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他为村民义务摆渡23年 如今换村民为他渡难关
从河的这头到那头,摆渡人一遍遍为他人撑船,风雨不改,23年不收一分钱。他总认为,自己只要还有力气就能帮人渡过湍急的河水和生活的困境。但,他却没料想到,有一天,他和自己的家人也需要被人“摆渡”,而这群摆渡他的人就是曾经那些他摆渡过的村民和孩子。

【暖新闻】他为村民义务摆渡23年 如今换村民为他渡难关

来源:华龙网2018-10-23

聂万顺指的地方就是当年摆渡的地方。乌江志愿者协会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10月23日21时讯(记者 李华侨)从河的这头到那头,摆渡人一遍遍为他人撑船,风雨不改,23年不收一分钱。他总认为,自己只要还有力气就能帮人渡过湍急的河水和生活的困境。但,他却没料想到,有一天,他和自己的家人也需要被人“摆渡”,而这群摆渡他的人就是曾经那些他摆渡过的村民和孩子。

渡船

亲眼目睹亲戚过河溺水 他出钱造了摆渡船

聂万顺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通讯员 黄敏 摄

聂万顺坐在黔江中心医院病房外的板凳上,低垂着眉眼,一筹莫展。他手里握着用牛皮信封装好的一沓钱,共有15000元,这是老乡们为他凑来的捐款,当他的妻子被查出肺癌以来,这个年近50岁的汉子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聂万顺!”“聂万顺”看着手里的牛皮信封,聂万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脑海中仿佛又听到米场坝村的村民在喊他。曾经,聂万顺这三个字在村里就像是“机动队”,哪家的娃娃上学要过河了,哪家有事需要帮忙了,村民都会扯着嗓子到河边喊着“聂万顺!”

聂万顺的家乡在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米场坝村,那里有条朱砂河。上世纪80年代,村民要到镇上,必须赤脚趟水过河,甚至包括上学的学生娃娃。朱砂河从聂万顺家门前流过,每次,他看着村民和孩子们淌水过河都悬着一颗心。

“很远的地方有座桥,如果要绕路走桥,大约得多花费2个小时的时间。”聂万顺说,朱砂河枯水季节约一二十米宽,水可以没过膝盖,涨水时就有30多米宽,大人都不敢过河,“以前有政府有设渡口,后来摆渡人去世了,渡船也就停了。”

其实,聂万顺的担心不无道理,据村里多位村民回忆,在1990年时,有人过河时被河水冲走溺亡。这人,正是聂万顺妻子的堂弟安世玉。

秋冬的朱砂河水位较低,但河水冰冷刺骨。乌江志愿者协会供图 华龙网发

那个夏天,聂万顺至今记忆犹新。因为下了场大雨的缘故,朱砂河的水很急。

那天,安世玉准备去赶场打菜油,路过聂万顺家,两人还打了个招呼。聂万顺看着安世玉脱掉鞋裤,在手里举着过河,河水没过了他的腰。

聂万顺对着安世玉喊了句:“小心点!”对方回了句:“没事,水不深。”聂万顺也没在意了,进了堂屋。

突然,一声急促的“救命”,让他赶紧跑了出来。聂万顺看到安世玉在河中央扑腾着,已经被冲走七八米远。他裤子都没来得及脱掉就跑下河,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到人。

两天后,安世玉的遗体在下游的一个河滩被发现。此后,看到村民和学生从门前过河,聂万顺都会扯着嗓子吼“小心点,走慢点。”他站在门前直直地盯着过河的人,直到他们安全过了河,他才会去做其他的事。

聂万顺是个普通的农民,文化不高,他一直希望下一辈人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特别每次看着学生们趟水过河,他都担心不已。思来想去,他和家人商量,自己掏钱造个船继续摆渡。

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里拿钱找木匠打了只船,此后的几十年,聂万顺就和这艘船牢牢“绑在”了一起。

