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君自湖广,梦圆重庆
“湖广填四川”起于元末与明初的洪武大移民;到了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达到高潮,迄今已经600多年。
        这是一次先由政府主导,后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魏源作《湖广水利论》引用“湖广填四川”民谣,使这一运动进入全国民众的视野。这一时期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十余个省。 更多>>
 
 
君自“孝感”来,“孝感”在何方?江水长 长不过填川路迢迢“寻根”改变一座城高岸河古码头 移民从这里乘船入川巴南周氏 跌宕起伏寻根路
 
蜀道难 难不住君从湖广来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中馆驿镇晏店村,卧牛石山上,怪石嶙峋,杂草荆棘丛生,形如牛头的巨石卧于山巅,故当地人称之为“卧牛石”。每逢清明、重阳,总有人从四川、重庆不远千里而 ...
麻城移民进重庆 重庆“神仙”到麻城
湖北黄冈麻城郊外的五脑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宋代、气势恢宏的帝主庙,庙里供奉着一位名为张七相公的帝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帝主居然是重庆璧山人。重庆璧山人为何会在...
媒体报道   更多>>
· 现代重庆人,乡关何处?
寻根麻城,那个乡愁寄放的地方
寻根——鄂东第一祠 川渝吴氏大多“根”在此
· 有了数字化家谱 去麻城寻根就方便了
 
 
巴渝建筑 深烙着移民文化
涪陵南部山区,土楼和碉楼数量很多,建造形式较为独特,引起了研究客家文化专家的关注。涪陵大顺乡历史悠久,早在 ...
涪陵瞿九酬客家土楼 既能居住也有防御功能
涪陵南部山区,土楼和碉楼数量很多,建造形式较为独特,引起了研究客家文化专家的关注。 涪陵大顺乡历史悠久,早在...
江津塘河镇孙家祠堂 述说着移民印迹
在江津塘河镇,有一座掩映在青山苍翠之间的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里就是孙家祠堂,也叫庭重祠。孙家祠堂用不同的 ...
带来甘蔗烟草玉米洋芋甘薯
移民涌入,不但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甘蔗、烟草、玉米、洋芋和甘薯等新品种,并推广。 康熙九年即1670年,福建汀州府商人曾达一从家乡来巴蜀贩卖珠宝,发现巴蜀没有甘蔗。1671年,当...
麻婆豆腐、火锅与移民有关
有研究表明,唐宋时期的四川饮食风味以麻和甜为主。至于辣椒,在明代末年才传入中国,从美洲传过来的辣椒,最早是做观赏植物和药物,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都没有种植和 ...
"宝器"原指来自宝庆府的人
清初四川的移民是“五方杂处”,“各异乡音”,每个地方的移民说的话都不一样,也产生了一些“误会”。像“宝器”一词就由误会而生。岳精柱介绍说,“宝器开始源自湖南宝庆府,其时宝 ...
移民谋生诞生了109个行帮
除了依靠土地谋生之外,对许多初迁巴蜀的移民而言,做小商贩或经营小手工业也成为谋生手段之一。究竟这些从事商贩的移民们有多厉害?《清代巴县档案》里记录的“行业清单”,让我们看 ...
 
性格融合 他乡快速成故乡
在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禹阶看来,“彪悍强劲”是重庆本土人自古的性格特征。 如今,很多人对重庆人性格...
如果你是这些姓 你的祖辈很可能是移民
你知道你的姓氏源自哪里吗?李禹阶等专家研究重庆移民史发现,近代以前,重庆地区的姓氏构成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 ...
你的性格可能与姓氏有关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从这点来看,你姓什么,与你的性格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性格却与姓氏有...
土楼仍在 客家遗风已难寻
出涪陵城,向西南方向沿弯弯山路疾驰一个小时,进入大顺乡时犹如进入客家建筑博物馆:道路两旁各式各样的土黄色的客家土楼不断出现在眼前。“大顺乡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土楼聚集地。也就是客家村。”涪陵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吴朝弟说。他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客家土楼的建筑研究专家。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土楼聚集地,涪陵客家是否依然保有当 ...
鄂东第一祠 川渝吴氏大多“根”在此
清晨,风起,吴氏祠堂高高的檐角上,碗口大的风铃叮当作响。阳光将祠堂的青墙蓝瓦、龙头鱼尾的飞檐拉成长长的影子,气势恢宏。据《红安县志》记载:吴氏祠堂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前、中、后3幢之间,有庭院相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走近吴氏祠堂,门口两侧的红枫树郁郁葱葱,门前10余米处的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潺潺。 ...
 
 
守根认祖 麻城有群修谱人
虽然眼睛不好,但他还得不时在妻子的帮助下抄写家谱资料。因为年事已高,去全国各地“出差”查找联络族人的任务就落到副族长熊光海身上。“你们重庆我已经去了多次,现在巫山奉节涪陵一带的熊氏家族都来麻城认了亲,双方正在续谱。” 每年,熊宗枝都要接待七八拨来自全国各地的熊氏家族寻根人群,“我们不但帮忙核对家谱,而且还把远道而来寻...
巴南周氏 跌宕起伏寻根路
虽然眼睛不好,但他还得不时在妻子的帮助下抄写家谱资料。因为年事已高,去全国各地“出差”查找联络族人的任务就落到副族长熊光海身上。“你们重庆我已经去了多次,现在巫山奉节涪陵一带的熊氏家族都来麻城认了亲,双方正在续谱。” 每年,熊宗枝都要接待七八拨来自全国各地的熊氏家族寻根人群,“我们不但帮忙核对家谱,而且还把远道而来寻...

千里之外,乡愁如烟

守望乡愁

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故乡

根在麻城 记得常回家看看
根在麻城 记得常回家看看
麻城,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开始,已在重庆人的耳畔魂牵梦绕了300多年。 “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对以湖广移民为主体的重庆人而言,麻城就是精神故乡,是寻祖归宗之地。每年,川渝两地有3000位寻根者自发到麻城寻根,越来越多的人前去认祖归宗,续 ...
千里之外,乡愁如烟
乡愁如烟,乡愁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乡愁,于重庆和四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而言,乡愁是对根的怀念。千里之外,根之所在。麻城孝感,思绪万千。出重庆,入武汉,经红安,伴随着早晨第一缕阳光出发,经过10余小时的疾驰,星夜,灯火中的麻城已历历在目。
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故乡
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故乡。遥想300多年前,明末清初,时代更迭引发的混乱长达数十年,巴蜀大地在反复的战乱中几乎遭遇灭顶之灾,面对哀鸿遍野,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让巴蜀大地恢复生机,延续生命。 但数百年前,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移民祖先们,如何走进 ...
专家简介:
陈世松,四川三台人。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四川史、移民史与客家文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移民三个方向入川 亲朋乡邻结伴而行
四川省社科院专家陈世松介绍,清代不同时段的外省移民入川活动,大体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自北向南入,主要指原籍为川省以北的陕西、甘...
专家简介:
王雨,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重庆市二届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广填川 重建千万人大省
从明末天启元年(1621)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之乱开始,截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之乱”被平定,前后60年,四川境内的兵灾战乱一 ...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因为乡愁,我们听到了汉乐府的《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我们听到了李白的低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听到了高适的浅唱——“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因为乡愁,在抗战时期,我们看到无数东北籍的将士高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与日寇浴血奋战;因为乡愁,我们因余光中的小诗而无语凝噎,“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更多>>
内容编辑:李洁   页面设计:余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