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团队跟进定点帮扶 助力秀山6万余人脱贫

华龙网4月22日6时讯(见习记者 张勇) “真的没想到,村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4月20日下午,当“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重报青年记者‘走转改’”采访组,来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采访时,该县云隘村村民甘朝云对记者说。
甘朝云居住的云隘村,地处秀山县城东南的钟灵镇,距离县城48公里,与贵州接壤。全村幅员面积27.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519户2383人。2014年,该村拥有建卡贫困户56户。但是,到2017年,该村建卡贫困户仅剩4户。短短三年时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甘朝云直言,这是与县上建立的团队跟进帮扶机制有关。
看着农产品烂在地里 山村贫困如何破局

甘朝云,男,68岁,家里8口人,两个儿子都已结婚生子。虽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在打务工,只有甘朝云夫妇在家务农。但是,由于没有什么技能,六个人劳动,却只能让八口之家勉强糊口。
前些年,甘朝云的两个孙子都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就算甘朝云老两口想卖点农产品补贴家用,却也是有心无力。

“村里到镇上没有公路,只有山路。一下雨稀就泥巴遍地,到镇上需要一个多小时。我跟家属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卖个东西好困难”。甘朝云说。
因为道路难行,跟甘朝云家一样,好多村民的农产品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而换不了钱。
“村里从2003年开始种植金银花,是金银花种植大村,最多的时候种植面积高达3200亩”。甘朝云介绍,由于村里到镇上没有公路,镇上到县城只有一条没有硬化的公路,翻山越岭,开车一个单程就要4个小时。2012年,一个老板来村里收购了3吨的新鲜金银花。结果,在运输路上耽搁了时间,到加工厂时鲜花已经变色失效,让收购商白白损失了3万多块钱。从那以后,云隘村的金银花销售更加艰难。2014年,包括甘朝云一家在内的56个农户,被政府认定为贫困户。
村民心里干着急 县里建立团队跟进帮扶机制

勤劳还能不能致富?甘朝云的心里直打鼓。
为了帮扶村民脱贫,2015年,秀山县正式建立县领导联系片(乡镇)、部门联系村、机关干部联系户的团队跟进帮扶机制,选派81名第一书记驻村实行点对点帮扶。
作为县上派驻云隘村的帮扶干部,陈夕才的心里也直打鼓。

“以前是在机关工作,我在如何带领农民脱贫的问题上,一无经验,二无技术。刚开始来到云隘村,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底气”。秀山县地税局驻云隘村帮扶干部陈夕才表示。
没有底气,不代表没有能力。当得知交通闭塞是制约云隘村发展的首要因素之后,帮扶干部们积极作为,争取了2.7亿元资金在2016年10月建成梅云公路。该公路总里程32公里,将原来连接秀山县城与钟灵镇的公路裁直,行车时间由原来的4个多小时缩短为40多分钟。此外,梅云公路延伸到了云隘村村口。
喜事频频。2017年,云隘村又接受社会资助资金45万元,修建人行便桥1座、公路桥5座,新建核桃枰至杉木坳公路2.1公里,维修扩建堰田沟组公路2公里,新修全村入户便道9700余米,并投资10万元,改善硬化院坝24户共2万平方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脱贫之路再遇波折 如何才能持续增收

脱贫致富,产业是关键。有了产业,群众才有持续增收的支柱。公路没有修通之前,云隘村的金银花及时卖出很困难,导致村民增收困难。公里修通之后,照说村民们会在金银花上大赚一笔。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村民们的意料。
“最开始种植的那几年,新鲜金银花的收购价稳定在5块钱一斤。去年,新鲜金银花的收购价狂跌到了3块2角钱”。村民甘朝云说。
怎么办?这个时候,把增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金银花身上已经不现实。为此,帮扶干部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商量,决定请教农业专家开辟新的种植业。考虑到市场行情与云隘村自然条件,农业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在当地发展核桃种植业。
“已经发展了500亩核桃产业,辐射5个村民小组300余户群众”。秀山县地税局驻云隘村帮扶干部陈夕才介绍。

核桃的收益需3至5年才能显现,在这期间,老百姓的收入渠道相对狭窄。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对此,帮扶干部在又一次集思广益之后,决定采用“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思路,让村民种植一种短期就能见到收益的作物。
“雪莲果从下地到收获只需6个月,它的种植方法跟红薯相似,种植便宜,老百姓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相对较低”。陈夕才介绍,帮扶干部牵线搭桥,县农委的专家与村民们一探讨,雪莲果项目被最终敲定。
本月6日,帮扶干部从云南购买21吨雪莲种子回村。在县农委专家现场指导下,村民们把种子全部种下去,一共种了300多亩。
雪莲果产量高,经济效益比普通农作物好。村民们算了一笔账,通常雪莲果亩产在5000到8000斤,可供销售的优质果在4000斤左右,目前零售价在5至7元计算,种植户每亩雪莲果至少收入2万元。为了确保销路,帮扶干部联系电商平台上门收购,保底单价每斤0.8元。照此计算,雪莲果每亩的收入至少也有3200元。
团队跟进定点帮扶 助力秀山6万余人脱贫

帮扶干部积极作为,对云隘村的脱贫工作帮助巨大。数据显示,2014年,云隘村拥有56个建卡贫困户。2015年与2016年,该村居然急剧脱贫52户。到2017年,只有4户属于建卡贫困状态。
放眼整个秀山县,近三年,该县通过上下团结拼搏、合力攻坚,狠抓政策落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狠抓产业扶贫,促进稳定增收,狠抓电商扶贫、拓宽增收渠道,狠抓金融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狠抓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狠抓资金筹集,强化投入保障。到2016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53%降至1.2%,实现85个贫困村、15159户贫困户、63591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减至1236户4994人,顺利通过市级现场检查和第三方机构评估验收。

目前,秀山正在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好“回头看”,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抓好“五大工程”,围绕工作作风建设抓好责任落实,巩固扶贫成果,全力备战脱贫“摘帽”国家评估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