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这些“小巨人”对重庆意味着什么

专精特新!这些“小巨人”对重庆意味着什么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11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庆迈向“制造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重庆53家企业上榜。至此,重庆1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上859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力量。

竞争力强

顾名思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专业、精细、特色、创新几个方面深耕细作,成长性强、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拥有较强竞争优势、较高行业地位,是细分领域的“排头兵”。

要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产业导向上,应进入《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技术达到先进水平;

产品技术上,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国内空白(国际空白);

专业化程度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要达到70%以上;

创新能力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5项及以上……

由此可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细分领域要作示范、当标杆。

重庆作为“制造大市”,近年来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成效初显,不少企业在细分领域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例如,桴之科公司自主研发的预警系统“神目77G毫米波雷达”属国内首发,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多年垄断;华数机器人公司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设计、自动化等方面的30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空白;平伟实业公司专注于功率半导体IDM产品,拥有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旗下一家功率半导体工厂被认定为重庆市智能工厂……

这近千家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专精特新”,与重庆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产业格局高度契合。企业体量不算大,但凭借其强劲的创新能力、较高的科技含量、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在细分领域独当一面,构成了很强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可以预见,这些中小企业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将为重庆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华数机器人展厅。(两江机器人展示中心供图)

基础雄厚

重庆是“制造大市”,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上具有较雄厚的基础。

积淀深厚、优势突出。在我国41个工业门类中,重庆拥有39个,并且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尤其是重庆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成链,有利于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涌现。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目前,重庆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有237家在渝布局,人才总量超过565万,科技创新资源不断聚集,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市场主体活力十足。当前,重庆入库培育的科技型企业超过2.1万家,包括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100多家,累计培育的高成长科技企业超过千家,科创板挂牌企业超过500家……应该说,重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备力量是比较充足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与沿海制造强省(市)相比,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例如,在数量上,北京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292家,浙江省宁波市拥有182家……重庆目前只拥有118家,与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尚不匹配。

再如,在运营上,中小企业往往处在成长期,大力度的运营至关重要。以资金要素为例,在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上市汇集了大量资源、增强了品牌影响力,而重庆企业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抢抓机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今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通知,“十四五”期间将分3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并通过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带动约1万家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把国家的政策利好用足用好,重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以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纷纷提到,要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加强制度设计,强化政策支持。今年以来,重庆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出台《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实施细则》《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品牌推广计划》等。

接下来,重庆将在科技创新、财政支持、人才引进等各方面出台配套政策,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政策支撑。

▲差异化施策,拓宽融资渠道。今年,重庆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出了专属信贷产品;截至5月,重庆种子、天使、产业、风投基金累计发起设立的123支子基金,向生物医药、物联网、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1617个项目投资了700亿元……下一步,重庆将为“小巨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激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氛围。中小企业的成长有一个过程,首先,企业自身要立足实际、找准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同时,全社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激发其创新意识,既表彰成功,也宽容失败,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

“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重庆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在此进程中,重庆要下大功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它们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专精特新!这些“小巨人”对重庆意味着什么

2021-08-11 21:06:16 来源: 0 条评论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庆迈向“制造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重庆53家企业上榜。至此,重庆1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上859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力量。

竞争力强

顾名思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专业、精细、特色、创新几个方面深耕细作,成长性强、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拥有较强竞争优势、较高行业地位,是细分领域的“排头兵”。

要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产业导向上,应进入《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技术达到先进水平;

产品技术上,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国内空白(国际空白);

专业化程度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要达到70%以上;

创新能力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5项及以上……

由此可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细分领域要作示范、当标杆。

重庆作为“制造大市”,近年来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成效初显,不少企业在细分领域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例如,桴之科公司自主研发的预警系统“神目77G毫米波雷达”属国内首发,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多年垄断;华数机器人公司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设计、自动化等方面的30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空白;平伟实业公司专注于功率半导体IDM产品,拥有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旗下一家功率半导体工厂被认定为重庆市智能工厂……

这近千家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专精特新”,与重庆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产业格局高度契合。企业体量不算大,但凭借其强劲的创新能力、较高的科技含量、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在细分领域独当一面,构成了很强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可以预见,这些中小企业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将为重庆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华数机器人展厅。(两江机器人展示中心供图)

基础雄厚

重庆是“制造大市”,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上具有较雄厚的基础。

积淀深厚、优势突出。在我国41个工业门类中,重庆拥有39个,并且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尤其是重庆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成链,有利于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涌现。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目前,重庆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有237家在渝布局,人才总量超过565万,科技创新资源不断聚集,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市场主体活力十足。当前,重庆入库培育的科技型企业超过2.1万家,包括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100多家,累计培育的高成长科技企业超过千家,科创板挂牌企业超过500家……应该说,重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备力量是比较充足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与沿海制造强省(市)相比,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例如,在数量上,北京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292家,浙江省宁波市拥有182家……重庆目前只拥有118家,与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尚不匹配。

再如,在运营上,中小企业往往处在成长期,大力度的运营至关重要。以资金要素为例,在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上市汇集了大量资源、增强了品牌影响力,而重庆企业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抢抓机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今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通知,“十四五”期间将分3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并通过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带动约1万家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把国家的政策利好用足用好,重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以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纷纷提到,要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加强制度设计,强化政策支持。今年以来,重庆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出台《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实施细则》《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品牌推广计划》等。

接下来,重庆将在科技创新、财政支持、人才引进等各方面出台配套政策,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政策支撑。

▲差异化施策,拓宽融资渠道。今年,重庆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出了专属信贷产品;截至5月,重庆种子、天使、产业、风投基金累计发起设立的123支子基金,向生物医药、物联网、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1617个项目投资了700亿元……下一步,重庆将为“小巨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激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氛围。中小企业的成长有一个过程,首先,企业自身要立足实际、找准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同时,全社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激发其创新意识,既表彰成功,也宽容失败,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

“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重庆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在此进程中,重庆要下大功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它们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玮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