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2 期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谭周
第 732 期
那时,彭先述还是重庆铜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来管这个弃婴?可是眼前的婴儿,呼吸微弱,全身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得溃烂不堪,他再不救她,只怕是难得活命了。怎么办?他打电话问妻子曹兴梅。
“你捡起来彭先述,如果有病,我们自己花点钱给她医好,再帮她找个好人家送出去。”曹兴梅当机立断,“这是一条命。”
彭先述和曹兴梅都没想到,婴儿的病是不可逆的脑瘫;更没想到,他们为她治病几乎倾尽所有。这一捡,就是19年;这个要找的好人家,就是彭家。
握紧你的手 给你一个家
2003年,5月的铜梁还有一丝凉意。听人说起一个废弃仓库隐约有婴儿哭声,彭先述赶紧跑过去。黄昏,他推开仓库门,拉了一下白炽灯泡的绳子,影影绰绰间看到角落里,破烂藤椅上,一个全身光溜溜的婴儿奄奄一息,已经没了哭声。
彭先述走过去,轻轻探了一下她的鼻息,她竟然抬了眼皮,眼缝里露出一丝微弱的光,似是看到了希望。彭先述抱起她,她又伸出小手抓住了他的衣襟。彭先述心里揪成一团,把她的手握住,想给她点温暖。
彭先述仔细打量,婴儿浑身布满被蚊虫咬出来的伤痕,身旁一个塑料袋里装着几件衣物,没人知道是谁把她放在这里的。显然,这是一个弃婴。
握着孩子冰凉的小手,彭先述犯了难。不救,她肯定活不了;救,又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一个婴儿。他拿不定主意,打电话问妻子曹兴梅。“必须救,这是一条命!”曹兴梅难得“硬气”一回。
妻子的答复给了彭先述底气,他抱着孩子快步往家赶。夕阳下,他们的影子交叠在一块,被余晖拉得很长很长。这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成为彼此牵绊最深的家人。
其实,最初彭先述、曹兴梅没打算留下这个孩子。老两口都是快退休的年纪,无论是经济还是体力,都不适合收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们计划着先将孩子治好,再找个好人家领养她。
经过老两口的精心照料,孩子很快变得娇憨可爱,再找不出一丝曾经的样子,不少人表达了领养的意愿。其中一个是曹兴梅的远房侄女,她在广东打工,多年不孕,综合考察下来是个不错的对象。老两口已经决定好让她收养孩子。就在正式领养前,侄女的妈妈突然嘀咕了一句:“这娃娃该不是残疾吧?残疾我们不得要哦。”这一句话,瞬间让老两口心凉了半截。孩子现在还小看不出来,万一以后真是个残疾,岂不是又要被抛弃?
侄女被“淘汰”后,又来了一个想领养孩子的人,是个外地男人。介绍人说,这个男人是做生意的,家底很厚,孩子跟着他能过上好日子。回想起曾经看过的新闻,老两口又有了新的担忧:“一个单身男人,还是外地的,万一不安好心,把孩子带走了我们怕是找都找不回来。”
几个月的相处,牵绊早已被悄悄种下。一番挑挑拣拣后,老两口对谁都不放心,也实在舍不得这个乖巧的孩子。
最终,他们还是留下了她,让她跟着外孙女一起叫他们外公外婆。老两口给她取了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彭谊多。小名“多多”,意味着快乐多多、幸福多多。
不敢放开你的手 怎能让分别成永别
儿时的多多长得虎头虎脑,她的到来也为彭家增添了一份欢乐。可惜好景不长,厄运再次找上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彭先述、曹兴梅第一次发现多多的异样是在她四五个月大时。这个阶段的孩子理应会坐、会翻身了,可多多的小身子却始终软趴趴的,怎么也坐不起来。经过医院诊断,多多患有严重脑瘫,治愈的可能几乎没有。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看着懵懂无知的多多,彭先述、曹兴梅还是难受极了。他俩下定决心,要不计一切代价医治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
最基本的行走对多多而言都是一个难题。为了让多多能够走路,在她四五岁时,老两口带着她做了一次神经矫正手术,然而结果并不理想。
多多12岁那年,夫妻俩听说,别家的脑瘫孩子去北京一家医院做了手术,回来能勉强走路了。老两口欣喜若狂,当即决定带她去北京治疗。动身之前,朋友告诉他们,别浪费钱,治不好的。“不怕!管他多少钱,我们借钱都要去治,只要她能走路,哪怕要我牵着一辈子也行。”曹兴梅回道。
带上全部家底,他们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求医路。
