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文化惠民提档升级 为百姓幸福“加码”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3-05

  舞台剧《歌为媒 挨哈子》剧照

  南溪号子

  女儿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黔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如甘露如清泉,滋养一方水土,润泽一方百姓,浇灌人们心灵绿洲。黔江着力做实文化功,完善功能设施设备,文艺精品力作迭出,传承文脉留住记忆……黔江不断让文化惠民提档升级,刷新文化发展新高度,使城市更加富有文艺色彩、文化温度、文化自信,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让老百姓畅享文化盛宴,让多彩文化为幸福黔江“加码”。

  服务提档 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现在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自从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书十分方便,我们一家都成了书迷。”家住黔江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附近的居民刘洁高兴地说,这几年黔江的公共服务不仅发展快,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现在便捷地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全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黔江,和刘洁一样,绝大多数的居民不用出社区,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这只是黔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黔江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成投用30个乡镇(街道)公共文化中心(文化站),76个行政村文化中心户,建成文化馆濯水分馆、图书馆分馆、流动图书服务点6个,文化服务不断延伸至基层。黔江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评估条件,“二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

  此外,黔江文化阵地建设好戏连台,龙狮舞大赛、回乡大学生才艺展、摆手舞大赛等已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群众参与度大幅提升。去年举办的文化惠民消费季、龙狮舞大赛等12项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每年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500场次以上,开展送惠民电影进基层2000余场次。在黔江,群众性文艺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民生活中触手可及,让文化的芬芳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弥漫开来。

  精品创作 文化之花绽放国内外

  精品创作,标注黔江文艺发展的高度,该区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了许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特色、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提升群众精神追求。

  “在山的这一边,有一条江,江水好清好亮,啊,我们的阿蓬江江水好清好亮……”去年4月24日,带着诗之气韵,乐之魂魄,舞之形神的黔江历史文化,《濯水谣》借着由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登上了中央民族剧院的舞台,惊艳全场。

  《濯水谣》在创作中,融合了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濯水古镇、阿蓬江流域、武陵仙山等自然景观和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祭祀活动等文化元素。这部取材于武陵山地区土家族、苗族风土人情的歌舞诗剧,以其华丽的舞台声光、丰富的人物造型、优美的唱腔曲调,一经推出,便收获了观众好评。去年5月,《濯水谣》再次在重庆大剧院上演,又得到了来宾和群众的一致肯定。

  此外,重庆市(黔江)民族歌舞团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元素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代表文化部参加了“中国巴西文化月”活动,在巴西9大城市成功演出17场,受邀参加法国电影节,随国家领导人赴法国巴黎、南锡市等地演出4场。

  越来越多的黔江文化元素、黔江故事、黔江声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大批文化成果、文艺精品竞相在国内外绽放。

  文脉传承 为城市留住历史记忆

  为保护历史,传承文脉,黔江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321”模式,即:建立生态、基地、舞台3个传承体系,建立“归口保护”和“定向保护”两个保护体系,一年一次总结评比。

  同时,黔江还组织举办武陵山民俗文化节、乡村文化艺术节、武陵山山歌大赛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特色文艺节目展演、巡演活动;组织特色文化之乡、民间艺术大师评选,评选了14个特色文化之乡,37名民间艺术大师;在中小学和驻黔部队等建立10多个传承基地;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六进”活动,民族小学被命名为“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

  行走在黔江大地,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一场场热情奔放的文化活动,如一道道绚丽多姿的文化风景,展现的是黔江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吹拂的是黔江人民踏歌逐梦的文舞新风。

  此外,黔江还筹资30余万元,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定额扶持和生活补助,确保非遗传承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传承中来,积极扶持资助民族文化手工艺品和非遗项目开发利用,西南卡普、土家绣花鞋、黔江鸡杂等一大批黔江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珍珠兰”、“蓬江”等大批非遗品牌、名牌涌现,非遗项目产值超过1亿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注入了新活力,全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文化,与发展同行,与城市共舞。展望未来,文化蓝图上的点滴正渐成现实……一个因文化而变得更为宜居美好的黔江,愿景可期。

  □ 赵童 蓝倩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文化惠民提档升级 为百姓幸福“加码”

