,每天都带领工人奋战在公路上,“作为站长,他也总是以身作则,最苦最累的活儿都留给自己”。
护路途中,王先涛多次与死神擦肩。
2006年,也是一个暴雨天。王先涛在处置一处塌方的石块时,突然听到小石子“沙沙”掉落声。
王先涛用余光一瞟,看到一大方泥土正从山上滑落下来。他一个箭步跑开,半分钟不到,泥土就淹没了刚才的地方,“要是晚一点,我就被埋里面了”。
即使危险相伴,但王先涛从未退缩。在他眼中,护路,就是护人。
2019年7月27日,城口暴雨。凭着经验,王先涛白天就嘱咐养护站工人,做好应对暴雨天气的一切准备。
当晚11点多,养护站接到求助电话,高观镇渭溪村公路垮塌,两辆小车被困在路上。这段路,离河边只有几米的距离,此时,河水正在暴涨,车子再不出来,随时有被淹没的可能。
险情就是命令!王先涛当即指挥铲车,冒雨奔赴现场。
到了现场,王先涛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一米多高的塌方泥石横在道路中央,山上流下的水把路面淹了20多公分,公路旁的河水,即将漫过路面……
“挖!”王先涛一声令下,20多名工人立马开动。有的用铲车铲土、有的用装载车将土装走,有的用锄头将碎石和碎土刨走……
大家争分夺秒,仅用1小时,就在道路最外侧开通了一条1.5米宽的通道,两车顺利脱险。
“我们抢通道路也就10分钟,公路就被洪水吞没了。”王先涛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03.爱路 60岁被返聘 始终坚守在一线
随着地方道路的建设,城口的国省干道不断优化、提升,曾经的机耕道,如今变成了沥青路。
34年,看着道路一天一个样,王先涛十分欣喜。因为交通便利,山里发展起旅游业,乡亲们脱了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先涛常常对自己的同事说,作为一线的“养路人”,要做好道路畅通的保障,让游客来玩得开心、玩得舒心。
每年年底,城口道路结冰极为严重,王先涛负责的黄安坝、青草坪、寒风垭路段是积雪结冰最严重的路段。但这个季节,正值旅游旺季,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尤为关键。
铲冰、融雪……王先涛每天早起晚归,坚守一线,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付出也会得到“回报”,哪怕是村民的一句谢谢,都让王先涛倍感满足。
200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8点过,养护站接到电话,在高观镇附近,因道路塌方,30多辆车被困。
这是去城口亢谷景区的必经之路,里面被困的都是游客。夏季是亢谷景区的旺季,景区的居民农家乐大门敞开,都等着游客去耍,路不通可不行。
很快,王先涛带着养护站工人赶到,一铲一锄地将泥土装进装载车运走,20多分钟时间,就清理出一条道路,供车辆行走。
临走时,不少附近的村民给工人们送来绿豆汤,连声道谢。这虽是王先涛分内的事情,但在村民们眼中,因为他们的辛劳付出,才有源源不断的游客过得来,玩得好。
如今,年过60岁的王先涛终于可以从一线退下来,颐养天年。然而,他闲不住,没事总开车去曾经守护的路上转悠。袁朝禄开玩笑地对他说:“你既然这么放不下,那就申请再干几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先涛真的找到领导,申请重新回到岗位。拗不过他的倔脾气,王先涛被返聘,如愿回到一线,继续守护他养护了一辈子的路。
看着眼前的公路上车来车往,王先涛的干劲儿更足了,感觉生活有奔头。“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负担起这份职责。”王先涛说。
择一事,终一生,守一条路,爱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