渡人

风雨不改坚守23年 免费为村民摆渡

聂万顺在照顾妻子吃药。通讯员 黄敏 摄

每天早上六点过,聂万顺就起床了,他拿着竹竿,来到河边的渡船上等待这坐船的村民和学生。

冬天的时候,天还没亮,聂万顺就到了河边,用河水洗把脸让自己清醒过来,冰冷的河水有些刺骨,他打了个哆嗦,把手在嘴里哈了口气放进兜里,坐在岸边吧嗒几口烟,等着需要坐船的人来。

聂万顺习惯性地带着手电筒,看见有人从远处走来,他就帮着电筒给他们照明。等村民都上了船,他撑着竹竿让船缓缓向对岸驶去。江水很静,村民们有的沉默不语,只有孩子们讨论学校的趣事的声音喧哗着,打破了米场坝村的宁静。聂万顺也不插话,静静听着,偶尔跟着发出几声笑声。

待大家上了岸,聂万顺又回家扛起锄头,出门下地做农活。等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他又早早到了渡口,等待放学的孩子。

每次,聂万顺都是等村里的学生坐满了,他才会把船撑走,学生们也很准时。然而有一天早上,有个叫聂超的孩子一直迟到了半个小时左右还没来。聂万顺将学生们送到对岸后,去了聂超家里查看情况。

原来,聂超考砸了,心情沮丧产生了厌学情绪。聂万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娃儿,你看我跟你父亲这辈就是不识字,所以没出息,你们现在条件好,有书读,要珍惜。”聂万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会说大道理,但他这番朴实的话却触动了聂超的心。

第二天,聂超早早就出现在了河边。两人见面后,对视而笑,什么都没说,但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村里的乡亲需要渡船或者家里有事需要帮助,就会扯着嗓子叫聂万顺,他听到后立马丢下手里的农活,小跑过去。

在村民老郭的记忆里,聂万顺从来没有收过一份船费。有时候村民们给钱,聂万顺全都拒绝了,他说:“乡里乡亲的,大家住在一起,都是互相帮助,而且大家经济都不宽裕,没想过收他们的钱。”

聂万顺的渡船,一撑就是23年。

渡情

妻子患癌 村民集体帮他筹款渡难关

聂万顺给妻子做午饭。通讯员 黄敏 摄

慢慢的,村里的条件开始好了起来,壮劳力都去外面挣钱了,但聂万顺始终不愿走出大山,他觉得,如果自己也进城,就没人管这些过河的学生了着。直到2013年,村里修了公路,很多村民买了车,交通方便了,学生们也都到城里读书,慢慢的,这里不再需要人摆渡,聂万顺这才停了渡,与妻子进城打工了。

今年7月,聂万顺的妻子在黔江中心医院检查出肺癌早期,昂贵的医药费让聂万顺一筹莫展。“不管花多少钱都要医!”聂万顺四处借钱给妻子治病,几期化疗下来,已经用了好几万元,聂万顺一边在帮人做木工,一边照顾妻子,经济的压力让这个汉子老了一大头。

得知聂万顺妻子患癌,堂哥聂万明也是惊了一头。在他印象里,聂万顺一家老老实实,生活也过得很紧,不富裕,这笔费用着实让这家子人难以承担。可咋整呢?聂万明将聂万顺的情况,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布了出来,并号召大家帮忙捐款。

村民们听后,立马帮忙筹钱,这家几百、那家几百。以前聂万顺帮助过的村民来了,载过的学生娃也来了,大家陆陆续续为聂万顺的妻子筹集了15000元的捐款。

聂万顺曾经的船客老郭给其妻子捐助了200元。他说,聂万顺为人实在,平时话不多,以前他经常免费载人过河,现在大家的这些钱算是给他补上的“船费”。“他现在生活很难,希望能帮到他一点”。

“觉得很感动,很感谢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聂万顺不大会说话,面对大家的好意他大多只会低着头使劲点着头不停说着“感谢!”。他说自己以前为大家做的事情都很微薄,没想到大家还能记得他,还来帮助他。

其实帮助聂万顺的不只被他摆渡过的人,记者从米场坝村委会了解到,考虑到聂万顺家里因病致贫,村里已帮其申请低保,申请下来后,医保报销后,还能一次性报销10%的医疗费。

