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骅的“三个遗愿”

杨骅的“三个遗愿”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8-11-12

1992年5月7日,杨骅和妻子结婚当天的合影。

杨骅在傅坝村的办公室。

受助群众刘兴国在自己的新房前给记者讲述杨骅事迹。

受助女孩张琼谈到杨骅伤心不已。

蜂水村村支书彭涛展示杨骅的工作笔记。

▶接替杨骅工作的扶贫干部董世军(左一)又走在了田坎上。

◀杨骅(右二)生前工作照。

贫困户刘兴国的危房改造还未完成、贫困家庭张启斌的鸡崽还未长大、张荣梅大学还未毕业……

杨骅走了,这是他临走之时,最为牵挂的三件事,也是他没有完成的“遗愿”。

承诺

忠县安监局,是杨骅生前工作8年的地方,这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非常熟悉。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8月17日,星期五。那是我和他见的最后一面。”安监局局长岳忠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双目微红。

“那天他回单位来汇报工作,我们聊了很多傅坝村的扶贫情况。他摆起村里的变化可以跟你‘摆’几个钟头。他确实是喜欢这个工作。”

在那次谈话中,杨骅跟岳忠华说了他正在落实的几件扶贫工作。

“他说下周回傅坝村有三件事要做,一是帮一个贫困户把房子给修好;还要给另一家贫困户整个养殖项目来增收,以及帮他们家的大女儿读大学联系政策资助。”

岳忠华回忆,那天他和杨骅就贫困户到底该养鸡还是养鸭的问题讨论了半天。“不要看杨骅长得这么壮实一个人,但他想得很细,还专门去菜场调查了价格。”

在参加驻村工作前,与同事郑晓峰在一间办公室工作多年。

“我和骅哥面对面坐,以前经常陪他加班。”

那个星期五,郑晓峰也在场。

“骅哥说,傅坝村有个贫困户,老房子都要垮了,他劝了几次都不愿意修。”

当天,郑晓峰还出了几个劝说的主意,杨骅也答应再回村里试一试。

“没想到,那次见面居然成了永别。”

郑晓峰脸色有些黯然,“骅哥走后,当时我还在想,那家贫困户的房子到底修好没得,不能让他对别人的承诺落了空。”

“杨骅老弟走得太突然,他对村民们的承诺在我们看来就是他的遗愿,必须要帮他实现。”岳忠华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他生前没做完的扶贫工作,我们安排人继续做。他负责帮扶的贫困户,我们继续接手帮扶,直到他们脱贫。要让杨骅走得放心!”

劝说

追溯这三个“遗愿”,时间往回拉。

“8月20日,星期一,天气晴。前往傅坝村五组贫困户刘兴国家查看D级危房改造前期工作。”

这是杨骅去世前一天,驻村工作日记里的一段文字。

刘兴国以前的房屋,是土房。屋顶上的房梁断了好几根,房顶的瓦片摇摇欲坠。

但这样的环境,刘兴国和老伴却不愿意重新盖座新房。因为他们家实在太穷了。

“娃儿结婚去了贵州生活,长期没得联络,家里就我们两个人,老伴又起不了床。”

68岁的刘兴国背有些驼,他用手指着瘫痪卧床的妻子,一脸无奈。

“哪个不想住新房子嘛,我们家头实在是没得钱。”

按政策,刘兴国家的危房改造可得到补助资金2.1万元,但按照当地的物价,即使有补贴,买砖瓦、施工等费用也还需要自筹近万元。

“杨书记到我家头劝了好多次,我都没敢答应,我到哪里去找楞个多钱嘛。”

8月20日那天下午,杨骅又跑到老刘家。

当天,傅坝村村支书陈廷虎也在现场“帮腔”(记者注:劝说)。“杨书记来了多次,对刘兴国家的情况已经很了解,一面就说‘老刘,你那个房子看起都要垮了,不重新修好我瞌睡都睡不着’。”

