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企业
江北区发展改革委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服务企业融资;区经信委借力重庆市级“渝企金服”、应急转贷、商业价值信用贷等平台,推动银行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为辖区制造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助力工业企业融资。

江北区: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企业

来源:重庆日报2022-10-2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如何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获取金融服务,是让金融之水“活”起来的关键。

近年来,江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照世行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优化金融支持政策,深化金融改革举措,多措并举提升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取得显著成效。

市发展改革委7月底通报的2021年区县营商环境考核结果显示,江北区2021年营商环境“获得信贷”考核指标位列主城都市区第1名。

江北区是如何拿到这个全市“第一”?

集聚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8月25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以下简称“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在江北区江北嘴揭牌开业。这是近3年来唯一获准进驻重庆的外资银行机构,它的入渝也意味着重庆银行业对外开放再次迈上新台阶。

据悉,南洋商业银行此番入渝,既是该行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该行打造区域化竞争优势、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而选择在江北嘴落户,主要是因为我们看中了这里完备的金融功能及优质的营商环境。”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行长谢明权介绍。

南洋商业银行入驻江北嘴,仅仅是江北区通过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高企业信贷获得率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这道难题,首先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增加金融供给。”江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江北区聚焦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以江北嘴为核心倾力打造“金融机构”“金融功能”双集聚的金融开放高地。为此,该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招引外资银行、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等优质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股权投资、资金运营结算、财富管理等功能板块,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以更好地满足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

来自江北区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江北嘴引入了三井住友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2家外资银行机构。截至目前,落户江北嘴的外资银行分行数量已达6家,超全市外资银行数的三分之一。

2021年以来,江北嘴还新入驻长城人寿、国宝人寿、华西证券等10余家区域性金融总部。

截至2022年6月末,江北区已拥有各类金融机构约500家,其中区域性以上金融总部92家。这些金融机构涵盖10多种门类,基本实现银保监会、证监会批设的金融牌照全涵盖,江北区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打造金融服务港湾

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2021年,受疫情影响,在江北区观农贸市场经营食品批发商铺的个体工商户黄先生一度经营步履维艰,非常渴望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当年10月的一天,农行江北石马河支行走进观农贸市场宣传金融政策,黄先生听到“商户只需扫码即可在线上发布融资需求”的介绍后,当即扫码并注册登录江北区政府打造的金融服务港湾融资平台。

当天,农行江北石马河支行便安排人主动联系黄先生。此后,由于黄先生临时奔赴新疆收购坚果,不便中途回渝,该行两名客户经理往返5000多公里为其办理了贷款面签手续。最终,该行为其发放了生产经营贷款210万元。

“金融服务港湾让我轻松地贷到了款,解决了我的大麻烦,实在太暖心了!”谈及此事,黄先生至今仍一脸感激。

受黄先生点赞的金融服务港湾,是江北区近年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对接难”,一直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小微市场主体融资难的一大痛点。其表现为小微市场主体不了解银行的信贷产品和贷款申请流程,银行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优质的小微市场主体,不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和信用条件。

针对这种情况,2020年6月,江北区携手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在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了重庆首家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该中心通过集中江北区金融资源优势,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帮助小微市场主体解决“融资对接难”难题。

在线下,该中心组织商业银行集中入驻办公,打造金融服务直通车,让企业轻松找到银行、“货比三家”,实现融资去中介化;在线上,该中心依托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研发的“渝融通”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让银行轻松了解小微企业。

此后,江北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举措,于2021年7月联合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率先在全市落地“1+5+N金融服务港湾”。金融服务港湾依托商圈、园区、市场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聚集区域的基层银行营业网点建立,其不仅延续了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功能,还充分调动银行、街镇、园区等力量,引导金融机构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打通金融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

依托金融服务港湾,江北区将银企对接工作制度化,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街镇协同,持续开展各类型银企对接活动,帮助银行物色好企业,协助企业寻找融资资金,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和小微市场主体的融资便利度。

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底,江北区累计建成金融服务港湾33家。一年多来,金融服务港湾累计开展融资对接会107次,对接市场主体1479户;累计为4310户市场主体授信35.36亿元,并为4014户发放贷款33.2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6%。

金融服务港湾的打造,有效解决了小微市场主体“融资对接难”的痛点,帮助它们拓宽了融资渠道。而为进一步拓宽区内企业融资渠道,江北区还在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方面大做文章。

2020年以来,江北区组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区金融办牵头,区财政局、区经信委等多部门参与的改制上市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企业上市工作。同时,还配套出台上市奖励政策,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后劲足的拟上市资源梯队。截至2022年9月末,江北区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家(其中境内上市11家),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均居全市首位。