在北京的两个月里,多多动了两次手术,一次腰部神经阻断手术,一次颈部手术。
“怕,特别怕”,曹兴梅回忆起那次颈部手术,神情依然紧张,“她那么小个人儿哦,躺在那个病床上,我一直抓着她的手,医生护士把她推走那一下子,她的小手儿从我手里抽出去,我心都空了。”
手术室外的屏幕上显示:正在手术中,彭谊多。老两口死死盯着屏幕不敢挪眼。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突然,屏幕上什么也没有了!曹兴梅坐不住了,跳起来跑到手术室门口扒门。期间有医护人员进进出出,趁人不注意,她溜进了缓冲室。什么也没看到,她被赶出来。
终于忍不住,曹兴梅倚在手术室门上嚎啕大哭。四个小时的等待仿佛长过一生。
中午十二点多,多多躺在病床上被推了出来,手腕上打着点滴,脸色苍白,身上盖着绿色的布,麻醉还没过,正昏昏沉沉地睡着。彭先述、曹兴梅跟在病床边跑,紧紧攥着多多纤细的手,嘴里喊着她的名字。听到声音,多多将眼睛艰难地睁开一条缝,看了一眼外公外婆,微微用力回握他们温暖的大手。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放开多多的手”,曹兴梅说。
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多多早已学会了走路,走起来虽然缓慢,但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
开一间店,以你之名 牵你的手,走向未来
时光飞逝,多多已经是个19岁的大姑娘了,但是不管走到哪,彭先述、曹兴梅还是一左一右地牵着她的手。
他们的故事也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他们居住的东方社区网格员叶青满口称赞:“他们夫妇俩心善得很,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多多,真的很难得。”在得知夫妻俩的感人事迹后,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也决定为夫妻俩颁发一万元正能量特别奖。
在女儿彭霞眼中,父母一直很善良,对待多多跟亲生外孙女没有任何差别,甚至更加尽心。“他们照顾多多很辛苦,我有时想帮帮忙,我母亲都不愿意把孩子交给我,他们不放心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照顾多多。”
人常说“五十知天命”,年逾古稀的彭先述、曹兴梅却时常感到迷茫,“多多的未来该怎么办?我们离开后谁来照顾她?”生死无常,这些问题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为了给多多的未来添一份保障,今年七十岁的彭先述还在一家诊所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无论寒冬酷暑,从不缺勤。
而在这份爱里长大的多多,如今也学会了用爱回报他们。
某天彭先述下班回家后,多多拉住了他,将一张银行卡拼命塞进他手里,嘴里说着:“外公别去上班了,我有钱,我给你。”这张卡里存着多多每个月720元的残疾人低保。彭先述哭笑不得地捏着这张薄薄的卡片,心里装着沉甸甸的感动。
每次,彭先述下班回家晚了,多多就跟在他身后,像个小大人似地“批评”他:“下了班早点回家,别在外面闲逛,我们会担心。”“这个妹儿怪得很!”彭先述佯装生气地抱怨,眼里却满是笑意。
曹兴梅至今记得,有一次她身体不舒服,躺在沙发上起不来身。多多看见了急得团团转,连忙给在单位的彭先述打电话:“外婆不舒服,外公快点回来!”语气焦急带着哭腔。等待彭先述回来时,多多寸步不离守在曹兴梅身边,紧紧握着她的手。
一桩桩、一件件,老两口讲起来,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欣慰和自豪。
关于未来,多多有个可爱的愿望——开一家挂满气球的店。为了帮她实现愿望,彭先述打算明年辞去诊所的工作,开一家“多多超市”,和妻子一块带着多多经营,像小时候教她学走路一样,教会她生存的能力。
人生苦,但人大于苦。明年,铜梁的街上或许真的会开起一家“多多超市”,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气球,收银台边坐着个模样漂亮的姑娘,两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一边理货、一边絮絮叨叨地聊着。
夜晚,老人会用皱皱巴巴青筋凸起的手,紧紧地牵起姑娘白皙柔软的手,相伴着向家的方向走去。路灯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就像19年前的那个黄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