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
《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城市小微企业与银保机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科技赋能,提升对城市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银保监会: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

来源:法治日报2022-05-23

为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更好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银保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城市建设和治理,更高效地在人民城市发展中配置金融资源,着力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城市,满足人民对居住、消费、健康、文化、就业等多领域的金融需求,以及对城市绿色生态、智慧运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支持城市建设治理

《指导意见》是银保监会围绕城市建设与治理单独出台的首份规范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强力认为,在我国由农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进程中,加快城市建设治理与乡村振兴并举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人群、企业聚集地的城市,需要更多更高效的金融资源。顺应时代的要求,金融企业要大力支持城市发展建设与治理,使城市更加美好。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出了明确目标。这就对银行业保险业在针对城市建设与治理方面,提出了更好配置金融资源的要求。这正是出台《指导意见》的依据。

在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晓宇看来,在《指导意见》中,除了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修复,助力城市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还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立足城市比较优势,以服务小微企业、特色产业、新市民、城乡融合及科技创新为重点,增强城市发展动能。

基于此,《指导意见》并非仅强调狭义的“城市建设”,而是从人民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等多方面引导银行业保险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

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前,银保监会曾就“城市发展”这一主题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文件。如2021年12月10日银保监会与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强调了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低碳”“绿色”等工作重点。

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养老、托育、家政、住宿等有了更高要求。为此,《指导意见》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首先,《指导意见》聚焦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城市生活品质。鼓励银保机构增加对养老、托育、家政、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有效金融供给,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制作、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鼓励银保机构为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及质量保障提升等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完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支持绿色食品企业、中华老字号、优质创新品牌等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企业发展,更好满足城市居民健康饮食需求。

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其次,《指导意见》支持公共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助力城市居民健康生活。鼓励银保机构探索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罕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有辅助生殖需求人群、有既往症人群等的保险服务,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人群健康保障需求。

鼓励银保机构依法依规加强对专业化失能照护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并积极为家庭适老化改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依托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的老年养护服务项目等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指导意见》提出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鼓励开发具备较强养老功能的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同时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促进城市安全发展。

《指导意见》还强调,围绕绿色、智慧,提高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在基础设施硬件方面,引导银保机构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注重功能提升。鼓励银保机构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以及现代化物流体系、便民生活圈网点、步行街改造提升、城市停车设施等提供金融支持,保障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在生态修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指导意见》鼓励银保机构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环保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绿色保险,探索针对渐进性污染和生态环境损害方面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服务经济激发活力

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城市发展动能,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小微企业,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引导商业银行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施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提高普惠金融绩效考核权重、落实不良容忍度和尽职免责规定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机制。

引导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城市小微企业与银保机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科技赋能,提升对城市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据强力介绍,在2020年和2021年,银保监会曾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银保监会的全年工作重点就是服务实体经济;2021年则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多份规范性文件。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特色产业,增强城市比较优势。鼓励银保机构加强支持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发展绿色产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助力不同城市产业错位竞争、协同发展。

鼓励银保机构结合各地实际,强化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等的金融支持,助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指导意见》还要求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支持,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助力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加快开发适合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从事家政、外卖、运输等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补充医疗、养老保险产品和各类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保障覆盖水平,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记者 周芬棉)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银保监会: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

2022-05-23 06:00:53 来源:

为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更好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银保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城市建设和治理,更高效地在人民城市发展中配置金融资源,着力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城市,满足人民对居住、消费、健康、文化、就业等多领域的金融需求,以及对城市绿色生态、智慧运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支持城市建设治理

《指导意见》是银保监会围绕城市建设与治理单独出台的首份规范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强力认为,在我国由农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进程中,加快城市建设治理与乡村振兴并举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人群、企业聚集地的城市,需要更多更高效的金融资源。顺应时代的要求,金融企业要大力支持城市发展建设与治理,使城市更加美好。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出了明确目标。这就对银行业保险业在针对城市建设与治理方面,提出了更好配置金融资源的要求。这正是出台《指导意见》的依据。

在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晓宇看来,在《指导意见》中,除了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修复,助力城市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还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立足城市比较优势,以服务小微企业、特色产业、新市民、城乡融合及科技创新为重点,增强城市发展动能。

基于此,《指导意见》并非仅强调狭义的“城市建设”,而是从人民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等多方面引导银行业保险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

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前,银保监会曾就“城市发展”这一主题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文件。如2021年12月10日银保监会与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强调了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低碳”“绿色”等工作重点。

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养老、托育、家政、住宿等有了更高要求。为此,《指导意见》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首先,《指导意见》聚焦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城市生活品质。鼓励银保机构增加对养老、托育、家政、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有效金融供给,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制作、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鼓励银保机构为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及质量保障提升等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完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支持绿色食品企业、中华老字号、优质创新品牌等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企业发展,更好满足城市居民健康饮食需求。

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其次,《指导意见》支持公共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助力城市居民健康生活。鼓励银保机构探索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罕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有辅助生殖需求人群、有既往症人群等的保险服务,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人群健康保障需求。

鼓励银保机构依法依规加强对专业化失能照护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并积极为家庭适老化改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依托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的老年养护服务项目等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指导意见》提出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鼓励开发具备较强养老功能的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同时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促进城市安全发展。

《指导意见》还强调,围绕绿色、智慧,提高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在基础设施硬件方面,引导银保机构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注重功能提升。鼓励银保机构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以及现代化物流体系、便民生活圈网点、步行街改造提升、城市停车设施等提供金融支持,保障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在生态修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指导意见》鼓励银保机构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环保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绿色保险,探索针对渐进性污染和生态环境损害方面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服务经济激发活力

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城市发展动能,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小微企业,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引导商业银行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施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提高普惠金融绩效考核权重、落实不良容忍度和尽职免责规定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机制。

引导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城市小微企业与银保机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科技赋能,提升对城市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据强力介绍,在2020年和2021年,银保监会曾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银保监会的全年工作重点就是服务实体经济;2021年则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多份规范性文件。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特色产业,增强城市比较优势。鼓励银保机构加强支持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发展绿色产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助力不同城市产业错位竞争、协同发展。

鼓励银保机构结合各地实际,强化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等的金融支持,助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指导意见》还要求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支持,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助力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加快开发适合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从事家政、外卖、运输等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补充医疗、养老保险产品和各类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保障覆盖水平,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记者 周芬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岳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