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贷”动经济绿色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协同发力,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来自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季度末,重庆全辖绿色信贷余额达4848.21亿元,较年初增长14%,绿色信贷占比较年初提升近1个百分点。

重庆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贷”动经济绿色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2022-07-01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协同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创新,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来自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季度末,重庆全辖绿色信贷余额达4848.21亿元,较年初增长14%,绿色信贷占比较年初提升近1个百分点。

市级部门合力优化“获取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市金融机构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促进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2021年以来,重庆各市级部门围绕各自职能,制定目标任务、出台政策举措、健全行业标准,不断优化绿色金融领域的“获取金融服务”,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譬如,2022年5月,重庆银保监局印发《重庆银行业保险业2022年绿色金融工作要点》,从绿色金融治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绿色金融发展质量效益4个方面,明确2022年绿色金融工作目标,制定54条绿色金融工作要点措施。

2022年6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出台绿色金融强发展政策措施,用好气候投融资政策助企发展,指导金融机构通过实施优惠利率贷款等气候投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丰富企业信贷抵质押手段,用好碳市场,盘活碳资产。

此外,市住建委印发了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工作试点方案,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建筑产业绿色化发展。

区县政府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政策

在市级部门的指导下,重庆市各区县也纷纷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的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优化辖内企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获取金融服务。

作为重庆的历史母城和金融核心区域之一,渝中区拥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基础和现实条件。2021年6月,渝中区印发《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发展专项规划》《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位于渝中半岛的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将集聚200家绿色金融相关机构,基本建成“三区、三中心”(绿色金融机构集聚创新区、绿色低碳示范街区、重庆金融历史文化展示区,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创新中心、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助力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悉,截至2021年末,渝中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余额超1100亿元规模。该区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绿色债券余额达到全市30%以上。

作为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示范区和全市开展绿色金融工作试点区县之一,万州区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绿色金融政策,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在2022年6月印发的《重庆市万州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万州区明确提出“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任务和举措。该区致力于对标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改善绿色金融运行环境,创新金融工具,助推绿色经济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万州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作为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重点区,大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的“绿票通”金融业务,利用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票据融资再贴现。

“过去一年,企业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上进行了大量投入,政府的‘绿票通’金融业务给了我们很大帮助。”重庆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庆芳说。

自2021年9月获得全市首单“绿票通”再贴现以来,该公司已累计获得1880万元再贴现,主要用于分拣、破碎、冶炼和环保治理等生产环节的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刘庆芳介绍,“绿票通”再贴现还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实现CO2减排1594吨,节约标准煤量723吨,节约用水28.11万立方米。

此外,大足区还针对五金企业设备更新、技术研发、产业升级等绿色转型资金需求,推动全区140家企业(项目)纳入全市绿色项目库,融资需求达257亿元。同时,专门推出特色绿色信贷产品“五金产业贷”,引导区内保险公司持续推进大足道地中药材、冬菜等创新绿色保险,协同推进发行污水管网治理绿色债券,以绿色金融有效“贷”动绿色发展。

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小企业很难获得绿色融资产品,必须要创新,要把大企业、小企业都囊括在内,给他们绿色融资产品。”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郝福满在2021年第二届中新金融专家顾问团年会上建议。

近年来,重庆市金融机构通过发起成立自律性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按统一标准披露气候与环境信息,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或专营支行,推动法人银行采纳赤道原则主动强化绿色低碳经营理念,加速金融资源“低碳化”配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贷”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如,为助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无废城市”建设,该行发放县(区)域垃圾、污水处理项目贷款27.4亿元,覆盖全市14个区(县)。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垃圾日处理能力1284吨,增加污水日处理能力16.9万立方米,惠及1277.7万人口。此外,该行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紧密配合,持续深化对重庆纳入全国前两批EOD(生态导向开发)试点项目的融资服务。

2021年6月,重庆三峡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同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金融行动方案,明确了做好绿色金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截至2021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达95.65亿元,较年初增加58.56亿元,增长157.89%,其中低碳产业占比61.1%,生态环境产业占比11.1%,污染防治占比27.8%。

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是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之一,主要经营废弃电子产品回收、运输、拆解等业务。重庆三峡银行通过为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发放2亿元、3年期“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专项贷款2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天公司资金链紧张问题,助力中天公司开展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业务。据悉,该笔贷款是全国首笔针对“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发放的专项贷款。