为减轻刘兴国的负担,杨骅“承诺”,会想办法,找家爱心企业按成本价提供建房的砖瓦,将节约出来的钱用于拆房、搬迁。

同时在施工队方面,也尽可能帮忙把价格谈低些。这样一来,刘兴国只需出几千块就能盖座新房子。

“杨书记都帮到这个份儿上了,太感谢他了。”推心置腹从下午一直聊到傍晚,倔强的刘兴国终于被说动了。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刘兴国答应修房子的第二早上,杨骅却倒在了村委会的宿舍里。

改名

还是8月20日,告别刘兴国后,杨骅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另一户贫困户张启斌家。

张启斌是傅坝村今年新识别出的贫困户,全家有4口人,两个女儿都在读书。了解到张启斌摔伤了手,治伤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的情况,杨骅主动担任起张启斌家的帮扶责任人。

从刘兴国家出发,要先穿过泥泞的小道,再走上一公里多的村路,然后岔进一条崎岖陡峻的石板路一直走到底,就是张启斌家。

一路走来,记者花了半个小时,还摔了一跤。

当天,杨骅来到张启斌家时已是晚上7点左右。

放下从县城买来的水果,杨骅聊起了张启斌大女儿张荣梅上大学的事。

今年7月初,杨骅到傅坝村任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时,张荣梅刚刚参加完高考。

“录取通知书还没来,杨叔叔就开始操心我的学杂费,帮我准备材料申请助学金。”

在申请的过程中,杨骅发现扶贫系统将张荣梅的“荣”字错打为“蓉”。“这一字之差,很可能让我无法成功申请助学金。”看着一脸焦急的张荣梅,杨骅一边安慰,一边当着面打电话协调,终于把名字纠正了过来。

没过多久,录取通知来了,拿到通知书的张荣梅喜极而泣。

“如果不是杨叔叔帮我及时办好助学材料,我很可能只有看着这张纸‘干瞪眼’(记者注:着急)。”

张荣梅回忆,那顿晚饭,杨骅很少动筷子,跟她和妹妹张琼说了很多话。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学习是主要的。在大学里要多接触人,但也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你们两姐妹都还小,不要被外面世界迷惑了,让自己迷茫了。”

“你年龄还小,别人叫你去歌城、舞厅、洗脚城,你千万别去,会毁掉你一生。我说这些你懂噻?”

……

离开张启斌家后,杨骅又给张荣梅发了一条微信:“你到大学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记着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回报社会。”

亲人

10月20日,记者来到傅坝村张启斌家。

张荣梅的大学生活已开始了一个多月,父亲张启斌也再次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母亲郑京淑和12岁的小妹张琼。

“我想暗暗在心头叫他一声杨爸爸。”认识仅一个多月,只见了三次面,杨骅的出现,就让张琼感受到了亲人一般的关心。

回忆起3次见到杨骅的场景,张琼说每一次杨骅叔叔都在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对我笑,告诉我他不是坏人。第二次也对我笑。第三次,他对着电话大声说‘你必须要把张荣梅的名字改正确’,放了电话马上就对我们笑。”

杨骅的三次笑,温暖着张琼的心。

“他不嫌弃我们,他还经常通过QQ和微信发一些温馨的短信。”

和杨骅渐渐熟络了,张琼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有次他来我们家吃饭,问我:‘妹,你到游乐园去耍过没’。”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张琼以车费贵,家里事多为由,说自己很少出去玩。

“杨叔叔就说以后暑假带我们出去。我又问他接过杨妈妈杨奶奶还有杨爷爷出去耍没有,他说没有,还说以后的日子还长。我当时好感动,他是真把我们当亲人。”张琼一口气说完这些。

听说张琼从来没吃过凉粉后,8月20日,杨骅回村里时,还特地从城里带了一碗凉粉,让张琼和母亲感动了一整天。

张琼说,那天杨骅告诉她“你不要怕,你要感谢这个社会,会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困难”。