2018-03-05 09:10:13 来源: 0 条评论

  舞台剧《歌为媒 挨哈子》剧照

  南溪号子

  女儿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黔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如甘露如清泉,滋养一方水土,润泽一方百姓,浇灌人们心灵绿洲。黔江着力做实文化功,完善功能设施设备,文艺精品力作迭出,传承文脉留住记忆……黔江不断让文化惠民提档升级,刷新文化发展新高度,使城市更加富有文艺色彩、文化温度、文化自信,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让老百姓畅享文化盛宴,让多彩文化为幸福黔江“加码”。

  服务提档 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现在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自从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书十分方便,我们一家都成了书迷。”家住黔江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附近的居民刘洁高兴地说,这几年黔江的公共服务不仅发展快,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现在便捷地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全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黔江,和刘洁一样,绝大多数的居民不用出社区,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这只是黔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黔江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成投用30个乡镇(街道)公共文化中心(文化站),76个行政村文化中心户,建成文化馆濯水分馆、图书馆分馆、流动图书服务点6个,文化服务不断延伸至基层。黔江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评估条件,“二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

  此外,黔江文化阵地建设好戏连台,龙狮舞大赛、回乡大学生才艺展、摆手舞大赛等已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群众参与度大幅提升。去年举办的文化惠民消费季、龙狮舞大赛等12项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每年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500场次以上,开展送惠民电影进基层2000余场次。在黔江,群众性文艺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民生活中触手可及,让文化的芬芳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弥漫开来。

  精品创作 文化之花绽放国内外

  精品创作,标注黔江文艺发展的高度,该区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了许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特色、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提升群众精神追求。

  “在山的这一边,有一条江,江水好清好亮,啊,我们的阿蓬江江水好清好亮……”去年4月24日,带着诗之气韵,乐之魂魄,舞之形神的黔江历史文化,《濯水谣》借着由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登上了中央民族剧院的舞台,惊艳全场。

  《濯水谣》在创作中,融合了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濯水古镇、阿蓬江流域、武陵仙山等自然景观和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祭祀活动等文化元素。这部取材于武陵山地区土家族、苗族风土人情的歌舞诗剧,以其华丽的舞台声光、丰富的人物造型、优美的唱腔曲调,一经推出,便收获了观众好评。去年5月,《濯水谣》再次在重庆大剧院上演,又得到了来宾和群众的一致肯定。

  此外,重庆市(黔江)民族歌舞团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元素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代表文化部参加了“中国巴西文化月”活动,在巴西9大城市成功演出17场,受邀参加法国电影节,随国家领导人赴法国巴黎、南锡市等地演出4场。

  越来越多的黔江文化元素、黔江故事、黔江声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大批文化成果、文艺精品竞相在国内外绽放。

  文脉传承 为城市留住历史记忆

  为保护历史,传承文脉,黔江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321”模式,即:建立生态、基地、舞台3个传承体系,建立“归口保护”和“定向保护”两个保护体系,一年一次总结评比。

  同时,黔江还组织举办武陵山民俗文化节、乡村文化艺术节、武陵山山歌大赛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特色文艺节目展演、巡演活动;组织特色文化之乡、民间艺术大师评选,评选了14个特色文化之乡,37名民间艺术大师;在中小学和驻黔部队等建立10多个传承基地;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六进”活动,民族小学被命名为“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

  行走在黔江大地,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一场场热情奔放的文化活动,如一道道绚丽多姿的文化风景,展现的是黔江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吹拂的是黔江人民踏歌逐梦的文舞新风。

  此外,黔江还筹资30余万元,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定额扶持和生活补助,确保非遗传承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传承中来,积极扶持资助民族文化手工艺品和非遗项目开发利用,西南卡普、土家绣花鞋、黔江鸡杂等一大批黔江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珍珠兰”、“蓬江”等大批非遗品牌、名牌涌现,非遗项目产值超过1亿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注入了新活力,全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文化,与发展同行,与城市共舞。展望未来,文化蓝图上的点滴正渐成现实……一个因文化而变得更为宜居美好的黔江,愿景可期。

  □ 赵童 蓝倩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