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年都有六一,每个人都曾有儿童节。 儿时的我们,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并拍着胸脯,指着蓝天,信誓旦旦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梦想,也为此通宵达旦,发呆发奋。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梦想背后都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成长于不同时代的孩子,自然萌生不一样的儿时梦想。时光荏苒,童年的梦想或许已渐渐远去,无论我们是否一直坚持这个梦想,记得这个梦想,实现了这个梦想,它都是我们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无论儿时的梦想是否已开花,都是我们心灵深处温馨的记忆。 在“六一”来临之际,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梦想,也请你拿起鼠标,来点击这些梦想故事吧。 |
![]() |
![]() |
![]() |
![]() |
儿时:两次见过卢作孚现年76岁的古月,重庆人文美术馆馆长。因为小时候有幸两次亲眼见到过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人格魅力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将先生的音容笑貌、丰功伟绩通过画笔流传于世,让后人记住卢作孚,记住那段历史,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举办画展来纪念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今年是卢作孚诞辰120周年。5月18日开始,本土知名画家古月举办的“纪念卢作孚画展”在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和重庆人文美术馆同时开幕,目前已接待参观者3000多人次。......详细请点击>>> |
![]() |
梦想:讲台上洒脱诗意“生命如诗,岁月如歌,边走边唱,不亦乐乎!”这4句话用来形容李达武老师洒脱诗意的人生境界再合适不过了。少年时代,她的梦想是站在讲台上,把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给大家。梦成:国学与做人结合这个愿望她实现了。2009年,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达武正式退休了。已退休的她,仍活跃在讲台上,只是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赋予了新的含义:用古诗词作载体,将国学讲座与“做人”相结合,营造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世界。......详细请点击>>> |
![]() |
曾经:想上学过好日子一个从湖南小山村里走出来的“满伢子”,小时候没读过书,生活窘迫时一度靠乞讨为生。曾经,上学、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拼搏。现在:让贫困孩子读书如今,身为重庆市湘帆煤矿董事长的他,已资助了上千名因家庭贫困没钱读书的孩子完成学业。他说,他现在的梦想就是让家庭贫困的孩子都能有书读,让自己的企业能够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详细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