其中,2021年,江北区在市级经济证券化水平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这一年,该区新增2家上市企业,占全市新增首发上市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

行业部门和金融机构协同努力

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拓宽了,并不意味着它们融资就变得容易了。尤其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抵质押物不足、增信困难的痛点,更是让大量中小微企业迈不过融资门槛。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降低融资门槛?江北区进行了积极探索。

去年,江北区某科技公司因受疫情影响,一度遭遇了回款不理想、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

2021年8月,在江北区科技局等部门推荐下,重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与该公司进行对接,并引导其申请“知产贷”贷款。

“知产贷”是重庆银行与担保公司联合创新开发,面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推出的信用贷款。该产品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主要增信依据,并综合税务、工商、司法等多维的大数据信息对企业进行画像,最终给予信用贷款额度,企业无需抵质押担保即可获得贷款。凭此,没过几天,该科技公司就拿到300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该科技公司成功拿到300万元“知产贷”贷款,得益于江北区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缺乏传统抵质押物的融资痛点。但同时,在融资方面,他们拥有的知识产权却又长期不能发挥作用。”江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针对这种现状,该区近年来积极探索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帮助这些企业将知识产权“变现”,降低其贷款门槛。

为此,江北区科技局联合银行积极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服务,并创设了“科研贷”;江北区知识产权局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并设立了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降低银行放贷风险,提高银行参与积极性。

在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的同时,江北区也致力于通过更多举措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顺利迈过融资门槛。

如,江北区发展改革委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服务企业融资;区经信委借力重庆市级“渝企金服”、应急转贷、商业价值信用贷等平台,推动银行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为辖区制造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助力工业企业融资;区税务局持续开展“银税互动”工作,向银行开放税务数据,着力推进信用贷款有效增长;区大数据局、区农委等部门也创新思路,通过涉农企业贴息、财政资金直投等方式支持实体企业融资。

此外,今年3月,江北区还出台了《江北区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奖补管理办法》,对银行新建金融服务港湾给予资金补贴;对金融机构向无贷款记录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客户发放首笔贷款、信用贷款以及动产、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贷款进行奖励。其目的,在于鼓励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

得益于上述种种举措,江北区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区银行业机构存贷款余额超过1.8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5%,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方权威调研机构2021年12月出具的《江北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评估报告表明,企业对江北区重点推出的金融惠企政策满意度高,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被调研的企业人员对该区银行服务、金融工作部门的服务非常满意。这些,均高于全市区县平均水平。

(游晗 高绮)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江北区: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企业

2022-10-28 05:03:30 来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如何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获取金融服务,是让金融之水“活”起来的关键。

近年来,江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照世行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优化金融支持政策,深化金融改革举措,多措并举提升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取得显著成效。

市发展改革委7月底通报的2021年区县营商环境考核结果显示,江北区2021年营商环境“获得信贷”考核指标位列主城都市区第1名。

江北区是如何拿到这个全市“第一”?

集聚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8月25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以下简称“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在江北区江北嘴揭牌开业。这是近3年来唯一获准进驻重庆的外资银行机构,它的入渝也意味着重庆银行业对外开放再次迈上新台阶。

据悉,南洋商业银行此番入渝,既是该行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该行打造区域化竞争优势、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而选择在江北嘴落户,主要是因为我们看中了这里完备的金融功能及优质的营商环境。”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行长谢明权介绍。

南洋商业银行入驻江北嘴,仅仅是江北区通过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高企业信贷获得率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这道难题,首先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增加金融供给。”江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江北区聚焦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以江北嘴为核心倾力打造“金融机构”“金融功能”双集聚的金融开放高地。为此,该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招引外资银行、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等优质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股权投资、资金运营结算、财富管理等功能板块,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以更好地满足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

来自江北区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江北嘴引入了三井住友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2家外资银行机构。截至目前,落户江北嘴的外资银行分行数量已达6家,超全市外资银行数的三分之一。

2021年以来,江北嘴还新入驻长城人寿、国宝人寿、华西证券等10余家区域性金融总部。

截至2022年6月末,江北区已拥有各类金融机构约500家,其中区域性以上金融总部92家。这些金融机构涵盖10多种门类,基本实现银保监会、证监会批设的金融牌照全涵盖,江北区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打造金融服务港湾

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2021年,受疫情影响,在江北区观农贸市场经营食品批发商铺的个体工商户黄先生一度经营步履维艰,非常渴望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当年10月的一天,农行江北石马河支行走进观农贸市场宣传金融政策,黄先生听到“商户只需扫码即可在线上发布融资需求”的介绍后,当即扫码并注册登录江北区政府打造的金融服务港湾融资平台。

