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激活信用资源 助力振兴发展
安徽省桐城市围绕“三个覆盖”、打造“三级平台”、畅通“三大循环”、聚力“三种提升”,激活信用资源,助力城乡发展水平和基层治理质效有效提升。

安徽桐城:激活信用资源 助力振兴发展

来源:安庆市人民政府网2022-08-17

自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桐城市坚持“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支持发展、规范行为”的总目标,精心筹划,扎实推进,通过围绕“三个覆盖”、打造“三级平台”、畅通“三大循环”、聚力“三种提升”,激活信用资源,助力城乡发展水平和基层治理质效有效提升。

围绕“三个覆盖” 凝聚共进合力

在桐城市实行组织、对象、服务“三个全覆盖”。组织体系全覆盖。桐城市将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列入市委深改委年度十大改革事项,成立高规格联席会议,市委书记、市长任总召集人,顶格调度推进;组建工作专班,成立6 个工作组,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调度工作进展。桐城市委任命15名挂职镇街党(工)委金融副书记,安排120余名金融专员,与镇村干部合力推进任务落实。工作对象全覆盖。不设试点、不留盲区,在全市203个村全域开展信用村建设,全市共有18万余户村民纳入信用管理服务。信用服务全覆盖。建立村民信用积分和分类管理机制,推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接诉议事”“信用+乡风文明”等激励措施。各地结合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移风易俗、防汛防火等中心工作纳入信用管理,广领域、全时段开展信用评价,让信用服务浸润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造“三级平台” 构建服务矩阵

打通多系统数据壁垒,递次打造数据采集、场景应用、为民服务三级平台,最大限度激发信用价值。做实数据采集平台。充分发挥挂职金融副书记的专业优势,组织发动党小组组长、村民组组长、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等9000余人,集中攻坚信息采集和文明评议工作。建立“1+1+N”网格信用信息常态采集机制,依托大数据及时、定期检查数字,确保科学真实。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户信息采集18080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3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00个,平台系统评定信用户96579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5个,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均达到信用标准。做新场景应用平台。选取城乡公交、学前教育、旅游出行、商超购物等12个与群众息息相关领域,开出信用福利清单,差异化制定优惠政策。同时,根据用户使用和反馈情况,不断创新开发群众需求度高、渴望强烈的新场景,吕亭镇自主拓展的镇级10项福利清单已接入系统。丰富多样的场景应用,使全市上下争当信用户的氛围日益浓厚。做优为民服务平台。依托文都 e 家平台,设置“未来城市”端口,开放信易健、信易购等服务功能,全面构建多维场景运用映射支撑、贯通融合的大信用建设格局。设立线上线下积分商城、积分超市,村民可用积分便捷换取生活用品。

畅通“三大循环” 助力振兴发展

树立改革理念,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构建“金融浇灌产业、产业保障信用、信用反哺金融”的良性循环。信贷服务精准触达。发挥镇(街道)金融副书记和金融专员作用,面向信用农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同融资需求,率先创新推出差异化的“金农农e贷”“振兴助农贷”“兴村富农贷”等21项涉农金融产品,最低利率可达3.7%。深入研判桐城产业发展实际,上线“辅料贷”“粒子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助力镇域产业发展,促进农户致富增收。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累计授信28.2亿元、用信15.1亿元。产业服务专业高效。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原则,组织298名各领域骨干人才成立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为农民创业、农村发展送上强农惠农扶持,指导镇村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257个。金神镇杨公村、新渡镇云水村、龙眠街道黄岗村分别实现用信100万元、50万元。保障服务稳健周全。制定信用主体用信风险分担管理办法,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对全市信用主体贷款风险进行补偿。信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贷款业务纳入“4321”政银担担保体系,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6%,其他信用主体贷款风险由银行、政府按阶段比例分担。

聚力“三种提升” 夯实治理基础

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基层治理质效和全民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党建水平有效提升。将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基层党建“一号工程”和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的重要抓手,把信用建设列为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必修课,作为党员承诺、践诺、评诺的必答题,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同时,鼓励在职党员和村干部向农村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捐赠个人可兑换积分,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在信用户评级过程中,制作详实细致的乡风文明评议工作流程图,有效规范成立组织、明确评议内容、严格评定程序,对评选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用“硬指标”有效约束了村(居)民的“软行为”。

自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今年1至7月,全市农村地区各类矛盾纠纷同比下降12.5%,桐城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群众素养有效提升。创新村民说事、黄梅小调、鼓书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广泛宣传信守践诺、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等典型做法。大力挖掘嬉子湖镇“裁襟励子”故事、大关镇余国云“子债父偿”事迹,在全市进行宣传推广,以身边人、身边事有力感化群众文明守信、崇德向善,全市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扭转。

