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王智彪说,24年来潜心研发超声无创治疗,只是缘于对生命的感恩——每个生命都诞于子宫,而子宫病变却成为伤害女性身体健康的利器。

1983年,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王智彪留在了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当起妇产科医生。因为工作,王智彪接触了不少罹患肿瘤的女性,为保住生命,她们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当母亲的资格,还有的受尽了化疗折磨,却还是保不住生命。这一切深深震撼了王智彪,“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既保住生命,也要保住她们的尊严!”

1988年,王智彪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将“超声对胎儿的安全性”作为研究方向。在课程实验中,王智彪和同伴发现,当超声波达到一定量时可以导致胚胎死亡。“能不能把超声波对胚胎的杀伤力转嫁到肿瘤上呢?”王智彪脑袋里闪过一个大胆念头。

说做就做。1992年,王智彪和另外4个同伴成立了课题组,专门研究超声在生物组织内的应用。“超声在生物组织内聚焦是世界性的难题,无创治疗更是医学界的梦想,没有人相信我们几个毛头小子能达成。”回忆起刚起步时的情形,王智彪嘴角浮起一丝复杂微笑。

但谁也没想到,从提出构想到第一代海扶刀问世,只用了9年。“1988年到1997年是海扶最艰难的9年,也是海扶最重要阶段。”在王智彪看来,此后海扶取得的每次突破、每项成就都和那9年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这9年里,王智彪和他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全新理论,也是此后海扶产品每次改进的依据:生物学焦域,主要针对超声波在生物组织内聚焦形成凝固性坏死刀尖;超声生物物理剂量,主要针对施放多大“量”超声波能使病变组织完全损毁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声环境,主要针对不同的器官组织对超声波的不同适应量。

寥寥数十字代表了当时超声领域最前沿的科学理论,一台普通电脑主机大小的“方盒子”是世界上第一台超声聚焦刀。然而,确定出超声波发声面与聚焦点横截面比值为1000到2000倍,背后是数千次实验;确定聚焦点直径为50微米到十多毫米,又是数千次实验;为了使超声波杀死肿瘤又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王智彪和他的“战友”在实验室里泡了整3年……

 

1997年6月18日,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正式挂牌。同年,海扶刀也迎来了问世以来第一个病患——来自贵阳的9岁小女孩小熊,被确诊为骨癌后,跑遍全国各大医院,得到的都是让她和家人无法承受的回答:截肢。然而在接受“海扶超声聚焦刀”无创治疗后,不仅保住了患肢,小熊还上了大学,学会了游泳、开车。随后,海扶团队又成功完成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乳腺癌保乳无创手术,并陆续应用于肝脏肿瘤、软组织肉瘤、肾癌、胰腺癌、子宫肌瘤等实体性肿瘤治疗。

“超声无创治疗”在许多发达国家研究无果,在中国却得以实现。并且,王智彪和他的海扶团队对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该领域领先世界水平。

“若不是直辖带来了宽松政策环境,海扶刀不可能那么快应用于临床。”王智彪坦言,就如同种子需要好的生长环境,海扶成长也需要好的政策环境,仅在实验室里拼命是无法将梦想变成现实的。

王智彪告诉华龙网记者,“海扶刀”从雏形转化成产品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国标委、重庆市委市政府都给予了很大扶持。

“重庆直辖后的第一任书记张德邻,给了我两个手机号、两个BP机号,告诉我可以24小时联络他,这是多大的支持啊。”每忆及此,王智彪都感慨万千。

此后,王智彪和他的海扶团队走上了迅速发展之路:1999年,海扶刀首次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试生产许可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HIFU肿瘤中心正式挂牌营业,对外收治病人;2001年,海扶成功争取到“首届HIFU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是西医领域唯一在中国召开的首届国际学术会议,王智彪任大会主席。

虽得到了来自国际的认可,但海扶刀真正走向世界是在2002年。

那年,王智彪带着让他骄傲的海扶刀来到英国牛津大学。却遭到对方质疑:用你们中国产品治疗英国病人,可能吗?王智彪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能,我们在中国做了几千例临床手术,效果都很好。

不料对方却说:在中国做一千例,不如在我这里做一例。

强忍怒火,王智彪答应了对方要求。手术结果让对方心服口服,当即确认购买了一台“海扶超声聚焦刀”。牛津丘吉尔医院成为了海扶的第一个“国际客户”,这也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西方发达国家。

以牛津大学为突破口,海扶刀得到了欧盟CE等认证,拿到了中国大型医疗器械获准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张“pass”卡。

自打以牛津丘吉尔医院为契机打开了世界医学的大门,到2012年,海扶所生产设备已出口英、意、西、俄、日、韩等13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累计在全球1000余家医院治疗肿瘤患者数万例,非肿瘤患者百万余例。并获得了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发明专利80余件,国内专利授权100余件,专利申请达400余件。聚焦超声无创医疗,中国“说了算”。