杨骅让张琼有了很大的改变,“其实我现在改变了很多,我以前很不爱说话,不爱哭,可是提到杨骅叔叔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8月21日上午9点过,张琼给杨骅发了十几条短信,问杨叔叔中午过去吃饭不。

“我以为杨叔叔忙,没回短信。”

然而,杨骅再也回不了张琼这十几条短信了。

鸡崽

两个女儿开学后,白天就只有郑京淑一个人“照(看)屋”,好在院子里还有一群鸡崽悠闲地散步、啄食,不时发出“咯咯咯”的鸡鸣,让整个家平添了不少热闹。

郑京淑看着眼前逐渐长大的鸡崽,心里想的却是去世的杨骅。

“杨骅人太好了,看到我们家穷,就提出帮我们搞养殖。”郑京淑说,一家人商量好要养鸡后,杨骅马上联系了村里的社保协管员江代森,委托他尽快代买鸡苗。

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让郑京淑很感动。

“他叫我们放宽心,尽管养,他来帮我们找销路。”

关于买鸡苗这个事,同村的江代森也记得很清楚,这是杨骅才来傅坝村就给他交代了的。

“因为我家也养鸡,对这一行比较懂,所以杨书记就委托我给他的对接贫困户张启斌家买鸡苗。因为时候不对,那时候鸡苗不好,他想等鸡苗长好点了再买。”

江代森一再给杨骅解释,但杨骅却隔两三天就会问,一直催。甚至还担心江代森是因为钱才拖着,几次说:“鸡苗买回来车钱和鸡钱都找我来拿。”

江代森说:“不急嘛,迟早会给你买回来。”

杨骅说:“要得,一个事情一个事情来,每个事情都要好生‘整’(记者注:做)。”

“前一天晚上他还给我打电话说买鸡苗的事,隔天就走了。”每次说起这事,江代森都难以接受。

接力

人没了,留下的承诺还在。

料理完杨骅丧事后,忠县安监局扶贫集团8月28日上午在傅坝村现场研究如何落实他生前的承诺,完成杨骅的遗愿。

“当初杨骅承诺帮刘兴国想办法协调便宜点的砖,安监局也把这个遗愿实现了。”

忠县安监局重新派了一名县管干部董世军入驻傅坝村出任第一书记,接过了杨骅的接力棒。

“我们联系到金鸡镇一家建材公司,对方一听是杨骅的遗愿,一分钱不收,直接将砖拉到了刘兴国的屋门口。”杨骅的事迹不仅感染了建材厂老板,也感染了施工队。村里的施工队也分文不赚地帮刘兴国把房子修了起来。

8月29日,刘兴国一家从危房中搬出,房屋8月30日开始拆除重建。

“不是杨书记,我这个房子可能一辈子都修不好。”10月20日,望着焕然一新的砖瓦房,一向少言的刘兴国站在新房门口,憋了半天,说出了这句话。

另一边,杨骅的同事秦大金主动请缨,成为了张启斌一家的帮扶责任人。

扶贫驻村工作队员黄建国和傅坝村村主任张安善一起为张启斌家送去了15只小鸡苗,村里也给张启斌的妻子郑京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驻村工作组还承诺大学期间每年为张荣梅提供一定资助。

“杨叔叔之前说,开学前要来给我送新被套和新床单,他的同事陈伯伯和秦伯伯把这些东西都送到了我家里,还给刚考上大学的姐姐送来了1000块钱学费。”说完,张琼已是泪流满面。

“杨骅老弟,你的遗愿我们都实现了!”