(刘先旺)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安徽桐城:激活信用资源 助力振兴发展

2022-08-17 06:00:18 来源:

自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桐城市坚持“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支持发展、规范行为”的总目标,精心筹划,扎实推进,通过围绕“三个覆盖”、打造“三级平台”、畅通“三大循环”、聚力“三种提升”,激活信用资源,助力城乡发展水平和基层治理质效有效提升。

围绕“三个覆盖” 凝聚共进合力

在桐城市实行组织、对象、服务“三个全覆盖”。组织体系全覆盖。桐城市将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列入市委深改委年度十大改革事项,成立高规格联席会议,市委书记、市长任总召集人,顶格调度推进;组建工作专班,成立6 个工作组,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调度工作进展。桐城市委任命15名挂职镇街党(工)委金融副书记,安排120余名金融专员,与镇村干部合力推进任务落实。工作对象全覆盖。不设试点、不留盲区,在全市203个村全域开展信用村建设,全市共有18万余户村民纳入信用管理服务。信用服务全覆盖。建立村民信用积分和分类管理机制,推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接诉议事”“信用+乡风文明”等激励措施。各地结合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移风易俗、防汛防火等中心工作纳入信用管理,广领域、全时段开展信用评价,让信用服务浸润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造“三级平台” 构建服务矩阵

打通多系统数据壁垒,递次打造数据采集、场景应用、为民服务三级平台,最大限度激发信用价值。做实数据采集平台。充分发挥挂职金融副书记的专业优势,组织发动党小组组长、村民组组长、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等9000余人,集中攻坚信息采集和文明评议工作。建立“1+1+N”网格信用信息常态采集机制,依托大数据及时、定期检查数字,确保科学真实。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户信息采集18080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3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00个,平台系统评定信用户96579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5个,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均达到信用标准。做新场景应用平台。选取城乡公交、学前教育、旅游出行、商超购物等12个与群众息息相关领域,开出信用福利清单,差异化制定优惠政策。同时,根据用户使用和反馈情况,不断创新开发群众需求度高、渴望强烈的新场景,吕亭镇自主拓展的镇级10项福利清单已接入系统。丰富多样的场景应用,使全市上下争当信用户的氛围日益浓厚。做优为民服务平台。依托文都 e 家平台,设置“未来城市”端口,开放信易健、信易购等服务功能,全面构建多维场景运用映射支撑、贯通融合的大信用建设格局。设立线上线下积分商城、积分超市,村民可用积分便捷换取生活用品。

畅通“三大循环” 助力振兴发展

树立改革理念,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构建“金融浇灌产业、产业保障信用、信用反哺金融”的良性循环。信贷服务精准触达。发挥镇(街道)金融副书记和金融专员作用,面向信用农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同融资需求,率先创新推出差异化的“金农农e贷”“振兴助农贷”“兴村富农贷”等21项涉农金融产品,最低利率可达3.7%。深入研判桐城产业发展实际,上线“辅料贷”“粒子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助力镇域产业发展,促进农户致富增收。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累计授信28.2亿元、用信15.1亿元。产业服务专业高效。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原则,组织298名各领域骨干人才成立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为农民创业、农村发展送上强农惠农扶持,指导镇村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257个。金神镇杨公村、新渡镇云水村、龙眠街道黄岗村分别实现用信100万元、50万元。保障服务稳健周全。制定信用主体用信风险分担管理办法,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对全市信用主体贷款风险进行补偿。信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贷款业务纳入“4321”政银担担保体系,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6%,其他信用主体贷款风险由银行、政府按阶段比例分担。

聚力“三种提升” 夯实治理基础

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基层治理质效和全民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党建水平有效提升。将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基层党建“一号工程”和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的重要抓手,把信用建设列为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必修课,作为党员承诺、践诺、评诺的必答题,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同时,鼓励在职党员和村干部向农村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捐赠个人可兑换积分,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在信用户评级过程中,制作详实细致的乡风文明评议工作流程图,有效规范成立组织、明确评议内容、严格评定程序,对评选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用“硬指标”有效约束了村(居)民的“软行为”。

自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今年1至7月,全市农村地区各类矛盾纠纷同比下降12.5%,桐城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群众素养有效提升。创新村民说事、黄梅小调、鼓书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广泛宣传信守践诺、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等典型做法。大力挖掘嬉子湖镇“裁襟励子”故事、大关镇余国云“子债父偿”事迹,在全市进行宣传推广,以身边人、身边事有力感化群众文明守信、崇德向善,全市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扭转。

(刘先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岳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