“聂万顺!”透过病房外长长的走廊,低垂着头的聂万顺循声抬起头远远望了出去,他手里捏着塞满钱的信封,仿佛看到走廊的尽头是乡亲们的笑脸,里面有老郭,有聂超,还有妻子的堂弟安世玉。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暖新闻】他为村民义务摆渡23年 如今换村民为他渡难关

2018-10-23 22:12:47 来源:

聂万顺指的地方就是当年摆渡的地方。乌江志愿者协会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10月23日21时讯(记者 李华侨)从河的这头到那头,摆渡人一遍遍为他人撑船,风雨不改,23年不收一分钱。他总认为,自己只要还有力气就能帮人渡过湍急的河水和生活的困境。但,他却没料想到,有一天,他和自己的家人也需要被人“摆渡”,而这群摆渡他的人就是曾经那些他摆渡过的村民和孩子。

渡船

亲眼目睹亲戚过河溺水 他出钱造了摆渡船

聂万顺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通讯员 黄敏 摄

聂万顺坐在黔江中心医院病房外的板凳上,低垂着眉眼,一筹莫展。他手里握着用牛皮信封装好的一沓钱,共有15000元,这是老乡们为他凑来的捐款,当他的妻子被查出肺癌以来,这个年近50岁的汉子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聂万顺!”“聂万顺”看着手里的牛皮信封,聂万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脑海中仿佛又听到米场坝村的村民在喊他。曾经,聂万顺这三个字在村里就像是“机动队”,哪家的娃娃上学要过河了,哪家有事需要帮忙了,村民都会扯着嗓子到河边喊着“聂万顺!”

聂万顺的家乡在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米场坝村,那里有条朱砂河。上世纪80年代,村民要到镇上,必须赤脚趟水过河,甚至包括上学的学生娃娃。朱砂河从聂万顺家门前流过,每次,他看着村民和孩子们淌水过河都悬着一颗心。

“很远的地方有座桥,如果要绕路走桥,大约得多花费2个小时的时间。”聂万顺说,朱砂河枯水季节约一二十米宽,水可以没过膝盖,涨水时就有30多米宽,大人都不敢过河,“以前有政府有设渡口,后来摆渡人去世了,渡船也就停了。”

其实,聂万顺的担心不无道理,据村里多位村民回忆,在1990年时,有人过河时被河水冲走溺亡。这人,正是聂万顺妻子的堂弟安世玉。

秋冬的朱砂河水位较低,但河水冰冷刺骨。乌江志愿者协会供图 华龙网发

那个夏天,聂万顺至今记忆犹新。因为下了场大雨的缘故,朱砂河的水很急。

那天,安世玉准备去赶场打菜油,路过聂万顺家,两人还打了个招呼。聂万顺看着安世玉脱掉鞋裤,在手里举着过河,河水没过了他的腰。

聂万顺对着安世玉喊了句:“小心点!”对方回了句:“没事,水不深。”聂万顺也没在意了,进了堂屋。

突然,一声急促的“救命”,让他赶紧跑了出来。聂万顺看到安世玉在河中央扑腾着,已经被冲走七八米远。他裤子都没来得及脱掉就跑下河,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到人。

两天后,安世玉的遗体在下游的一个河滩被发现。此后,看到村民和学生从门前过河,聂万顺都会扯着嗓子吼“小心点,走慢点。”他站在门前直直地盯着过河的人,直到他们安全过了河,他才会去做其他的事。

聂万顺是个普通的农民,文化不高,他一直希望下一辈人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特别每次看着学生们趟水过河,他都担心不已。思来想去,他和家人商量,自己掏钱造个船继续摆渡。

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里拿钱找木匠打了只船,此后的几十年,聂万顺就和这艘船牢牢“绑在”了一起。

渡人

风雨不改坚守23年 免费为村民摆渡

聂万顺在照顾妻子吃药。通讯员 黄敏 摄

每天早上六点过,聂万顺就起床了,他拿着竹竿,来到河边的渡船上等待这坐船的村民和学生。

冬天的时候,天还没亮,聂万顺就到了河边,用河水洗把脸让自己清醒过来,冰冷的河水有些刺骨,他打了个哆嗦,把手在嘴里哈了口气放进兜里,坐在岸边吧嗒几口烟,等着需要坐船的人来。