当天,农行江北石马河支行便安排人主动联系黄先生。此后,由于黄先生临时奔赴新疆收购坚果,不便中途回渝,该行两名客户经理往返5000多公里为其办理了贷款面签手续。最终,该行为其发放了生产经营贷款210万元。

“金融服务港湾让我轻松地贷到了款,解决了我的大麻烦,实在太暖心了!”谈及此事,黄先生至今仍一脸感激。

受黄先生点赞的金融服务港湾,是江北区近年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对接难”,一直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小微市场主体融资难的一大痛点。其表现为小微市场主体不了解银行的信贷产品和贷款申请流程,银行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优质的小微市场主体,不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和信用条件。

针对这种情况,2020年6月,江北区携手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在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了重庆首家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该中心通过集中江北区金融资源优势,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帮助小微市场主体解决“融资对接难”难题。

在线下,该中心组织商业银行集中入驻办公,打造金融服务直通车,让企业轻松找到银行、“货比三家”,实现融资去中介化;在线上,该中心依托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研发的“渝融通”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让银行轻松了解小微企业。

此后,江北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举措,于2021年7月联合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率先在全市落地“1+5+N金融服务港湾”。金融服务港湾依托商圈、园区、市场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聚集区域的基层银行营业网点建立,其不仅延续了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功能,还充分调动银行、街镇、园区等力量,引导金融机构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打通金融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

依托金融服务港湾,江北区将银企对接工作制度化,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街镇协同,持续开展各类型银企对接活动,帮助银行物色好企业,协助企业寻找融资资金,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和小微市场主体的融资便利度。

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底,江北区累计建成金融服务港湾33家。一年多来,金融服务港湾累计开展融资对接会107次,对接市场主体1479户;累计为4310户市场主体授信35.36亿元,并为4014户发放贷款33.2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6%。

金融服务港湾的打造,有效解决了小微市场主体“融资对接难”的痛点,帮助它们拓宽了融资渠道。而为进一步拓宽区内企业融资渠道,江北区还在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方面大做文章。

2020年以来,江北区组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区金融办牵头,区财政局、区经信委等多部门参与的改制上市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企业上市工作。同时,还配套出台上市奖励政策,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后劲足的拟上市资源梯队。截至2022年9月末,江北区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家(其中境内上市11家),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均居全市首位。

其中,2021年,江北区在市级经济证券化水平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这一年,该区新增2家上市企业,占全市新增首发上市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

行业部门和金融机构协同努力

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拓宽了,并不意味着它们融资就变得容易了。尤其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抵质押物不足、增信困难的痛点,更是让大量中小微企业迈不过融资门槛。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降低融资门槛?江北区进行了积极探索。

去年,江北区某科技公司因受疫情影响,一度遭遇了回款不理想、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

2021年8月,在江北区科技局等部门推荐下,重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与该公司进行对接,并引导其申请“知产贷”贷款。

“知产贷”是重庆银行与担保公司联合创新开发,面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推出的信用贷款。该产品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主要增信依据,并综合税务、工商、司法等多维的大数据信息对企业进行画像,最终给予信用贷款额度,企业无需抵质押担保即可获得贷款。凭此,没过几天,该科技公司就拿到300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该科技公司成功拿到300万元“知产贷”贷款,得益于江北区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缺乏传统抵质押物的融资痛点。但同时,在融资方面,他们拥有的知识产权却又长期不能发挥作用。”江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针对这种现状,该区近年来积极探索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帮助这些企业将知识产权“变现”,降低其贷款门槛。

为此,江北区科技局联合银行积极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服务,并创设了“科研贷”;江北区知识产权局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并设立了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降低银行放贷风险,提高银行参与积极性。

在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的同时,江北区也致力于通过更多举措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顺利迈过融资门槛。

如,江北区发展改革委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服务企业融资;区经信委借力重庆市级“渝企金服”、应急转贷、商业价值信用贷等平台,推动银行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为辖区制造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助力工业企业融资;区税务局持续开展“银税互动”工作,向银行开放税务数据,着力推进信用贷款有效增长;区大数据局、区农委等部门也创新思路,通过涉农企业贴息、财政资金直投等方式支持实体企业融资。

此外,今年3月,江北区还出台了《江北区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奖补管理办法》,对银行新建金融服务港湾给予资金补贴;对金融机构向无贷款记录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客户发放首笔贷款、信用贷款以及动产、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贷款进行奖励。其目的,在于鼓励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

得益于上述种种举措,江北区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区银行业机构存贷款余额超过1.8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5%,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方权威调研机构2021年12月出具的《江北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评估报告表明,企业对江北区重点推出的金融惠企政策满意度高,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被调研的企业人员对该区银行服务、金融工作部门的服务非常满意。这些,均高于全市区县平均水平。

(游晗 高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