现在,海扶刀已经可以应用到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乳腺癌、恶性骨肿瘤、肾癌、胰腺癌、软组织肉瘤、腹膜后肿瘤、盆腔肿瘤、膀胱癌、晚期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方面。

但取得国际“话事权”并不是王智彪最大的心愿,妇产科医生出身的他,最大的愿望,便是利用海扶技术打响一场“子宫保卫战”。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病,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20%—40%。王智彪在多年与女性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女性最多发的疾病,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不知晓。有的认为这是一个与性相关的疾病,羞于启齿;有的患者因为还没有生育,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更有甚者认为子宫肌瘤会随时恶变,于是轻易选择了切除子宫。

“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脏器。”王智彪告诉记者,从医学角度讲,子宫不仅是卵巢甾体激素的靶器官,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性生活的重要参与器官。当前,我国有6500万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其中150万人被切除子宫,很大一部分人还未当过母亲便永远失去了资格。

来自贺氏基金会调查显示,单纯切除子宫(保留卵巢)后,77.8%的女性变得易怒,66%的女性丧失性欲,53.8%的女性丧失性高潮,甚至有53.3%的女性有自杀的念头。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女性选择了默默承受这一切。

“但这是不公平的,没有哪个人愿意失去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更不用说对女性如此重要的子宫。”在王智彪看来,打响这场“子宫保卫战”,比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人们观念的转变。

为了引起更多人的重视,2008年,王智彪和一群志愿者组建了致力于女性健康公益网——99子宫网,利用网络平台免费向网友介绍子宫及子宫肌瘤的知识及各种治疗方法,并安排志愿者医生在线解答患者疑问。

目前,99子宫网通过在全国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已经为中国、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近126个国家与地区的患者服务近4年。

王智彪说,他希望通过网络力量,向子宫肌瘤患者传播更多健康资讯,让他们正确认识子宫的作用及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树立起“我的健康我做主”,“尊重生命从尊重组织器官开始”的理念,打响这场“子宫保卫战”,提升女性的幸福指数,为社会与家庭和谐贡献力量。

王智彪说,当初以海扶命名,便是取“海纳百川”、“扶正祛邪”之意,囊括了海扶人的性格和宗旨。今年是重庆直辖的十五周年纪念,也是海扶二十五周岁生日,王智彪告诉记者,若要许一个生日愿望,他希望海扶技术能帮助更多的患者,保住生命,也保住尊严。


1988海扶团队开始探索“超声对胚胎的生物学效应”,正式提出“超声终止早孕”,并将科研方向逐步延伸到“超声治疗肿瘤”。

1988-1997研制出世界首台从体外治疗体内肿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1997实现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骨肿瘤保肢的无创手术,成功完成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乳腺癌保乳无创手术,并陆续应用于肝脏肿瘤、软组织肉瘤、肾癌、胰腺癌、子宫肌瘤等实体性肿瘤的治疗。

1999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FU肿瘤中心正式挂牌营业,对外收治病人;

2000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成果汇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海扶公司携世界首例保肢、保乳患者出席会议。

2001海扶超声聚焦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是迄今为止医疗器械行业的最高奖项。同年,“首届HIFU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是西医领域唯一在中国召开的首届国际学术会议,王智彪教授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2002海扶超声聚焦刀正式出口英国牛津大学,落户丘吉尔医院,BBC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2003海扶公司另一产品—CZF型超声波治疗仪获国家准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超声治疗领域的产业化平台已初步形成。

2004海扶通过KFDA(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正式获得韩国市场准入资格。

2005由国家卫生部牵头拟定的首个专门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法规性医疗文件——《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临床应用指南(试行)》正式发布。这是国际该领域首次公布,中国成为标准制定者;

6月,海扶超声聚焦刀获欧盟CE认证,这是世界唯一获得该项认证的超声监控的体外聚焦超声治疗设备,也是我国原始创新性大型医疗设备首次通过CE认证。

2006第四届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上,中德签署了19项合作,其中德国西门子公司与海扶合作开发的“MRI成像技术监控的超声治疗系统”是唯一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项目。

20074月,王智彪教授应邀作为评委和颁奖嘉宾出席了由欧洲专利局(EPO)与欧盟委员会共同举办,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届欧洲发明家年度奖。王智彪教授作为唯一来自亚洲地区的评委和颁奖嘉宾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作为欧盟主席出席了此次论坛,她强调说:“知识产权领域出现了新的玩家,比如说,中国。”

200812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重庆通过验收,这标志着重庆市作为超声治疗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基地在国内乃至全球的核心战略地位已经确立。

200912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

2010“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1全球首家子宫肌瘤专病特色医院——重庆海扶医院正式开业。


 老地图,新重庆!晒出重庆记忆,晒出重庆巨变!
责任编辑:欧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