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提升法治水平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在全省率先启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先后开展全市大型超市、外商投资企业和年报企业“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共抽查企业6000余家,摒除了选择检查、多重检查等执法行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有效性明显提高。

浙江湖州提升法治水平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11-19

浙江省湖州市用法治开启“透明窗”、托起“公平秤”、织密“守护网”、架起“连心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取得较好成效。2021年上半年,该市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外贸出口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民间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分别提高50。5%、24%、16。2%、45。5%;新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203个,同比增长48。2%,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数居全省第一;新登记设立市场主体14097户,同比增长27。95%,居全省第二。

一、法治开启“透明窗”,打造公开透明的政策制度环境

一是涉企政策“全领域”公开。打造“政务公开+营商环境”企业服务品牌,创建“涉企政策云平台”,集中梳理公布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招商引资、高效审批、金融支持、精准帮扶、人才培养等7类政策集群,让政府精准送、企业便捷查。目前,已推送涉企政策121条。

二是涉企决策“全流程”参与。在全省率先出台《湖州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程序规定》,从涉企政策调研起草、意见征集、会议审议到公开发布、政策解读,通过制度创新让企业家参与到涉企政策制定的每个流程,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真正让涉企政策精准体现和服务企业及市场的需求。

三是涉企审批“全过程”透明。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3.0平台,按照多部门联办“一件事”标准,更高水平实现投资项目事项的申报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大程度推进“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做到项目审批全程留痕,项目进度实时跟踪,服务外延不断拓展,推动涉企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二、法治托起“公平秤”,加快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是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先后开展全市大型超市、外商投资企业和年报企业“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共抽查企业6000余家,摒除了选择检查、多重检查等执法行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是创新重点领域监管模式。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制度改革,打造形成“四统一”的集中监管“湖州模式”;创新实施评定分离、远程(异地)开评标、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单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不良现象行为发生率;建立“2+X”联合执法检查机制,严打“五大行业”“五类主体”“五种情形”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发现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案件各1件,有效净化了招投标市场。

三是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市场主体全流程信用监管闭环,不断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双随机+信用+执法监管”联动新模式,在行政监管执法中,建立监管对象库,以预先信用比对结果为前提,差别化设定“双随机”抽查比例,实施精准监管,提升监管靶向性的实际成效。

三、法治织密“守护网”,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打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投资者安心创业、放心经营。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滚动排查并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迫交易、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按照“企业发展到哪里、项目推进到哪里、警务跟进到哪里”的要求,深化“项目警官制”,“一对一”做好企业违法犯罪预防、内部安全保卫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重点企业(项目)共落实项目警官436人,有效维护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2020年,收获平安湖州“十四连冠”、区县“满堂红”的丰硕成果,“平安指数”持续领跑全省(总成绩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7。92%,位居全省第二。

二是依法打击侵权及涉企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蓝剑”专项行动,审结涉“超威”“欧诗漫”“大嘴猴”等一批知名商标侵权案件,查处的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侵犯艾默生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荣获全国2019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严打涉企犯罪,今年以来侦破侵犯企业利益犯罪案件50余起,其中1起商业贿赂案件金额近亿元,及时为企业止损。

三是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为困境企业自救留出空间。出台《关于执行中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基本账户慎用冻结措施的通知》,明确对生产经营正常、一时资金困难的企业慎用强制措施,多用动态查封,为企业重整盘活创造有利条件。如在上市公司尤夫股份金融合同纠纷中,主动担当,开展柔性司法,让困境企业转危为安,实现年产值36亿元、税收1.5亿元,荣获湖州经济发展的“金牛奖”。

四、法治架起“连心桥”,形成全社会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

一是涉企法律服务“贴心”。整合全市法律资源,推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平台优化、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公证鉴定效能提升、法律援助助企用工等十大专项行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企业法治体检3710家,为受检企业解决法律问题3982个,建立中小微企业法治健康档案3630家,建立企业法务培训平台53个,编发《法律服务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指导手册》4000套。

二是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省心”。在全省率先建成区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形成“调解组织八类进驻”“三调对接”“一体化联动”“一站式”工作格局。出台《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行政调解工作规则》《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建成市县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打造行政调解“湖州模式”。南太湖法院创新化解全市首例“绿色金融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纠纷,不仅使企业得到部分减息、缓解资金周转困难,也保障了银行的合法权益,实现涉企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

三是政企交往“安心”。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极具湖州特色的“行为指南十六条”,为政商交往树立了准则、明确了方向。组织实施新一轮“311”领航计划,17位市领导担任导师,与99位新生代企业家结对帮带,今年以来组织师生见面会20余场。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浙江湖州提升法治水平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2021-11-19 06:08:47 来源:

浙江省湖州市用法治开启“透明窗”、托起“公平秤”、织密“守护网”、架起“连心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取得较好成效。2021年上半年,该市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外贸出口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民间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分别提高50。5%、24%、16。2%、45。5%;新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203个,同比增长48。2%,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数居全省第一;新登记设立市场主体14097户,同比增长27。95%,居全省第二。

一、法治开启“透明窗”,打造公开透明的政策制度环境

一是涉企政策“全领域”公开。打造“政务公开+营商环境”企业服务品牌,创建“涉企政策云平台”,集中梳理公布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招商引资、高效审批、金融支持、精准帮扶、人才培养等7类政策集群,让政府精准送、企业便捷查。目前,已推送涉企政策121条。

二是涉企决策“全流程”参与。在全省率先出台《湖州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程序规定》,从涉企政策调研起草、意见征集、会议审议到公开发布、政策解读,通过制度创新让企业家参与到涉企政策制定的每个流程,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真正让涉企政策精准体现和服务企业及市场的需求。

三是涉企审批“全过程”透明。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3.0平台,按照多部门联办“一件事”标准,更高水平实现投资项目事项的申报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大程度推进“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做到项目审批全程留痕,项目进度实时跟踪,服务外延不断拓展,推动涉企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二、法治托起“公平秤”,加快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是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先后开展全市大型超市、外商投资企业和年报企业“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共抽查企业6000余家,摒除了选择检查、多重检查等执法行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是创新重点领域监管模式。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制度改革,打造形成“四统一”的集中监管“湖州模式”;创新实施评定分离、远程(异地)开评标、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单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不良现象行为发生率;建立“2+X”联合执法检查机制,严打“五大行业”“五类主体”“五种情形”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发现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案件各1件,有效净化了招投标市场。

三是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市场主体全流程信用监管闭环,不断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双随机+信用+执法监管”联动新模式,在行政监管执法中,建立监管对象库,以预先信用比对结果为前提,差别化设定“双随机”抽查比例,实施精准监管,提升监管靶向性的实际成效。

三、法治织密“守护网”,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打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投资者安心创业、放心经营。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滚动排查并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迫交易、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按照“企业发展到哪里、项目推进到哪里、警务跟进到哪里”的要求,深化“项目警官制”,“一对一”做好企业违法犯罪预防、内部安全保卫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重点企业(项目)共落实项目警官436人,有效维护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2020年,收获平安湖州“十四连冠”、区县“满堂红”的丰硕成果,“平安指数”持续领跑全省(总成绩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7。92%,位居全省第二。

二是依法打击侵权及涉企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蓝剑”专项行动,审结涉“超威”“欧诗漫”“大嘴猴”等一批知名商标侵权案件,查处的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侵犯艾默生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荣获全国2019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严打涉企犯罪,今年以来侦破侵犯企业利益犯罪案件50余起,其中1起商业贿赂案件金额近亿元,及时为企业止损。

三是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为困境企业自救留出空间。出台《关于执行中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基本账户慎用冻结措施的通知》,明确对生产经营正常、一时资金困难的企业慎用强制措施,多用动态查封,为企业重整盘活创造有利条件。如在上市公司尤夫股份金融合同纠纷中,主动担当,开展柔性司法,让困境企业转危为安,实现年产值36亿元、税收1.5亿元,荣获湖州经济发展的“金牛奖”。

四、法治架起“连心桥”,形成全社会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

一是涉企法律服务“贴心”。整合全市法律资源,推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平台优化、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公证鉴定效能提升、法律援助助企用工等十大专项行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企业法治体检3710家,为受检企业解决法律问题3982个,建立中小微企业法治健康档案3630家,建立企业法务培训平台53个,编发《法律服务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指导手册》4000套。

二是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省心”。在全省率先建成区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形成“调解组织八类进驻”“三调对接”“一体化联动”“一站式”工作格局。出台《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行政调解工作规则》《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建成市县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打造行政调解“湖州模式”。南太湖法院创新化解全市首例“绿色金融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纠纷,不仅使企业得到部分减息、缓解资金周转困难,也保障了银行的合法权益,实现涉企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

三是政企交往“安心”。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极具湖州特色的“行为指南十六条”,为政商交往树立了准则、明确了方向。组织实施新一轮“311”领航计划,17位市领导担任导师,与99位新生代企业家结对帮带,今年以来组织师生见面会20余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潘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