扶贫工作,就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批批领导干部久久为功。

“哥哥,你可以放心了!”杨骅的妹妹杨玲说。

本组稿件/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王淳 罗永攀 孔晓渝

本组图/上游新闻记者 张永波 李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杨骅的“三个遗愿”

2018-11-12 11:11:14 来源: 0 条评论

1992年5月7日,杨骅和妻子结婚当天的合影。

杨骅在傅坝村的办公室。

受助群众刘兴国在自己的新房前给记者讲述杨骅事迹。

受助女孩张琼谈到杨骅伤心不已。

蜂水村村支书彭涛展示杨骅的工作笔记。

▶接替杨骅工作的扶贫干部董世军(左一)又走在了田坎上。

◀杨骅(右二)生前工作照。

贫困户刘兴国的危房改造还未完成、贫困家庭张启斌的鸡崽还未长大、张荣梅大学还未毕业……

杨骅走了,这是他临走之时,最为牵挂的三件事,也是他没有完成的“遗愿”。

承诺

忠县安监局,是杨骅生前工作8年的地方,这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非常熟悉。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8月17日,星期五。那是我和他见的最后一面。”安监局局长岳忠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双目微红。

“那天他回单位来汇报工作,我们聊了很多傅坝村的扶贫情况。他摆起村里的变化可以跟你‘摆’几个钟头。他确实是喜欢这个工作。”

在那次谈话中,杨骅跟岳忠华说了他正在落实的几件扶贫工作。

“他说下周回傅坝村有三件事要做,一是帮一个贫困户把房子给修好;还要给另一家贫困户整个养殖项目来增收,以及帮他们家的大女儿读大学联系政策资助。”

岳忠华回忆,那天他和杨骅就贫困户到底该养鸡还是养鸭的问题讨论了半天。“不要看杨骅长得这么壮实一个人,但他想得很细,还专门去菜场调查了价格。”

在参加驻村工作前,与同事郑晓峰在一间办公室工作多年。

“我和骅哥面对面坐,以前经常陪他加班。”

那个星期五,郑晓峰也在场。

“骅哥说,傅坝村有个贫困户,老房子都要垮了,他劝了几次都不愿意修。”

当天,郑晓峰还出了几个劝说的主意,杨骅也答应再回村里试一试。

“没想到,那次见面居然成了永别。”

郑晓峰脸色有些黯然,“骅哥走后,当时我还在想,那家贫困户的房子到底修好没得,不能让他对别人的承诺落了空。”

“杨骅老弟走得太突然,他对村民们的承诺在我们看来就是他的遗愿,必须要帮他实现。”岳忠华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他生前没做完的扶贫工作,我们安排人继续做。他负责帮扶的贫困户,我们继续接手帮扶,直到他们脱贫。要让杨骅走得放心!”

劝说

追溯这三个“遗愿”,时间往回拉。

“8月20日,星期一,天气晴。前往傅坝村五组贫困户刘兴国家查看D级危房改造前期工作。”

这是杨骅去世前一天,驻村工作日记里的一段文字。

刘兴国以前的房屋,是土房。屋顶上的房梁断了好几根,房顶的瓦片摇摇欲坠。

但这样的环境,刘兴国和老伴却不愿意重新盖座新房。因为他们家实在太穷了。

“娃儿结婚去了贵州生活,长期没得联络,家里就我们两个人,老伴又起不了床。”

68岁的刘兴国背有些驼,他用手指着瘫痪卧床的妻子,一脸无奈。

“哪个不想住新房子嘛,我们家头实在是没得钱。”

按政策,刘兴国家的危房改造可得到补助资金2.1万元,但按照当地的物价,即使有补贴,买砖瓦、施工等费用也还需要自筹近万元。

“杨书记到我家头劝了好多次,我都没敢答应,我到哪里去找楞个多钱嘛。”

8月20日那天下午,杨骅又跑到老刘家。

当天,傅坝村村支书陈廷虎也在现场“帮腔”(记者注:劝说)。“杨书记来了多次,对刘兴国家的情况已经很了解,一面就说‘老刘,你那个房子看起都要垮了,不重新修好我瞌睡都睡不着’。”