聂万顺习惯性地带着手电筒,看见有人从远处走来,他就帮着电筒给他们照明。等村民都上了船,他撑着竹竿让船缓缓向对岸驶去。江水很静,村民们有的沉默不语,只有孩子们讨论学校的趣事的声音喧哗着,打破了米场坝村的宁静。聂万顺也不插话,静静听着,偶尔跟着发出几声笑声。

待大家上了岸,聂万顺又回家扛起锄头,出门下地做农活。等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他又早早到了渡口,等待放学的孩子。

每次,聂万顺都是等村里的学生坐满了,他才会把船撑走,学生们也很准时。然而有一天早上,有个叫聂超的孩子一直迟到了半个小时左右还没来。聂万顺将学生们送到对岸后,去了聂超家里查看情况。

原来,聂超考砸了,心情沮丧产生了厌学情绪。聂万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娃儿,你看我跟你父亲这辈就是不识字,所以没出息,你们现在条件好,有书读,要珍惜。”聂万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会说大道理,但他这番朴实的话却触动了聂超的心。

第二天,聂超早早就出现在了河边。两人见面后,对视而笑,什么都没说,但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村里的乡亲需要渡船或者家里有事需要帮助,就会扯着嗓子叫聂万顺,他听到后立马丢下手里的农活,小跑过去。

在村民老郭的记忆里,聂万顺从来没有收过一份船费。有时候村民们给钱,聂万顺全都拒绝了,他说:“乡里乡亲的,大家住在一起,都是互相帮助,而且大家经济都不宽裕,没想过收他们的钱。”

聂万顺的渡船,一撑就是23年。

渡情

妻子患癌 村民集体帮他筹款渡难关

聂万顺给妻子做午饭。通讯员 黄敏 摄

慢慢的,村里的条件开始好了起来,壮劳力都去外面挣钱了,但聂万顺始终不愿走出大山,他觉得,如果自己也进城,就没人管这些过河的学生了着。直到2013年,村里修了公路,很多村民买了车,交通方便了,学生们也都到城里读书,慢慢的,这里不再需要人摆渡,聂万顺这才停了渡,与妻子进城打工了。

今年7月,聂万顺的妻子在黔江中心医院检查出肺癌早期,昂贵的医药费让聂万顺一筹莫展。“不管花多少钱都要医!”聂万顺四处借钱给妻子治病,几期化疗下来,已经用了好几万元,聂万顺一边在帮人做木工,一边照顾妻子,经济的压力让这个汉子老了一大头。

得知聂万顺妻子患癌,堂哥聂万明也是惊了一头。在他印象里,聂万顺一家老老实实,生活也过得很紧,不富裕,这笔费用着实让这家子人难以承担。可咋整呢?聂万明将聂万顺的情况,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布了出来,并号召大家帮忙捐款。

村民们听后,立马帮忙筹钱,这家几百、那家几百。以前聂万顺帮助过的村民来了,载过的学生娃也来了,大家陆陆续续为聂万顺的妻子筹集了15000元的捐款。

聂万顺曾经的船客老郭给其妻子捐助了200元。他说,聂万顺为人实在,平时话不多,以前他经常免费载人过河,现在大家的这些钱算是给他补上的“船费”。“他现在生活很难,希望能帮到他一点”。

“觉得很感动,很感谢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聂万顺不大会说话,面对大家的好意他大多只会低着头使劲点着头不停说着“感谢!”。他说自己以前为大家做的事情都很微薄,没想到大家还能记得他,还来帮助他。

其实帮助聂万顺的不只被他摆渡过的人,记者从米场坝村委会了解到,考虑到聂万顺家里因病致贫,村里已帮其申请低保,申请下来后,医保报销后,还能一次性报销10%的医疗费。

“聂万顺!”透过病房外长长的走廊,低垂着头的聂万顺循声抬起头远远望了出去,他手里捏着塞满钱的信封,仿佛看到走廊的尽头是乡亲们的笑脸,里面有老郭,有聂超,还有妻子的堂弟安世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