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杨骅父子微信聊天记录饱含家国大爱 公仆情怀 优良家风


发完照片,杨志刚留言说:“杨骅,你的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发完微信,杨志刚看着手机发呆——他多么期待收到儿子微信时,手机发出的那声清脆的声音。
但,从今年8月21日开始,这种声音再也没有响起。
2017年3月,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杨骅被派往该县金鸡镇蜂水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2018年7月9日,杨骅被调整担任金鸡镇傅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8月21日早上8点多,年仅48岁的杨骅突发疾病倒在了扶贫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
杨志刚和杨骅都是党员,杨志刚曾担任忠县副县长,父子俩已习惯了通过微信交流。
“按照县委、县政府、组织部的要求,新的一轮驻村工作队人员做了相应调整,结果还没有公布。”这是2018年6月14日,杨骅给父亲发来的微信。
杨志刚回复:“没关系,服从组织安排,好好工作哈!”
“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但担子更重了,任务更艰巨了,要充分相信村支两委的领导和工作队员们的工作,我相信,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一定能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精准脱贫任务的!”2018年6月21日,杨骅被调整到傅坝村任第一书记,杨志刚发微信给儿子鼓励。
当天晚上9点45分,他又给儿子发了一条微信:“听组织安排,离开蜂水,不搞任何形式的欢送,去傅坝也不搞任何形式的迎接,按习主席的指示办,低调做人!”
除了给儿子鼓劲加油,杨志刚还不时给儿子一些警示。
杨志刚把《市纪委通报四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转发给杨骅,同时通过微信提醒儿子:“这些教训很深刻。下乡工作要严守党纪国法。”
……
一条条微信,流淌着父子间的深情,展现着为民服务的情怀和党员干部的担当。
父子俩的微信记录传播到网上,感动了万千网友:
“父亲践行了他的言论,儿子继承了他的正直。希望每一位父亲都能这样以身作则,中国终将走向伟大。”
“父子俩都是好干部,新时代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
“向鞠躬尽瘁的好干部致敬,我们就是需要埋头苦干的人。”
……
“这是一个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皖平说,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领导干部要讲政德。
讲政德,就要“明大德”,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讲政德,就要“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讲政德,还要“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杨骅一家的故事,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赵皖平说,这个故事,正如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所说,饱含着家国大爱、公仆情怀和优良家风,充满正能量,“这应该讲给更多党员听,讲给更多领导干部听。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几个方面,推出“信仰的力量 优秀党员干部杨骅系列报道”,讲述这个党员干部及家庭饱含家国大爱、公仆情怀、优良家风的感人故事! 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王淳 罗永攀 孔晓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