为减轻刘兴国的负担,杨骅“承诺”,会想办法,找家爱心企业按成本价提供建房的砖瓦,将节约出来的钱用于拆房、搬迁。

同时在施工队方面,也尽可能帮忙把价格谈低些。这样一来,刘兴国只需出几千块就能盖座新房子。

“杨书记都帮到这个份儿上了,太感谢他了。”推心置腹从下午一直聊到傍晚,倔强的刘兴国终于被说动了。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刘兴国答应修房子的第二早上,杨骅却倒在了村委会的宿舍里。

改名

还是8月20日,告别刘兴国后,杨骅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另一户贫困户张启斌家。

张启斌是傅坝村今年新识别出的贫困户,全家有4口人,两个女儿都在读书。了解到张启斌摔伤了手,治伤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的情况,杨骅主动担任起张启斌家的帮扶责任人。

从刘兴国家出发,要先穿过泥泞的小道,再走上一公里多的村路,然后岔进一条崎岖陡峻的石板路一直走到底,就是张启斌家。

一路走来,记者花了半个小时,还摔了一跤。

当天,杨骅来到张启斌家时已是晚上7点左右。

放下从县城买来的水果,杨骅聊起了张启斌大女儿张荣梅上大学的事。

今年7月初,杨骅到傅坝村任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时,张荣梅刚刚参加完高考。

“录取通知书还没来,杨叔叔就开始操心我的学杂费,帮我准备材料申请助学金。”

在申请的过程中,杨骅发现扶贫系统将张荣梅的“荣”字错打为“蓉”。“这一字之差,很可能让我无法成功申请助学金。”看着一脸焦急的张荣梅,杨骅一边安慰,一边当着面打电话协调,终于把名字纠正了过来。

没过多久,录取通知来了,拿到通知书的张荣梅喜极而泣。

“如果不是杨叔叔帮我及时办好助学材料,我很可能只有看着这张纸‘干瞪眼’(记者注:着急)。”

张荣梅回忆,那顿晚饭,杨骅很少动筷子,跟她和妹妹张琼说了很多话。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学习是主要的。在大学里要多接触人,但也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你们两姐妹都还小,不要被外面世界迷惑了,让自己迷茫了。”

“你年龄还小,别人叫你去歌城、舞厅、洗脚城,你千万别去,会毁掉你一生。我说这些你懂噻?”

……

离开张启斌家后,杨骅又给张荣梅发了一条微信:“你到大学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记着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回报社会。”

亲人

10月20日,记者来到傅坝村张启斌家。

张荣梅的大学生活已开始了一个多月,父亲张启斌也再次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母亲郑京淑和12岁的小妹张琼。

“我想暗暗在心头叫他一声杨爸爸。”认识仅一个多月,只见了三次面,杨骅的出现,就让张琼感受到了亲人一般的关心。

回忆起3次见到杨骅的场景,张琼说每一次杨骅叔叔都在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对我笑,告诉我他不是坏人。第二次也对我笑。第三次,他对着电话大声说‘你必须要把张荣梅的名字改正确’,放了电话马上就对我们笑。”

杨骅的三次笑,温暖着张琼的心。

“他不嫌弃我们,他还经常通过QQ和微信发一些温馨的短信。”

和杨骅渐渐熟络了,张琼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有次他来我们家吃饭,问我:‘妹,你到游乐园去耍过没’。”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张琼以车费贵,家里事多为由,说自己很少出去玩。

“杨叔叔就说以后暑假带我们出去。我又问他接过杨妈妈杨奶奶还有杨爷爷出去耍没有,他说没有,还说以后的日子还长。我当时好感动,他是真把我们当亲人。”张琼一口气说完这些。

听说张琼从来没吃过凉粉后,8月20日,杨骅回村里时,还特地从城里带了一碗凉粉,让张琼和母亲感动了一整天。

张琼说,那天杨骅告诉她“你不要怕,你要感谢这个社会,会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困难”。

