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监管信用评价
云南省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信用评价指标,逐步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监管信用评价。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等信用记录制度,将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管理。

云南: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监管信用评价

近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若干措施》,从五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包括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诊疗规范;强化信息化建设,促进检查资料共享;加强信息监控,提升监管能力等。

云南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

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0〕29号),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医疗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一)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诊疗规范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原则、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督促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履行监督管理和指导职责。

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性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医务人员按照有关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范以及医学伦理规范等,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

各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切实发挥专业化质控作用,不断完善质控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推进各专业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频、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促进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要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管理和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对医疗技术开展后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管理规定,及时将明确和细化的各病种诊疗规范、用药指南、临床路径等,以电子化形式嵌入医务人员工作站;在基本药物为主导的框架下,定期调整优化本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建立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公示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国家监控药物、国家基本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类药物等使用情况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对检查的适应症、必要性、检查结果阳性率等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及时在机构内公示结果;要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和卫生技术评估,逐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入径率、完成率,降低变异率、退出率。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二、促进资源共享 推进结果互认

(三)强化信息化建设,促进检查资料共享

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加强我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保智能监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建设,促进医保监管更加精确、高效和透明。将医院电子病历评级作为等级医院评审、复审的前置条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电子病历评级须达到5级及以上;其他三级医院以及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电子病历评级须达到4级及以上;其他二级医院须达到3级及以上。支持鼓励设置独立的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和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统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整合,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牵头医院要推进医疗联合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开展医疗检查的质量控制,通过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检查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面向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查服务。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省、州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动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检查检验结果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调阅、共享。

(四)加强医疗质控管理,推进检查结果互认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互认机构范围、工作进度、条件、诊疗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等。充分发挥省级和各州市临床检验、病理、超声诊断、X线诊断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出于同一医学目的的重复检验检查。

省级有关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定期对质控对象进行专业质量考核,科学、客观、公正地出具质控报告并对报告负责,出具的质控结论可以作为本辖区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的依据。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内实现检查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的基础上,对于医疗质量控制合格并符合技术要求的检查项目,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稳步实现省内医疗机构同级别间、下级对上级医院以及医联体内的结果互认。

三、强化监督管理 推动落地见效

(五)加强信息监控,提升监管能力

建立信息化监管机制,逐步实现对医疗机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互认和资料共享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审核,切实加强对高频高值、群众反映突出的检查项目和不合理检查行为的日常监管,持续提高医疗检查的合理性。

(六)强化日常监管,完善长效机制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充分运用“云南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平台”数据,按年度对医疗机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通报,建立日常监督、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将医疗检查纳入医疗服务监管、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督等日常工作,并将不合理医疗检查情况与绩效考核、评审评价、评优评先等挂钩。

医疗保障部门要对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内的医疗检查行为和医疗费用加强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未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内的,加强监测,给予指导。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信用评价指标,逐步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监管信用评价。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等信用记录制度,将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管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七)开展专项治理,强化责任追究和联动问责

将不合理医疗检查纳入全省医疗卫生行风建设重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医保、药监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综合运用现场检查、随机抽查、飞行检查、联合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整治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重复收费、诱导检查、捆绑式检查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医疗机构和人员进行警示、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四、落实改革任务 加强政策保障

(八)完善医疗机构绩效分配制度

公立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分配办法,科学合理设置绩效分配考核指标,鼓励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不得设置可能诱导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的指标并将其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严禁直接或变相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任务,使医务人员的收入真正体现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实现优绩优酬。中医医院要将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情况作为绩效分配重点考核依据,引导医务人员坚持以中医为主的诊疗方向。

(九)科学配备大型医用设备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提高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按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医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符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行为的监管。

(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加快推进全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建立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价格形成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全面梳理现行医疗服务项目,及时对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名称、内涵、除外材料、计价单位等要素进行规范。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医疗机构要依法向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提供服务数量、成本、财务等数据。

(十一)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加快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协商谈判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集体协商。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总额预算,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控费作用。进一步加大审核力度,优化医保基金待遇审核拨付程序。稳步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积极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选择部分病种,试点推进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

(十二)加强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

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和工作方法,全面推进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结果运用,逐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坚持协同推进、激励约束并重,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与医院评审评价、省级医学中心和分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重点专科建设以及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紧密结合,并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监管有效衔接,推动我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统筹推进 做好组织实施

(十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以党建引领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引导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医疗机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守重要节点,紧盯关键环节,将过度医疗检查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将预防和惩治医疗检查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科室、岗位和人员的纪律约束和监督管理。发现违纪违规行为,要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十四)统筹安排组织实施

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作为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体同步推进,强化工作保障,细化分解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各州市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十五)强化部门责任落实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总体工作,按照任务清单,按年度抓好项目化、责任化、时限化督促落实,加强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医疗检查规范化水平。医保部门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厉打击涉医疗检查欺诈骗保行为。