(黄光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贷”动经济绿色发展

2022-07-01 05:40:56 来源: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协同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创新,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来自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季度末,重庆全辖绿色信贷余额达4848.21亿元,较年初增长14%,绿色信贷占比较年初提升近1个百分点。

市级部门合力优化“获取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市金融机构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促进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2021年以来,重庆各市级部门围绕各自职能,制定目标任务、出台政策举措、健全行业标准,不断优化绿色金融领域的“获取金融服务”,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譬如,2022年5月,重庆银保监局印发《重庆银行业保险业2022年绿色金融工作要点》,从绿色金融治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绿色金融发展质量效益4个方面,明确2022年绿色金融工作目标,制定54条绿色金融工作要点措施。

2022年6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出台绿色金融强发展政策措施,用好气候投融资政策助企发展,指导金融机构通过实施优惠利率贷款等气候投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丰富企业信贷抵质押手段,用好碳市场,盘活碳资产。

此外,市住建委印发了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工作试点方案,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建筑产业绿色化发展。

区县政府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政策

在市级部门的指导下,重庆市各区县也纷纷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的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优化辖内企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获取金融服务。

作为重庆的历史母城和金融核心区域之一,渝中区拥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基础和现实条件。2021年6月,渝中区印发《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发展专项规划》《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位于渝中半岛的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将集聚200家绿色金融相关机构,基本建成“三区、三中心”(绿色金融机构集聚创新区、绿色低碳示范街区、重庆金融历史文化展示区,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创新中心、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助力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悉,截至2021年末,渝中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余额超1100亿元规模。该区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绿色债券余额达到全市30%以上。

作为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示范区和全市开展绿色金融工作试点区县之一,万州区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绿色金融政策,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在2022年6月印发的《重庆市万州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万州区明确提出“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任务和举措。该区致力于对标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改善绿色金融运行环境,创新金融工具,助推绿色经济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万州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作为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重点区,大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的“绿票通”金融业务,利用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票据融资再贴现。

“过去一年,企业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上进行了大量投入,政府的‘绿票通’金融业务给了我们很大帮助。”重庆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庆芳说。

自2021年9月获得全市首单“绿票通”再贴现以来,该公司已累计获得1880万元再贴现,主要用于分拣、破碎、冶炼和环保治理等生产环节的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刘庆芳介绍,“绿票通”再贴现还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实现CO2减排1594吨,节约标准煤量723吨,节约用水28.11万立方米。

此外,大足区还针对五金企业设备更新、技术研发、产业升级等绿色转型资金需求,推动全区140家企业(项目)纳入全市绿色项目库,融资需求达257亿元。同时,专门推出特色绿色信贷产品“五金产业贷”,引导区内保险公司持续推进大足道地中药材、冬菜等创新绿色保险,协同推进发行污水管网治理绿色债券,以绿色金融有效“贷”动绿色发展。

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小企业很难获得绿色融资产品,必须要创新,要把大企业、小企业都囊括在内,给他们绿色融资产品。”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郝福满在2021年第二届中新金融专家顾问团年会上建议。

近年来,重庆市金融机构通过发起成立自律性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按统一标准披露气候与环境信息,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或专营支行,推动法人银行采纳赤道原则主动强化绿色低碳经营理念,加速金融资源“低碳化”配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贷”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如,为助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无废城市”建设,该行发放县(区)域垃圾、污水处理项目贷款27.4亿元,覆盖全市14个区(县)。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垃圾日处理能力1284吨,增加污水日处理能力16.9万立方米,惠及1277.7万人口。此外,该行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紧密配合,持续深化对重庆纳入全国前两批EOD(生态导向开发)试点项目的融资服务。

2021年6月,重庆三峡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同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金融行动方案,明确了做好绿色金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截至2021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达95.65亿元,较年初增加58.56亿元,增长157.89%,其中低碳产业占比61.1%,生态环境产业占比11.1%,污染防治占比27.8%。

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是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之一,主要经营废弃电子产品回收、运输、拆解等业务。重庆三峡银行通过为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发放2亿元、3年期“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专项贷款2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天公司资金链紧张问题,助力中天公司开展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业务。据悉,该笔贷款是全国首笔针对“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发放的专项贷款。

(黄光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