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辐射带动作用初显
今(7)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迎来了运行三周年纪念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辐射带动作用初显

来源:华龙网2018-11-07

华龙网记者现场直播。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11月7日10时47分讯(记者 冯司宇)今(7)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迎来了运行三周年纪念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中新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的“陆海新通道”已常态化运行一年多,重庆充分发挥运营中心作用,举全市之力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通道复合运行格局全面形成。在广西、贵州、甘肃等兄弟省区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相继开通“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运输、铁海联运和国际铁路联运等运输方式,并常态化开行,且先后实现与中欧(重庆)班列的无缝衔接。截至今年10月31日,“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419班,实现“天天班”双向对开,目的地覆盖全球66个国家、131个港口;国际铁路联运(重庆—河内)班列已完成双向测试,累计开行25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累计发车510次,服务网络延伸至越南、泰国等地。此外,兰渝专列,累计发运商品车专列90列,陇桂专列发运26班,黔桂专列发运4班。“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在贵阳实现加挂运行。

二是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重庆积极发挥运营中心作用,联动有关省区,在通道建设区域合作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1+3+1”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1”即1个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去年8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地建立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今年青海、新疆2个省区已在工作层面加入了共建机制;“3”即3个工作支撑体系,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等省份和部门先后签署协议,形成了关检、铁路、金融三个工作支撑体系;“1”即1个平台公司,重庆和广西合资组建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平台公司,吸纳新加坡、甘肃、贵州物流企业加入,形成“两国五方”运营平台。

三是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今年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2次率团出访新加坡、1次出访越南,并在新加坡和越南河内分别举办通道专题推介会,分管副市长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越南推动通道国际合作,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越南、老挝等国家政企代表团相继来渝对接通道合作,其他国家也对通道建设充满期待。目前,重庆有关企业已先后在新加坡、越南等地设立3个“陆海新通道”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将进一步提升通道分拨效率,助力形成全球性物流网络。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西部落地、以重庆市为运营中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重庆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地方层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加强区域联动,积极探索实践,勇于先行先试,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积累经验。此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必须紧紧依靠制度创新激发项目活力。重庆必须充分发挥运营中心作用,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带动西部兄弟省区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联动发展、共享发展,打造“一带一路”中新两国合作的新亮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政策制度创新的平台和资源整合的大平台,需要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推动。

点击图片看专题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辐射带动作用初显

2018-11-07 11:13:27 来源:

华龙网记者现场直播。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11月7日10时47分讯(记者 冯司宇)今(7)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迎来了运行三周年纪念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中新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的“陆海新通道”已常态化运行一年多,重庆充分发挥运营中心作用,举全市之力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通道复合运行格局全面形成。在广西、贵州、甘肃等兄弟省区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相继开通“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运输、铁海联运和国际铁路联运等运输方式,并常态化开行,且先后实现与中欧(重庆)班列的无缝衔接。截至今年10月31日,“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419班,实现“天天班”双向对开,目的地覆盖全球66个国家、131个港口;国际铁路联运(重庆—河内)班列已完成双向测试,累计开行25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累计发车510次,服务网络延伸至越南、泰国等地。此外,兰渝专列,累计发运商品车专列90列,陇桂专列发运26班,黔桂专列发运4班。“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在贵阳实现加挂运行。

二是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重庆积极发挥运营中心作用,联动有关省区,在通道建设区域合作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1+3+1”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1”即1个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去年8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地建立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今年青海、新疆2个省区已在工作层面加入了共建机制;“3”即3个工作支撑体系,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等省份和部门先后签署协议,形成了关检、铁路、金融三个工作支撑体系;“1”即1个平台公司,重庆和广西合资组建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平台公司,吸纳新加坡、甘肃、贵州物流企业加入,形成“两国五方”运营平台。

三是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今年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2次率团出访新加坡、1次出访越南,并在新加坡和越南河内分别举办通道专题推介会,分管副市长率团出访新加坡和越南推动通道国际合作,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越南、老挝等国家政企代表团相继来渝对接通道合作,其他国家也对通道建设充满期待。目前,重庆有关企业已先后在新加坡、越南等地设立3个“陆海新通道”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将进一步提升通道分拨效率,助力形成全球性物流网络。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西部落地、以重庆市为运营中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重庆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地方层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加强区域联动,积极探索实践,勇于先行先试,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积累经验。此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必须紧紧依靠制度创新激发项目活力。重庆必须充分发挥运营中心作用,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带动西部兄弟省区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联动发展、共享发展,打造“一带一路”中新两国合作的新亮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政策制度创新的平台和资源整合的大平台,需要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推动。

点击图片看专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春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