(十六)加强宣传引导

各州、市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切实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云南: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监管信用评价

2022-02-07 06:20:23 来源:

近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若干措施》,从五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包括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诊疗规范;强化信息化建设,促进检查资料共享;加强信息监控,提升监管能力等。

云南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

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0〕29号),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医疗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一)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诊疗规范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原则、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督促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履行监督管理和指导职责。

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性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医务人员按照有关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范以及医学伦理规范等,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

各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切实发挥专业化质控作用,不断完善质控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推进各专业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频、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促进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要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管理和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对医疗技术开展后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管理规定,及时将明确和细化的各病种诊疗规范、用药指南、临床路径等,以电子化形式嵌入医务人员工作站;在基本药物为主导的框架下,定期调整优化本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建立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公示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国家监控药物、国家基本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类药物等使用情况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对检查的适应症、必要性、检查结果阳性率等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及时在机构内公示结果;要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和卫生技术评估,逐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入径率、完成率,降低变异率、退出率。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二、促进资源共享 推进结果互认

(三)强化信息化建设,促进检查资料共享

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加强我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保智能监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建设,促进医保监管更加精确、高效和透明。将医院电子病历评级作为等级医院评审、复审的前置条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电子病历评级须达到5级及以上;其他三级医院以及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电子病历评级须达到4级及以上;其他二级医院须达到3级及以上。支持鼓励设置独立的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和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统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整合,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牵头医院要推进医疗联合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开展医疗检查的质量控制,通过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检查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面向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查服务。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省、州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动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检查检验结果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调阅、共享。

(四)加强医疗质控管理,推进检查结果互认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互认机构范围、工作进度、条件、诊疗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等。充分发挥省级和各州市临床检验、病理、超声诊断、X线诊断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出于同一医学目的的重复检验检查。

省级有关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定期对质控对象进行专业质量考核,科学、客观、公正地出具质控报告并对报告负责,出具的质控结论可以作为本辖区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的依据。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内实现检查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的基础上,对于医疗质量控制合格并符合技术要求的检查项目,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稳步实现省内医疗机构同级别间、下级对上级医院以及医联体内的结果互认。

三、强化监督管理 推动落地见效

(五)加强信息监控,提升监管能力

建立信息化监管机制,逐步实现对医疗机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互认和资料共享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审核,切实加强对高频高值、群众反映突出的检查项目和不合理检查行为的日常监管,持续提高医疗检查的合理性。

(六)强化日常监管,完善长效机制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充分运用“云南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平台”数据,按年度对医疗机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通报,建立日常监督、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将医疗检查纳入医疗服务监管、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督等日常工作,并将不合理医疗检查情况与绩效考核、评审评价、评优评先等挂钩。

医疗保障部门要对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内的医疗检查行为和医疗费用加强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未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内的,加强监测,给予指导。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信用评价指标,逐步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监管信用评价。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等信用记录制度,将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管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七)开展专项治理,强化责任追究和联动问责

将不合理医疗检查纳入全省医疗卫生行风建设重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医保、药监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综合运用现场检查、随机抽查、飞行检查、联合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整治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重复收费、诱导检查、捆绑式检查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医疗机构和人员进行警示、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四、落实改革任务 加强政策保障

(八)完善医疗机构绩效分配制度

公立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分配办法,科学合理设置绩效分配考核指标,鼓励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不得设置可能诱导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的指标并将其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严禁直接或变相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任务,使医务人员的收入真正体现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实现优绩优酬。中医医院要将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情况作为绩效分配重点考核依据,引导医务人员坚持以中医为主的诊疗方向。

(九)科学配备大型医用设备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提高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按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医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符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行为的监管。

(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加快推进全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建立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价格形成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全面梳理现行医疗服务项目,及时对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名称、内涵、除外材料、计价单位等要素进行规范。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医疗机构要依法向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提供服务数量、成本、财务等数据。

(十一)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加快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协商谈判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集体协商。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总额预算,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控费作用。进一步加大审核力度,优化医保基金待遇审核拨付程序。稳步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积极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选择部分病种,试点推进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

(十二)加强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

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和工作方法,全面推进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结果运用,逐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坚持协同推进、激励约束并重,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与医院评审评价、省级医学中心和分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重点专科建设以及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紧密结合,并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监管有效衔接,推动我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统筹推进 做好组织实施

(十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以党建引领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引导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医疗机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守重要节点,紧盯关键环节,将过度医疗检查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将预防和惩治医疗检查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科室、岗位和人员的纪律约束和监督管理。发现违纪违规行为,要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十四)统筹安排组织实施

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作为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体同步推进,强化工作保障,细化分解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各州市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十五)强化部门责任落实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总体工作,按照任务清单,按年度抓好项目化、责任化、时限化督促落实,加强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医疗检查规范化水平。医保部门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厉打击涉医疗检查欺诈骗保行为。

(十六)加强宣传引导

各州、市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切实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岳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