杨骅让张琼有了很大的改变,“其实我现在改变了很多,我以前很不爱说话,不爱哭,可是提到杨骅叔叔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8月21日上午9点过,张琼给杨骅发了十几条短信,问杨叔叔中午过去吃饭不。

“我以为杨叔叔忙,没回短信。”

然而,杨骅再也回不了张琼这十几条短信了。

鸡崽

两个女儿开学后,白天就只有郑京淑一个人“照(看)屋”,好在院子里还有一群鸡崽悠闲地散步、啄食,不时发出“咯咯咯”的鸡鸣,让整个家平添了不少热闹。

郑京淑看着眼前逐渐长大的鸡崽,心里想的却是去世的杨骅。

“杨骅人太好了,看到我们家穷,就提出帮我们搞养殖。”郑京淑说,一家人商量好要养鸡后,杨骅马上联系了村里的社保协管员江代森,委托他尽快代买鸡苗。

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让郑京淑很感动。

“他叫我们放宽心,尽管养,他来帮我们找销路。”

关于买鸡苗这个事,同村的江代森也记得很清楚,这是杨骅才来傅坝村就给他交代了的。

“因为我家也养鸡,对这一行比较懂,所以杨书记就委托我给他的对接贫困户张启斌家买鸡苗。因为时候不对,那时候鸡苗不好,他想等鸡苗长好点了再买。”

江代森一再给杨骅解释,但杨骅却隔两三天就会问,一直催。甚至还担心江代森是因为钱才拖着,几次说:“鸡苗买回来车钱和鸡钱都找我来拿。”

江代森说:“不急嘛,迟早会给你买回来。”

杨骅说:“要得,一个事情一个事情来,每个事情都要好生‘整’(记者注:做)。”

“前一天晚上他还给我打电话说买鸡苗的事,隔天就走了。”每次说起这事,江代森都难以接受。

接力

人没了,留下的承诺还在。

料理完杨骅丧事后,忠县安监局扶贫集团8月28日上午在傅坝村现场研究如何落实他生前的承诺,完成杨骅的遗愿。

“当初杨骅承诺帮刘兴国想办法协调便宜点的砖,安监局也把这个遗愿实现了。”

忠县安监局重新派了一名县管干部董世军入驻傅坝村出任第一书记,接过了杨骅的接力棒。

“我们联系到金鸡镇一家建材公司,对方一听是杨骅的遗愿,一分钱不收,直接将砖拉到了刘兴国的屋门口。”杨骅的事迹不仅感染了建材厂老板,也感染了施工队。村里的施工队也分文不赚地帮刘兴国把房子修了起来。

8月29日,刘兴国一家从危房中搬出,房屋8月30日开始拆除重建。

“不是杨书记,我这个房子可能一辈子都修不好。”10月20日,望着焕然一新的砖瓦房,一向少言的刘兴国站在新房门口,憋了半天,说出了这句话。

另一边,杨骅的同事秦大金主动请缨,成为了张启斌一家的帮扶责任人。

扶贫驻村工作队员黄建国和傅坝村村主任张安善一起为张启斌家送去了15只小鸡苗,村里也给张启斌的妻子郑京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驻村工作组还承诺大学期间每年为张荣梅提供一定资助。

“杨叔叔之前说,开学前要来给我送新被套和新床单,他的同事陈伯伯和秦伯伯把这些东西都送到了我家里,还给刚考上大学的姐姐送来了1000块钱学费。”说完,张琼已是泪流满面。

“杨骅老弟,你的遗愿我们都实现了!”

扶贫工作,就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批批领导干部久久为功。

“哥哥,你可以放心了!”杨骅的妹妹杨玲说。

本组稿件/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王淳 罗永攀 孔晓渝

本组图/上游新闻记者 张永波 李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